简介:杰克·凯鲁亚克的小说《在路上》被称为“垮掉的一代”的《圣经》,小说描写了萨尔与迪安几次横穿美国大陆的经历。克尔凯郭尔被认为是使欧洲的哲学的发展方向发生转折性变化的重要人物之一。在《最后的非科学性的附言》中他说“有三个生存境界:美学的,伦理的和宗教的。”一、审美境界克尔凯郭尔所说的“审美”(aesthetic),在此境界,生存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个人生存上的直接性,其基本命题乃是此刻就是一切,欲望与欲望的满足是美学境界的最直白表达。
简介:海德格尔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一文中曾以凡·高的画作《鞋》为例论述了艺术和真理的关系:艺术的本质是存在者在它的存在的无遮蔽的显现。海德格尔根据画中的那双鞋诗意地描绘了一位农妇和她的农耕生活及日常体验。但事实上,那双鞋并不属于哪位农妇而属于凡高自己。因此这个论据被很多学者指出,非但不能证明上述结论,反而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恰好证明了它的谬误。然而,根据现象学的基本原则和现象学上真理在艺术作品中发生的基本原理,海德格尔是否应该承担这样的指责值得商榷。
简介:30年前,中央为西藏专门制定了一项特殊的教育政策——在内地举办西藏班。30年后,内地西藏班已经成为藏族等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成功借鉴。为什么要在内地办西藏班?内地西藏班办学经历了哪些发展变化?对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对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司长毛力提·满苏尔进行了专访。
永远“在路上”——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与克尔凯郭尔的三重生存境界
再论“谁是凡·高那双鞋的主人”——如何理解海德格尔现象学视野下艺术中的真理
内地西藏班:一个伟大的创举——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司长毛力提·满苏尔谈内地西藏班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