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采用生物解剖学方法,对广西4种丛生竹(撑篙竹、粉单竹、吊丝竹、青皮竹)的主要解剖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以期为优质制浆造纸竹材的合理筛选提供基础数据。研究结果表明,4种丛生竹的维管束形态均属于断腰型,平均纤维组织比量、纤维长度、长宽比和壁腔比分别介于40.2%~46.8%、1.75~3.54mm、117~229、2.50~5.90之间。在竹壁径向上,维管束密度由竹黄向竹青逐渐增大,而双壁厚呈减小的趋势,竹壁径中部的纤维长度、宽度和腔径均为最大。综合来看,4种丛生竹适宜作为制浆造纸原料。其中,撑篙竹的纤维性能与毛竹相近,粉单竹、青皮竹和吊丝竹的纤维性能更优。
简介: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CuO/C催化剂,采用FTIR、UV、^1H-NMR光谱和HPLC色谱,分析了以CuO/C为催化剂,以环己烯为还原剂对麦草碱木质素进行催化,研究了碱木质素的化学结构变化。红外光谱表明,还原碱木质素的总羟基(酚羟基和醇羟基)含量增加,羰基含量减少,芳环稳定;^1H-NMR光谱证实,还原碱木质素的羰基质子数呈下降趋势,羰基被还原为羟基;酚羟基和醇羟基质子数增加;高效凝胶渗透色谱分析表明,还原碱木质素的数均分子质量有所增加、重均分子质量减少,活化碱木质素的多分散性小于碱木质素的多分散性。CuO/C催化剂对木质素还原反应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其化学结构发生了改变,活性宫能团增加,苯环结构稳定,木质素的反应活性提高。
简介:分别测定并比较了4种杨木在1.3m、3.3m、5.3m和7.3m树高处的化学组分、纤维形态以及制浆造纸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4种杨木的灰分、热水抽提物含量和1%NaOH抽提物含量在1.3m和7.3m树高处较高,呈现两端高中间低的趋势。从1.3m到7.3m处,Klason木素和酸溶木素含量逐渐增加。综纤维素含量在1.3m和5.3m树高处较高。聚戊糖含量从树高1.3m到7.3m处逐渐减小。欧美杨107总木素含量轴向均值最大,为26.98%;中林2001杨最小,为25.56%。中林46杨综纤维素含量轴向均值最大,为81.82%。4种杨木的纤维长度在1.3m和5.3m树高处较长。纤维长宽比在5.3m树高处最大、7.3m处最小。纤维壁腔比在5.3m树高处最小、7.3m处最大。欧美杨107的纤维长度和长宽比的轴向均值最大,壁腔比最小;69杨纤维长度最短;中林2001杨的壁腔比最大。对4种杨木进行KP-AQ法制浆,成浆卡伯值在1.3m和5.3m树高处较低,7.3m处最高。纸浆得率和黏度在1.3m和5.3m树高处较大。成纸强度性能指标在1.3m和5.3m树高处较大。4种杨木制浆造纸性能的优劣排序依次为欧美杨107、中林46杨、69杨和中林2001杨。
简介:在实验室模拟条件下研究了造纸综合废水有机污染物在人工芦苇湿地土壤中的吸附特征,考察了pH值、土壤有机质、离子强度等对土壤吸附有机污染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造纸综合废水有机污染物在湿地土壤表面的吸附量随着吸附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并且在开始阶段增加的速率较快,而后逐渐减缓,吸附240min后可达到表观平衡,其吸附的动力学过程可以用Lagergren一级动力学方程很好的拟合,其相关系数(R^2)为0.9848。最适合描述造纸综合废水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吸附行为的是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实验中4种土壤的吸附常数托在0.O006~0.0015之间。由于pH值对造纸综合废水有机污染物的构型产生影响,导致土壤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量随pH值升高而减小。土壤溶液的离子强度降低后,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吸附量有所增加。
简介:应用拉曼光谱研究了硫酸盐制浆过程的脱木素反应动力学。鉴于木素在拉曼光谱中的分子特征峰出现在-1600cm^-1和-1657cm^-1位置,而这两个峰的高度可代表浆中木素的残余量。据此,脱木素动力学的参数。比如反应速率常数K和反应活化能Ea可以被得出。对一个等温连续硫酸盐制浆过程的研究发现,常规分析脱木素反应只有一段,但用分子理论研究则分成两段,第一段的反应速率常数K和反应活化能Ea都大于第二段。数据还显示,木素的苯环结构(-1600cm^-1)解聚或碎裂的速率在两个脱木素阶段都较快,而木素支链结构上的碎裂(-1657cm^-1)在第一阶段似乎与苯环结构碎裂相等,但在第二阶段明显减慢了约55%。这说明脱木素反应的主要特征是木素苯环结构的解聚或碎裂。由于化学方法得出的脱木素反应速度常数和活化能都在拉曼光谱得出的动力学参数范围内,这说明了两种方法的吻合,同时也证明了拉曼光谱方法即可以包含常规方法的数据又可以揭示脱木素反应的分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