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脑出血是高血压患者常见严重心脑血管并发症之一,以脑内静脉、动脉及毛细血管破裂出血为主,尤其是患者在用力、情绪激动时,容易诱发。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围术期应用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16年 3月~ 2018年 12月中心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38例,对照组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围术期应用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对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 4.65%,对照组为 13.9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措施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围术期应用,对并发症预防效果较好,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临床中对甲状腺手术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会对其护理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造成影响,本文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探讨。 方法 此次研究目标全部为我院 2018 年 1 月到 2019 年 3 月期间收治的患者,这些患者全部接受甲状腺手术治疗,按照两种护理方式将 90 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研究。并观察患者接受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 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方式护理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对比护理满意度后可以发现观察组更加优秀一些,两组间产生的差异十分明显( P < 0.05 )。 结论 接受甲状腺手术的患者,对其应用个性化护理措施进行干预, 可以有效的提高 患者护理满意度,同时还可以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急性加重期使用抗生素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抽取2013年5月—2015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分组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慢性支气管炎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根据疾病不同诱因选取不同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肺部功能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75.0%,观察组1s内用力呼气容积、1s内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比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急性加重期采用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肺部功能,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值得推广运用。
简介:【摘要】通气能够很好的改善患者的通气和换气功能,为治疗赢得宝贵时间,临床上将呼吸机支持治疗即通过呼吸机预置的压力或容量给患者通气叫做机械通气。目的探讨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对重症监护病房中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质量、机械通气时间、入住 ICU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6年 2月— 2018年 12月中心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需机械通气的患者 22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 110例。护理组患者实施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机械通气时间、入住 ICU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护理组护理质量的各项评分和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 ICU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护理组的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能够显著提高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并降低住院费用,同时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神经内科中应用综合心理护理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以及临床护理满意情况。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本院神经内科治疗的65例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参照组33例、实验组32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行综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及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实施护理后症状自评量表(SCL-90)各项评分优于参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实施护理后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采用综合心理护理能够显著地提升神经内科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在老年慢阻肺(COPD)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分析。方法:本研究精选120例近期在本院住院接受治疗干预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分两组展开对比观察研究,组别设置: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60例患者设置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护理干预的60例患者为研究组,对两组患者执行不同护理管理模式后心理情绪改善情况、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护理依从性和满意度进而对比对比分析。结果: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研究组患者焦虑、抑郁心理情绪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从多维度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期间依从性和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结果显示研究组两项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老年患者慢阻肺护理管理中执行心理护理干预,老年患者心理不良情绪获得及时疏导,心理情绪获得明显改善,患者疾病治疗中生活质量也获得明显提高,与医护人员形成了和谐护患关系,护理治疗依从性增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供,具有较为显著的护理疗效。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ICU呼吸机在危重病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估。通过对文献进行综合分析,总结了ICU呼吸机在危重病患者抢救中的应用现状及其效果评估方法。结果表明,ICU呼吸机在危重病患者抢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提供有效的通气支持和氧合,有助于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效果评估方面,主要包括生存率、呼吸参数改善、机械通气时间等指标,通过这些指标的监测可以全面评估ICU呼吸机的治疗效果。综合而言,ICU呼吸机在危重病患者抢救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为患者提供了关键的生命支持,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连续性血液净化与间歇性血液透析运用于重症急性肾衰竭中的预后情况。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72例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36例,给予对照组间歇性血液透析方案,给予观察组连续性血液净化方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肌酐以及尿素氮情况,以及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采用不同方式的血液透析方案中,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的观察组中,SCr以及BUN值均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中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P值<0.05)。结论连续性血液透析治疗肾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较好,可降低血肌酐、血尿素氮、心率水平,减少并发症及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化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护理方法对导管感染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以2021年6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91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留置深静脉导管,规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5例,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46例,予以综合护理。观察2组深静脉置管期间导管内感染与置管口感染发生情况,评价2组感染控制效果。结果随访期间,试验组导管内感染0例(0%),置管口感染2例(4.35%),总感染发生率4.35%(2/46);对照组导管内感染2例(2.67%),置管口感染7例(13.33%),总感染发生率20.0%(9/45),组间总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灌流在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医院收治的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予以药物降压、饮食控制及改善循环等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的卡氏功能状态评分标准(KP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QSI)评分、炎症因子水平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KPS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而HAMD、PQSI评分、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淀粉样蛋白A(SAA)、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
简介: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在本医疗机构引入改良护理标识系统后,对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安全管理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60名患者,探讨新标识系统对患者安全性的潜在提升,对60名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观察和患者档案的定量分析。改良护理标识系统在本院精神科病房实施,包括引入新的标识类别、实施方式,并进行相关的专业培训。结果 在新系统下,60名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安全管理呈现积极的变化,医疗错误率明显减少,患者得到了更全面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关注。结论 本研究结果强调了改良护理标识系统对本院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安全管理的正面影响,新标识系统提高了医疗服务的精准性和专业性,为患者提供更为安全可靠的护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