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期脑静脉畸形破裂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妊娠期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显微手术治疗6例,脑室外引流术3例,保守治疗3例。结果治疗后随访3—18个月,按Et常生活能力量表评估预后,恢复工作4例,生活自理2例,部分自理4例,生活不能自理2例。结论多学科合作并正确选择诊治方案可改善妊娠期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患者的预后。

  • 标签: 脑动静脉畸形 妊娠 脑出血
  • 简介:缺血性卒中已经成为中国第一位死亡原因,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其最常见的原因。随着缺血性卒中介入材料技术及介入操作技术的进步,缺血性卒中介入治疗在中国已经广泛开展,从事该技术的医师临床背景不尽相同,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科及血管外科等。由于缺血性卒中介入技术是高风险手术,因此,对于介入者操作技术的培养尤显重要。传统的缺血性卒中介入培训主要针对介入技术本身进行,但缺血性卒中介入治疗是一项综合治疗模式,包括介入技术、缺血性卒中临床理论及介入术后临床管理和随访。传统的培训模式已经不符合培训实际情况,我们提出“点与面”相结合的综合培养模式。

  • 标签: 教学模式 神经介入 临床教学
  • 简介:血管内治疗技术使急性大血管闭塞的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近年研究结果表明,就临床结局而言,血管内治疗比静脉溶栓更具时间依赖性。因此如何减少血管内治疗时间的延误,是未来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快速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优化急救流程、使用快速有效的影像评估体系以及发展快速再通的取栓技术将有助于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在临床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血管内治疗 脑梗死 大血管闭塞 多模式影像
  • 简介:目的:观察“开四合”针法治疗失眠心脾两虚证患者睡眠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1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收治的心脾两虚证的失眠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分别给予“开四合”法与教科书穴位组治疗法方案,并对2组患者治疗后的PSQI和疗效评定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PSQ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次后,观察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四合”针法治疗失眠心脾两虚证可提高临床有效率。

  • 标签: 开四合 失眠 心脾两虚证
  • 简介:目的总结显微外科手术处理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的经验。方法1998年1月~2006年1月共手术治疗大脑中动脉动脉瘤36例,男19例,女17例。年龄12~65岁(平均41岁)。36例共计38个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动脉瘤大小3~60mm,其中3~7mm9个,8~14mm17个,15~24mm7个,≥25mm5个。术前破裂出血30例,其中14例形成脑内血肿;6例因其它疾病或体检时偶然发现。所有病例经DSA检查,部分病人同时行MRA或CTA检查,其中2例病人DSA检查未发现动脉瘤,而CTA则清楚显示动脉瘤。4例病人合并有其它部位动脉瘤,2例为双侧镜影动脉瘤。动脉瘤位于大脑中动脉分叉部30个,分叉部近端7个、远端1个。采用翼点入路,显微镜下打开侧裂,依动脉瘤部位,逆行或顺行沿大脑中动脉主干(支)寻找分离动脉瘤,并夹闭之。结果全部38个动脉瘤均用一个或多个动脉瘤夹夹闭,其中8个大或巨大动脉瘤同时摘除血栓并切除大部瘤体以解除其占位效应。术后恢复良好28例,发生偏瘫失语7例(因局部脑梗塞所致),死亡1例。结论显微手术治疗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可以获得满意疗效,术中应尽量避免损伤大脑中动脉的分支,防止术后发生脑梗塞造成患者神经功能障碍。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大脑中动脉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比较锁孔内镜和开颅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比较锁孔内镜组28例和传统开颅组30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血肿清除率、感染率和再出血率,术后3个月采用GOS评分对两组预后进行评价。结果锁孔内镜组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开颅组(92.1%±3.9%vs86.5%±9.1%,t=3.007,P=0.004),锁孔内镜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开颅组(138min±15minvs232min±16min,t=-23.041,P=0.000),锁孔内镜组感染率显著低于开颅组(21.4%vs50.o%,χ^2=5.119,P=0.024)。两组术后GOS预后评分无显著性差异(Z=-1.754,P=0.079)。结论锁孔内镜是一种治疗脑出血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

  • 标签: 高血压性脑出血 锁孔 神经内镜 微侵袭外科
  • 简介:Labbe's静脉是连接大脑中浅静脉和横窦之间的吻合静脉,又称下吻合静脉,在脑的静脉回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2]。重型颅脑损伤合并Labbe's静脉损伤时常可导致严重后果,由于颅脑损伤的复杂性,如同时合并Labbe's静脉损伤使治疗更为困难。本文通过对榆林市北方医院自2006年3月至2012年2月采用手术治疗的36例重型颅脑损伤同时合并Labbe's静脉损伤病例分析,探讨最佳的治疗方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颅脑损伤 Labbe's静脉 损伤 外科治疗
  • 简介:尽管数十年来人们从未放松过对结核病的预防和治疗,但是由于艾滋病的流行、人口的全球性流动以及耐药结核菌的出现,使得结核病疫情的控制面临新的挑战.而中枢神经系统结核病由于解剖结构的特点往往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进而导致严重后果.结核性脑膜炎是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结核病,占神经系统各部位结核病的70%左右,其发病率是结核疫情严重性的指征之一,因此重视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和治疗是结核病疫情控制中的重要任务.

  • 标签: 结核性脑膜炎 结核菌素试验 脑脊液检查 吡嗪酰胺 异烟肼 利福平
  • 简介:目的长期随访一组采用双侧脑深部电刺激(DBS)丘脑底核(STN)的帕金森(PD)病人,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195例PD病人在我院接受了双侧STN-DBS手术。术中采用微电极记录STN的外放电信号,刺激电极测试病人症状改善情况及副反应阈值。分别在术前术后1年、3年和5年采用UPDRS评分评估PD病人"开/关"两种状态下的症状改善程度。结果术前对照,PD病人术后5年"关"状态运动评分改善率为60.3%;日常生活评分的改善率为54.2%。语言是运动评分中唯一没有改善的症状。异动症除外,术后1年"开"状态下运动评分没有显著改善。第1年和第5年"开"状态下运动迟缓、姿势障碍和步僵症状较术前均有加重。术后第5年异动症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PD病人双侧STN-DBS术后长期随访结果表明,"关"状态下运动评分和"开"状态下异动症均明显改善。术后第1年和第5年比较,行动迟缓、语言、姿势异常、步僵和认知功能的障碍均有加重。

  • 标签: 帕金森病 脑深部电刺激 丘脑底核
  • 简介:颅内动脉瘤是引起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第一致病原因,外科治疗是解决这一疾病的根本方法。随着对该病认识的不断深入,特别是脑血管造影技术的引进使得该病的生前诊断得以实现;而动脉瘤的外科治疗也顺应医学发展的潮流,从载瘤动脉结扎术发展到显微外科下的动脉瘤颈夹闭术。在神经介入技术和材料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已成为颅内动脉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但是颅内动脉瘤治疗的最佳方式——无论是介入栓塞治疗(endovasculartherapy,EVT)还是手术夹闭仍然是争论最多的问题之一。国际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的短、中期结果均显示EVT在残死率、癫痫发病率等方面优于手术夹闭。

  • 标签: 血管内支架 瘤治疗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动脉 颅内动脉瘤 介入栓塞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和总结急性脑梗死的动脉接触溶栓结合球囊机械扩张开通栓塞血管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15例急性脑梗死病人(栓塞血管分别为大脑中动脉6例,大脑前动脉3例,颈内动脉主干5例,基底动脉1例)均在发病9h内进行超选择动脉接触溶栓治疗,其中6例结合球囊机械扩张开通颅内栓塞动脉.结果主要栓塞动脉100%再通,病人恢复较好.6例随访1~12个月,病情稳定.结论超选择动脉接触溶栓加球囊机械扩张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明显提高了栓塞动脉的再通率.

  • 标签: 脑梗死 血栓溶解疗法 气囊扩张术
  • 简介:莪术提取物-榄香烯(elemene)是我国医药工作者经过近20年研究,自行开发的国家二类非细胞毒性抗肿瘤新药.实验药理学研究证实[1]榄香烯对体内外多种肿瘤细胞具有较强的抑制和杀伤效应;90年代,侯菊生等[2]首次将榄香烯用于颅内恶性肿瘤的治疗并取得令人鼓舞的成果.

  • 标签: 颅内恶性肿瘤 榄香烯 治疗 免疫保护作用 医药工作者 莪术提取物
  • 简介:脑梗死具有发病率、致死率及致残率高的特点,其治疗方法多样,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现动脉取栓治疗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对脑梗死的成因、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概念及应用、动脉取栓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 大动脉闭塞型脑梗死 动脉取栓
  • 简介:幕上中量(30~60ml)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常见,治疗方法多样,内科保守治疗、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手术及微创手术均可采用,但不同治疗方法的选择和疗效尚存争议。我科于2007年10月~2008年12月间收治高血压脑出血113例,采取随机研究方式将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幕上中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等分为CT引导下立体定向脑内血肿排空术组、开颅血肿清除术组及内科保守治疗组,比较三种治疗方法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立体定向治疗 临床研究 CT引导 脑内血肿排空术 开颅血肿清除术
  •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急性进展性颅内静脉窦血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脑血管病中心经、脱水降颅内压等药物治疗后病情仍进行性加重的24例急性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患者,依据病情实施了微导管置管溶栓术、球囊和微导丝机械碎栓联合微导管溶栓术以及支架拉栓联合微导管溶栓术等3种血管内治疗术式。分析患者手术治疗前后的一般状况、临床特征、围手术并发症等资料。结果24例患者中,单独微导管置入溶栓12例,导丝、球囊机械联合微导管溶栓8例,支架拉栓联合微导管溶栓4例。术后11例(45.8%)患者静脉窦完全再通,10例(41.7%)患者静脉窦部分再通,3例(12.5%)患者静脉窦未见通畅。出院时痊愈(不遗留神经功能障碍)14例(58.3%),遗留轻度神经功能障碍8例(33.3%),死亡2例(8.3%)。结论对于内科治疗不能控制的进展性急性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血管内治疗可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 标签: 血管内治疗 溶栓 静脉窦血栓 机械取栓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干预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筛选评定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246例,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154例,口服抗抑郁药物治疗;对照组92例,未进行抗抑郁治疗。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修订的Barthel指数fMBI)、生活质量指数(QLI)量表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进行评分.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HAMD量表评分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BI量表评分和QLI量表评分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干预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不仅可以改善患者抑郁状态,而且还可以促进患者躯体功能恢复,改善患者主观生活满意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脑卒中 抑郁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总结Hunt-HessⅣ、Ⅴ级颅内动脉瘤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2000年1月至2012年2月手术治疗216例Hunt-HessⅣ、Ⅴ级颅内动脉瘤,其中Ⅳ级192例,Ⅴ级24例。手术夹闭动脉瘤,同时清除颅内血肿,并酌情行去骨瓣减压术。结果术后6个月按GOS评分,Hunt-HessⅣ级192例患者中,预后良好38例,轻残56例,重残60例,植物生存15例,死亡23例;死亡率12.0%。Hunt-HessⅤ级24例患者中,重残5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15例;死亡率62.5%。结论对于合并颅内血肿的Hunt-HessⅣ级动脉瘤患者应积极手术治疗。Hunt-HessⅤ级患者手术疗效极差,应该待临床症状稳定后再行治疗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显微手术 高分级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