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抗精神药物联合小剂量丙戊酸镁治疗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具有攻击行为精神分裂症患者 100, 对其进行随机抽选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喹硫平,实验组:喹硫平联合 小剂量丙戊酸镁。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其 PANS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前 1周其 PANSS评分无显著差异,实验组治疗后 2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其 MOA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前 1周其 MOSA评分无显著差异,实验组治疗后 2周、 4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对 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患者采用抗精神药物联合小剂量丙戊酸镁有利于改善其临床症状,该方法效果确切。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干预应用在有暴力行为的男性精神病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方法以有暴力行为的男性精神病患者80例为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应用常规管理,研究组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入院2周、入院4周、出院时的攻击行为自我控制结局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研究组患者入院2周、入院4周、出院时的冲动自我控制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研究组患者入院4周-出院伤人次数、毁物次数、保护性约束次数均低于参照组,差异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控制有暴力行为的男性精神病患者的暴力行为,减少伤人次数、毁物次数、保护性约束次数,促进治疗,改善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丙戊酸镁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奥氮平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丙戊酸镁联合治疗,分别采用攻击风险评估量表及精神分裂症状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疗效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攻击性风险评分和PAN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攻击性风险评分和PANSS评分分别为(1.09±0.57)分、(28.14±3.1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6±0.18)分、(35.26±4.4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丙戊酸镁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显著疗效,能够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其攻击行为,从而有助于该病的尽早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首发精神分裂症且伴有攻击行为患者实行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的效果。方法:本文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患者进行分析,选取于2021年4月-2024年4月入院接受治疗且伴有攻击行为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接受奥氮平常规治疗的患者置于对照组中,将在对照组疗法基础上,联合运用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中,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疗法的利用,可提升患者认知水平,改善患者智力状态,缓解患者精神症状,P<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环节,若其存在攻击行为,应注重对奥氮平常规治疗方法的创新,联合运用丙戊酸镁缓释片,提升治疗成效,改善患者精神状况与智力状态,提升患者认知功能恢复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认知-信念-行为导向性护理运用于脑动脉瘤栓塞患者的影响。方法:实验时间:2023年5月至2024年5月,实验样本纳入为我院50例脑动脉瘤栓塞患者,随机划分25例认知-信念-行为导向性护理是观察组,25例传统基础护理是对照组。观察生活质量和知信行评分、自我管理能力。结果:生活质量和知信行评分、自我管理能力对比,观察组比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认知-信念-行为导向性护理运用于脑动脉瘤栓塞患者后可以得到明显的效果。
简介:目的探讨一体化护理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我院收治的64例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一体化护理。对比两组的遵医行为情况。结果接受护理后,观察组的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一体化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