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成人重症肺炎的治疗中采用氨溴索辅助治疗的应用价值,观察对患者肺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到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88例成人重症肺炎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方式分成对照组(n=44,常规抗生素治疗)与研究组(n=44,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对比总疗效、肺功能及炎性因子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研究组FEV1、FVC水平较高,PCT、CRP水平较低,P<0.05。结论:在成人重症肺炎治疗中采用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可消除炎性反应,改善肺功能,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成人重症肺炎 盐酸氨溴索 肺功能 炎性因子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舒筋活络汤结合针灸对肩袖损伤肩关节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收治的肩袖损伤患者纳为受试对象,结合随机数字分组原则将受试患者以等比例依次列入对照组(n=40,实施常规西药对症治疗)与研究组(n=40,在西药治疗的同时配合舒筋活络汤结合针灸治疗)。评价两组肩关节功能评分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肩关节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较对照组,研究肩关节功能评分ASES分数更高(P<0.05),且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更低(P<0.05)。结论:舒筋活络汤结合针灸在加速肩袖损伤肩关节功能恢复与改善炎症因子水平中优势显著。

  • 标签: 舒筋活络汤 针灸治疗 肩袖损伤 影响分析
  • 简介:目的观察抗病毒口服液对体内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模型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使用ICR小鼠,采用甲型H1N1流感病毒FM1株及PR8株经滴鼻感染小鼠造成肺炎模型,经治疗给药后,计算各组小鼠肺指数;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小鼠肺组织流感病毒载量;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γ干扰素(IFN-γ)的含量;体外采用甲型H1N1流感病毒FM1株及PR8株感染MDCK细胞,经治疗给药后,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神经氨酸酶(NA)活性。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抗病毒口服液在体内能明显降低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肺指数,降低肺组织中的流感病毒载量,降低TNF-α的含量并升高IFN-γ的含量;在体外可明显抑制NA活性,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抗病毒口服液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体内感染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在于抑制炎性反应并抑制病毒繁殖。

  • 标签: 抗病毒口服液 甲型流感 病毒载量 TNF-α IFN-Γ 神经氨酸酶
  • 简介:目的:人参皂苷Rg1是人参、三七等人参属药材的主要活性成分。众多研究表明人参总皂苷和三七总皂苷具有心血管方面的活性及治疗作用。本研究旨在观察人参皂苷Rg1单体心肌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培养大鼠乳鼠心肌细胞,缺氧3小时复养1小时后检测心肌细胞乳酸脱氢酶(LDH)的渗漏,心肌细胞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含量。利用DFH为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Fluo-4探针检测细胞内钙水平。采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细胞PKCe在细胞膜和细胞浆的分布,以及ERK1/2、P38和JNK的蛋白磷酸化水平,选择PMA为PKCε的激动剂,PD98059、SP600125、SB203580为ERK1/2、P38和JNK的抑制剂。结果:人参皂苷Rg1具有缺氧一复氧损伤保护作用,可明显降低乳酸脱氢酶的渗漏。人参皂苷Rg1可抑制ROS的产生,并可升高细胞内的抗氧化酶活性。与模型组比较Rg1120μM处理组T-SOD、CAT、GSH分别升高85.8%、73.1%和36.9%,细胞内ROS水平下降了63.8%。

  • 标签: 人参皂苷RG1 保护心肌细胞 PKCΕ 复氧损伤 ERK1/2 缺氧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对晚期胆囊癌患者行生长抑素与阿霉素、氟尿嘧啶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 57例晚期胆囊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 28例行生长抑素持续静脉泵入治疗,实验组 29例行生长抑素与阿霉素、氟尿嘧啶联合治疗。观察 2个周期后比较 2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化疗后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05)。结论 对晚期胆囊癌患者行生长抑素与阿霉素、氟尿嘧啶联合治疗,其疗效显著,且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晚期胆囊癌 生长抑素 阿霉素 氟尿嘧啶
  • 简介: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生长年限南方红豆杉中紫杉醇的含量。方法采用HypersilBDSC18色谱柱(200nl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58:42),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227nm,柱温为25'C。结果紫杉醇的线性范围为192~960ng,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7.56%,RSD为1.17%。结论建立的方法可靠,可用于南方红豆杉中紫杉醇的含量测定。

  • 标签: 南方红豆杉 紫杉醇 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目的:探讨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特异性单抗西妥昔单抗单药及与顺铂联合应用对鼻咽癌荷瘤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鼻咽癌细胞HONE1制成细胞悬液后接种于裸鼠皮下,待成瘤后将裸鼠随机分入4个处理组:生理盐水组、西妥昔单抗组、顺铂组及两药联合组。定期测量每只裸鼠肿瘤最大径和最小径,计算肿瘤体积。用药结束后,处死裸鼠,取出肿瘤组织,称重,计算抑瘤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和人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表达。结果:与生理盐水组相比,西妥昔单抗单药组肿瘤体积变化及治疗后平均瘤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顺铂单药组及两药联合组均有抑瘤效应,以两药联合组抑瘤效果尤为显著。免疫组化显示肿瘤组织AKT和ERK磷酸化水平在顺铂处理组上调,而在西妥昔单抗单药及联用组则较低。结论:西妥昔单抗单药对HONE1鼻咽癌荷瘤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无明显影响,但其与顺铂联用可增加顺铂的抑瘤作用。

  • 标签: 鼻咽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西昔妥单抗 顺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生素D缺乏对新生儿血糖、血脂水平、炎症指标以及生长发育状况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维生素D缺乏与正常新生儿在上述各项指标上的差异,旨在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23年9月至2024年9月期间,在某医院出生的92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出生时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浓度分为维生素D缺乏组(25(OH)D<20 ng>,n=46)和对照组(25(OH)D≥20 ng/mL,n=46)。所有新生儿均在出生后24小时内采集脐带血,检测血糖、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并记录出生体重、身长、头围等生长发育参数。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包括t检验、卡方检验等。结果:维生素D缺乏组新生儿的空腹血糖(5.4 mmol/L vs 4.8 mmol/L, P<0.05)、TC(4.5 mmol/L vs 4.1 mmol/L, P<0.05)、TG(1.2 mmol/L vs 1.0 mmol/L, P<0.05)、CRP(1.8 mg/L vs 1.2 mg/L, P<0.05)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HDL-C(1.3 mmol/L vs 1.5 mmol/L, P<0.05)水平则低于对照组。此外,维生素D缺乏组新生儿的出生体重(3.2 kg vs 3.4 kg, P<0.05)、身长(50.1 cm vs 51.2 cm, P<0.05)、头围(34.2 cm vs 35.0 cm, P<0.05)均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维生素D缺乏可能影响新生儿的血糖、血脂代谢及炎症状态,同时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孕期及新生儿期补充适量维生素D对于促进新生儿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维生素D缺乏, 新生儿, 血糖, 血脂, 炎症指标一、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2023年9月至2024年9月期间,在某三级甲等医院产科出生的92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新生儿48例,女性新生儿44例。新生儿平均出生年龄为(2.3±0.6)天,平均出生体重为(3.3±0.4)kg,平均身长为(50.7±1.5)cm,平均头围为(34.6±0.8)cm。所有新生儿均为足月产,无先天性畸形或其他严重疾病史。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足月产(妊娠周数≥37周且≤42周);(2)出生后24小时内完成相关指标检测;(3)母亲孕期未使用影响维生素D代谢的药物;(4)新生儿无严重先天性疾病或遗传病。排除标准:(1)早产儿(妊娠周数<37周);(2)出生后24小时内未能完成相关指标检测者;(3)母亲孕期使用影响维生素D代谢的药物;(4)新生儿存在严重先天性疾病或遗传病。1.3 方法根据新生儿出生时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浓度,将92例新生儿分为两组:维生素D缺乏组(25(OH)D<20 ng>,n=46)和对照组(25(OH)D≥20 ng/mL,n=46)。所有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采集脐带血,用于检测血糖、血脂水平、炎症指标及生长发育参数。血糖检测: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水平。血脂检测:采用酶法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炎症指标检测: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CRP)水平。生长发育参数:记录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头围等参数。1.4 观察指标血糖水平:检测新生儿空腹血糖水平,单位为mmol/L。血脂水平:检测新生儿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单位为mmol/L。炎症指标:检测新生儿C反应蛋白(CRP)水平,单位为mg/L。生长发育参数:记录新生儿出生体重(kg)、身长(cm)、头围(cm)。1.5 统计学结果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二、结果2.1 新生儿血糖水平比较维生素D缺乏组新生儿的空腹血糖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具体而言,维生素D缺乏组新生儿的空腹血糖水平为(5.4±0.8)mmol/L,而对照组为(4.8±0.7)mmol/L,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1,P=0.002)。表1:新生儿空腹血糖水平比较组别n空腹血糖 (mmol/L)t值P值维生素D缺乏组465.4±0.83.210.002对照组464.8±0.7--2.2 新生儿血脂水平比较维生素D缺乏组新生儿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具体结果如下:表2:新生儿血脂水平比较组别nTC (mmol/L)TG (mmol/L)HDL-C (mmol/L)t值P值维生素D缺乏组464.5±0.61.2±0.31.3±0.22.890.005对照组464.1±0.51.0±0.21.5±0.22.450.016------2.670.0092.3 新生儿炎症指标比较维生素D缺乏组新生儿的C反应蛋白(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具体而言,维生素D缺乏组新生儿的CRP水平为(1.8±0.4)mg/L,对照组为(1.2±0.3)mg/L,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12,P<0.001)。表3:新生儿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组别nCRP (mg/L)t值P值维生素D缺乏组461.8±0.44.12<0.001对照组461.2±0.3--2.4 新生儿生长发育参数比较维生素D缺乏组新生儿的出生体重、身长、头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具体结果如下:表4:新生儿生长发育参数比较组别n出生体重 (kg)身长 (cm)头围 (cm)t值P值维生素D缺乏组463.2±0.450.1±1.434.2±0.7-2.340.022对照组463.4±0.351.2±1.335.0±0.6-2.760.007------3.140.002三、结论本研究通过对2023年9月至2024年9月期间在某三级甲等医院产科出生的92例新生儿进行分析,探讨了维生素D缺乏对新生儿血糖、血脂水平、炎症指标及生长发育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维生素D缺乏对新生儿的多个生理指标产生了显著影响,具体结论如下:维生素D缺乏组新生儿的空腹血糖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维生素D缺乏组新生儿的空腹血糖水平为(5.4±0.8)mmol/L,而对照组为(4.8±0.7)mmol/L,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1,P=0.002)。这一结果提示,维生素D缺乏可能会影响新生儿的血糖代谢,增加其发生高血糖的风险。维生素D缺乏组新生儿的血脂水平也表现出显著差异。维生素D缺乏组新生儿的总胆固醇(TC)水平为(4.5±0.6)mmol/L,对照组为(4.1±0.5)mmol/L,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89,P=0.005)。维生素D缺乏组新生儿的甘油三酯(TG)水平为(1.2±0.3)mmol/L,对照组为(1.0±0.2)mmol/L,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5,P=0.016)。此外,维生素D缺乏组新生儿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为(1.3±0.2)mmol/L,对照组为(1.5±0.2)mmol/L,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67,P=0.009)。这些结果表明,维生素D缺乏不仅可能导致新生儿的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还可能降低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维生素D缺乏组新生儿的C反应蛋白(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维生素D缺乏组新生儿的CRP水平为(1.8±0.4)mg/L,对照组为(1.2±0.3)mg/L,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12,P<0.001)。这一结果提示,维生素D缺乏可能会影响新生儿的炎症状态,增加其发生炎症反应的风险。综上所述,维生素D缺乏对新生儿的血糖、血脂水平、炎症指标及生长发育参数均产生了显著影响。这些结果提示,维生素D缺乏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影响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增加其发生代谢异常和生长发育迟缓的风险。因此,孕期及新生儿期补充适量维生素D对于促进新生儿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医生应重视维生素D水平的监测,及时发现并纠正维生素D缺乏,以保障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参考文献[1]      王容容.GDM孕妇血糖,血脂,FAT/CD36与新生儿体重关系的研究[D].吉林大学,2024.DOI:10.27162/d.cnki.gjlin.2024.002254.[2]李丽,聂春霞,李晓鹏,等.洛阳地区新生儿维生素D缺乏临床调查[J].中国社区医师,2022,38(13):150-152.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生长增殖及其对迁移能力的影响和机制。方法:CCK-8活细胞计数法分析氧化苦参碱不同浓度(0、1、2、4、6、8、10、20mg/mL)在不同时间(24、48、72h)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生长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Transwell法观察氧化苦参碱对MDA-MB-231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QPCR法检测EMT相关因子Snail-2和E-cadherin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浓度为2、4、6、8、10、20mg/mL的氧化苦参碱处理MDA-MB-231细胞24、48和72h后,对细胞的生长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实验提示2mg/mL氧化苦参碱可使G0/G1期细胞数明显增加(P〈0.05),S期和G2/M期的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细胞生长阻滞于G0/G1期。中、高浓度氧化苦参碱(4mg/mL、6mg/mL)处理12h能明显抑制MDA-MB-231的侵袭能力,抑制Snail-2mRNA的表达(P〈0.01),上调E-cadherin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P〈0.01)。结论:氧化苦参碱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生长和迁移侵袭有抑制作用,具有潜在的抗肿瘤生长和转移作用。

  • 标签: 氧化苦参碱 人三阴性乳腺癌 上皮间质转化 侵袭 生长抑制
  • 简介:目的:研究β-L-D4A在2.2.15细胞内的代谢情况,以便为进一步明确其抗HBV作用机制和动物体内实验及人体内试验研究其抗HBV作用与药代动力学奠定基础.方法:以2μmol·L-1[3H]β-L-D4A或[3H]β-D-D4A处理2.2.15细胞2、4、8、12、24h,再以0.4mol·L-1预冷的高氯酸(含0.08mol·L-1磷酸三乙胺)抽提,离心后,溶解于酸的上清液,直接进行HPLC分离、相连的紫外检测器检测,然后分析各个峰值.结果:两化合物均出现4峰,且出现时间一致,保留时间依次在6、10、19、28min,24h处理后,β-L-D4A细胞内代谢峰明显高于β-D-D4A的代谢峰;β-L-D4A于2.2.15细胞内代谢进行了动态的检测,发现细胞内代谢物的含量于加药后迅速增加,以三磷酸形式增加最快,至8h时,达到最大值,以后开始缓慢降低;β-L-D4A处理2.2.15细胞24h后,换用不含药培养基继续培养,停药后3种磷酸化代谢物含量于前8h迅速减少,继后16h降低缓慢,于24h时,仍有8h时35.6%(0.32/0.9)的三磷酸化合物存在.结论:β-L-D4A较之β-D-D4A更易被磷酸化代谢;一磷酸化过程可能为限速步骤;β-L-D4A三磷酸化物在2.2.15细胞内降解缓慢.

  • 标签: 核苷类似物 Β-L-D4A 乙型肝炎病毒 2.2.15细胞代谢 生物转化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8岁,因“头部摔伤1h后”于2006年8月13日上午9点钟入院.摔伤时有昏迷史,时间不详,醒后诉头痛,有呕吐,为胃内容物.入院时查体:T:36.8℃,R:18次/min,P:68次/min,BP:140/80mmHg(1mmHg=0.133kPa),神清,精神差,枕部头皮有挫伤,双侧瞳孔等大等圆D=3mm,对光反射(+),皮肤粘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不大,巩膜无黄染,鼻腔无出血,

  • 标签: 头孢尼西钠 不良反应
  • 简介:2002年6月第一次在欧洲申请预防静脉血栓形成和栓塞的药物市场销售权。2003年12月23日a.希美加群第一次得到法国药品管理局批准用于预防髋关节或膝关节置换手术的静脉血栓栓塞事件。这个许可与术后短期服用希美加群(24mg每天2次连续服用11天)的METHRO系列临床试验结果有很大的关系。由于法国是重要的欧盟成员国之一,因此得到法国药品管理局的批准对希美加群进入欧盟市场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希美加群 相关事件 时间表 静脉血栓形成 膝关节置换手术 药品管理局
  • 作者: 胡军常建王中新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安徽省宣城市泾县医院胡军常建王中新患者男,68岁。因“发现右侧阴囊增大10天”于2018年1月15日入院,体检:阴囊皮肤不红,皮温未增高,右侧阴囊较左侧明显增大,能触及肿大附睾及睾丸,分界不清,无触痛,阴囊托举痛阴性,左侧睾丸及附睾未及明显异常,双侧精索无增粗。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4.72*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61.0%,血红蛋白146克/L,血小板139*109/L。HCG:β-人绒毛促性腺激<1.20IU/L。甲胎蛋白4.70IU/ml。心肌酶谱:谷草转氨酶:48U/L,肌酸肌激酶31U/L,肌酸酶同功酶9U/L,乳酸脱氢酶198U/L,羟丁酸脱氢酶168U/L。血凝四项:凝血酶原时间11.7S,国际标准化比值1.02,部分凝血酶原时间30.1S,纤维蛋白原2.13g/L,凝血酶时间18.4S。尿常规、生化及免疫八项基本正常。阴囊彩超检查:右侧睾丸内回声不均匀,内可见多发不等的低回声区,境界尚清晰,内回声欠均匀,可见多发细密点状回声,大的范围约44*25mm。CDFI示其内血流信号较丰富,并可探及动脉频谱(图1)。超声诊断:右侧睾丸多发低回声区,结合病史,考虑:1.占位性病变可能,2.炎症不除外。其后行右侧睾丸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右侧睾丸)考虑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倾向B细胞来源伴浆样分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患者女,28岁,因鼻部、面颊和额部有红斑,伴有较明显的毛细血管扩张,气温高或食辛辣食物皮损会更明显。于2012年12月来我院就诊,诊断为玫瑰痤疮,给予口服奥硝唑胶囊(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号12042102),每次2片,bid;另开具除湿清肺、活血凉血、清热解毒的中药煎剂行联合治疗,每天1副,分2次服用;局部外涂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和本院自制制剂氯霉素洗剂。患者第1天用药后在左腋下和左腿内侧根部出现椭圆形红斑,钱币大小,无痒感;第2天继续服用红斑的颜色加重,为紫红色,略有肿胀感;第3天服药后红斑中央开始起泡。随即到医院再就诊,患者自述自己及家族均没有药物过敏史。诊断为典型的固定性药疹。

  • 标签: 奥硝唑 固定药疹 硝咪唑类抗菌药
  • 简介:血栓性浅静脉炎:根据浅表静脉区的红肿和扪及压痛的条索状物特点诊断即可成立。本症常发生于长时间或反复静脉输液,特别是输入刺激性较大的药物时。阿魏酸钠注射液目前临床运用较广泛,临床尚未报道其致血栓性浅静脉炎。现报道1例如下。

  • 标签: 血栓性浅静脉炎 阿魏酸钠注射液 临床运用 浅表静脉 静脉输液 条索状
  • 简介: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37岁,已婚,主因骶尾部疼痛1年余,骶骨尤文氏瘤切除术后9个月于2010—4—21入院。入院时生命体征:体温36.2℃,脉搏84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10/70mmHg,身高161cm,体重72公斤,体表面积1.76m^2,KPS100分。经过完善相关检查后,诊断为骶尾部尤文氏瘤术后复发放疗后、双肺转移。

  • 标签: 过敏反应 表阿霉素 骶尾部疼痛 尤文氏瘤 切除术后 生命体征
  • 简介:1例78岁男性结肠癌晚期患者接受贝伐珠单抗联合XELOX化疗方案:贝伐珠单抗200mg静脉滴注,第1、15天;卡培他滨1500mgbid口服,第1~14天;奥沙利铂150mg静脉滴注,第2天;21d为1个周期。化疗第8天,患者开始出现腹泻糊状便,每天5次,每次约90~100mL,立即给予洛哌丁胺,2d后(化疗第10天),患者腹泻未缓解,出现水样便,每天8~9次,每次约40~50mL,伴轻度脱水,停用洛哌丁胺,给予皮下注射醋酸奥曲肽注射液,48h后,患者大便次数明显减少(每天5次),继续给予醋酸奥曲肽及补液治疗,2d后患者的腹泻症状消失。

  • 标签: 卡培他滨 化疗相关性腹泻 奥曲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