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6 个结果
  • 简介:背景与目的:目前临床上仍强调全切除儿童颅咽瘤,但其术后并发症多且较严重。本文探讨儿童颅咽瘤全切术后并发症的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14岁及14岁以下颅咽瘤全切除术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儿童颅咽瘤全切术后的并发症有:电解质紊乱18例(100%),其中先高钠后为低钠血症或者先低钠后高钠者14例(77.78%)、单纯低钠血症3例(16.67%)、单纯高钠血症1例(5.55%);垂体功能低下18例(100%);术后出现尿崩症18例(100%),术后半年内尿量均恢复正常;高热13例(72.22%);癫痫发作10例(55.56%);额部硬膜下积液7例(38.89%);意识障碍5例(27.78%),经处理后出院前神志均转清醒;生命体征异常3例(均为4岁以下的婴幼儿),对症处理后均在48h内恢复平稳。结论:儿童颅咽瘤全切术后可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电解质紊乱、垂体功能低下、尿崩症、高热、癫痫等。经过严密观察和积极处理,均可获得满意控制。

  • 标签: 儿童颅咽管瘤 手术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全程鞘切开治疗复发性腱鞘巨细胞瘤的临床应用。方法对8例复发性腱鞘巨细胞瘤术中采用全程鞘切开,对肿瘤彻底切除。结果全组肿瘤均彻底干净切除,对降低复发率有一定疗效,术后无畸形发生,手指的外形及其功能没有影响。结论全程鞘切开治疗复发性腱鞘巨细胞瘤疗效满意,复发率低。对手指的外形及其功能没有影响。

  • 标签: 腱鞘巨细胞瘤 复发 全程鞘管切开
  • 简介:目的探讨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术(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并发静脉血栓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广州中山大学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709例PICC置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和回顾性分析,对发生静脉血栓病例的相关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护理经验。结果709例PICC置患者中12例血栓形成,发生率约1.7%。经溶栓治疗及强化护理,血管再通,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PICC置技术及术后维护、健康教育在预防静脉血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PICC 并发症 血栓形成 原因分析 护理对策
  • 简介:目的探讨预防性留置胃减压在胃癌手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检索2013年12月1日前所有公开发表的随机对照研究,选择数据库为PubMed、EMBASE、WebofScience、CochraneLibrary。由2名研究员分别独立提取数据和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并采用RevMan5.2.5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随机对照研究9篇,共计病例1315例,其中留置胃组658例,不留置胃组65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留置胃组相比,不留置胃组可显著缩短术后进食时间(WMD=0.44,95%CI:0.28~0.60,P<0.01),但不影响患者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吻合口瘘发生率、总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结论胃癌术后不需要常规预防性留置胃

  • 标签: 胃肿瘤 胃肠减压 胃癌手术 META分析
  • 简介:背景与目的:随着神经影像技术,显微外科技术和术中监测手段的发展,大多数脊髓髓内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已成为现实。本研究旨在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脊髓室膜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研究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脊柱脊髓组从2000年1月至2005年4月经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髓内室膜瘤173例,并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结果:肿瘤全切除163例(94.2%),近全切除8例(4.6%),大部分切除2例(1.2%),出院3-6个月门诊随访好转142例(76.3%),余随访不全。结论:积极的显微外科治疗,争取全切是髓内室膜瘤治疗的最佳选择,术前神经功能状况、肿瘤的性质与部位、手术技巧与切除程度等都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 标签: 脊髓室管膜瘤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经空肠穿刺造瘘营养(FKI)在贲门癌、食管癌术后的应用及其优越性。方法回顾性研究在35例食管癌及27例贲门癌患者手术中应用FKJ的情况,于术后1天开始行早期肠内营养,观察患者术后营养学指标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全组患者术后体重、血清白蛋白、前蛋白等指标较好,FKJ并发症少,无肠瘘、肠粘连等并发症。结论应用FKJ对贲门癌和食管癌术后患者行早期肠内营养,可明显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安全有效,为贲门癌、食管癌术后的营养方式提供了一个较好的选择。

  • 标签: 肠内营养 FKJ 食管癌 贲门癌
  • 简介:目的比较中心静脉与外周静脉置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方法共136例恶性肿瘤化疗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8例,即中心静脉置组(Ⅰ组)和外周静脉穿刺术置组(Ⅱ组)。结果①Ⅰ,Ⅱ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5.58%和98.52%(P〉0.05);②Ⅰ,Ⅱ组发生药物渗漏和,或脉管炎者分别为0%,22.2%和0%,36.4%(P〈0.05);③Ⅰ,Ⅱ组留中位时闻分别为78d和5d(P〈0.001);④穿刺置与留期间,病人有心理恐惧和,或焦虑的Ⅰ,Ⅱ组分别为42.1%和12.5%(P〈0.001);⑤两组均未发生置感染和栓塞。结论中心静脉置术安全、创伤小、留置时间长,静脉炎的发生率低,且能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恶性肿瘤的化疗和长期补液病人中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心静脉置管 外周静脉置管 恶性肿瘤 化疗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囊性颅咽瘤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对30例囊性颅咽瘤患者行CT立体定向Ommaya置入术结合^32P内放疗治疗。其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平均32岁。CT或MRI显示均为单个囊性病变。结果全部病例临床症状持续改善,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随访16~56个月,26例囊腔明显缩小,4例囊腔缩小。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结论Ommaya置入结合^32P内放疗治疗颅咽瘤安全有效,本方法应作为治疗囊性颅咽瘤的首选方法。

  • 标签: 囊性颅咽管瘤 OMMAYA管 ^32P立体定向技术
  • 简介:张某,女,47岁,因“腰背部疼痛6年,双下肢麻木疼痛3年,加重半年”入院。患者6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背部疼痛,于当地医院检查并对症治疗,具体不详,3年前逐渐出现双下肢麻木疼痛,伴尿频、尿急,无反射痛,无神经性间歇性跛行,无腹胀腹痛、胸部束带感,口服止痛药疼痛可缓解,近半年腰背部及双下肢疼痛加重,难以忍受,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查体:L1~S1棘突及椎旁压痛、叩击痛(+),腰椎前屈后伸活动受限,双侧臀部及腹股沟以下皮肤痛觉减退,马鞍区皮肤痛觉减退,左下肢肌力IV级,右侧膝腱反射(+),双侧跟腱反射未引出。影像学检查:腰椎MRI示T12椎体下缘至S2水平椎管内占位,长T1混杂长T2信号,边界清楚,L1及L2椎体后缘骨质呈压迫性吸收,考虑室膜瘤的可能性大(图1a~d);腰椎CT示L1~3水平椎管内占位性病变,L1、L2椎体骨质破坏(图2a~f)。

  • 标签: 室管膜瘤 硬膜外肿瘤 脊椎肿瘤 硬膜 脊柱
  • 简介:目的总结25例鼻胃经瘘口引流治疗食管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机下,将鼻胃经瘘口置入能充分吸去脓液的最佳位置,持续负压引流;DSA下置鼻肠管用于鼻饲营养液;胸腔引流管按常规方法放置.术后加强对患者病情观察、经瘘口内引流管的护理、肠内营养护理、胸腔引流管护理以及基础护理.结果1例死于脑血管意外,24例痊愈出院.结论采用鼻胃经瘘口引流治疗食管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与传统的三治疗相比效果更显著.

  • 标签: 食管癌术后护理 吻合口瘘 传统胸腔引流 经鼻-瘘口胸腔引流 疗效比较
  • 简介:目的探讨颅咽瘤(CP)患者垂体功能减退影响因素及炎性因子表达的差异,为该疾病的诊治积累理论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确诊为CP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基本情况对CP患者垂体功能减退发生率的影响,垂体功能减退不同发生情况患者炎性因子(TNF-ɑ、IL-1ɑ、IL-6、IL-8、MCP-1)的改变情况及各炎性因子对CP患者垂体功能减退发生的影响。结果46例CP患者中,28例(60.87%)患者发生垂体功能减退;不同年龄、肿瘤直径、钙化情况的CP患者患者垂体功能减退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P患者垂体功能减退发生情况对炎性因子中TNF-ɑ、IL-1ɑ、IL-6、IL-8、MCP-1表达的影响比较,差异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拟合影响垂体功能减退发生的各炎性因子,5个因素均纳入了方程,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个因素对CP患者垂体功能减退发生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MCP-1、IL-8、IL-6、TNF-ɑ、IL-1ɑ。结论CP患者发生垂体功能减退较为常见,年龄、肿瘤直径、钙化情况为导致CP患者发生垂体功能减退的主要因素,CP患者垂体功能减退发生情况对多项炎性因子均存在明显影响,其中,MCP-1、IL-8、IL-6含量的改变较为显著。

  • 标签: 颅咽管瘤 垂体功能减退 影响因素 炎性因子
  • 简介:目的探讨结肠癌细胞对人淋巴管内皮细胞(hLECs)体外成的影响。方法实验组hLECs采用结肠癌细胞SW480的培养上清液进行培养,对照组hLECs采用单纯内皮细胞培养基进行培养。观察两组hLECs体外成能力的差异;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hLECs细胞骨架变化情况和Prox-1蛋白表达;Westernblotting检测hLECs中整合素a9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hLECs的成能力更强,培养第7天即形成丰富的网状结构,至第14天形成典型的管状结构。从第6天开始实验组形成的小数量(2.93±0.56条)即明显多于对照组(1.56±0.26条,P〈0.05)。实验组微丝结构完整连续,呈极性排列,细胞有伪足伸出,对照组微丝结构不明显;两组的微管结构无明显差异。实验组Prox-1和整合素a9的表达(37.46±16.73,1.20±0.04)与对照组(20.35±12.58,0.59±0.05)比较均有增加(P〈0.05)。结论结肠癌细胞在体外可通过外分泌作用促进hLECs形成管状结构。

  • 标签: 结肠癌细胞SW480 淋巴管内皮细胞 体外 hLECs 培养上清液 BLOTTING
  • 简介:目的探讨胰空肠黏膜对黏膜吻合术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肠吻合口瘘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2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胰肠吻合分别采用套入式胰肠吻合和胰空肠黏膜对黏膜吻合两种术式,其中套入式胰肠吻合组66例,胰空肠黏膜对黏膜吻合54例,分别观察两组术后胰瘘发生的情况及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术前黄疸、术前低蛋白血症以及病种良恶性、淋巴结有无转移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在年龄、术前血红蛋白(Hb)、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白蛋白(ALB)水平以及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套入式吻合组术后出现并发症9例(13.6%),其中胰瘘4例(6.1%),围手术期死亡2例;胰空肠黏膜对黏膜吻合组术后出现并发症8例(14.8%),其中胰瘘2例(3.7%),围手术期死亡1例,两组患者胰瘘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围手术期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套入式胰肠吻合,胰空肠黏膜对黏膜吻合术并不能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发生率.

  • 标签: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管空肠黏膜对黏膜吻合 套入式吻合 胰瘘
  • 简介:目的:应用品管圈活动降低肿瘤科腹水患者腹腔引流管非计划性拔率。方法开展以“降低肿瘤科腹水患者腹腔引流管非计划性拔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运用品质管理循环即Plan-Do-Check-Action(PDCA)的方法,对肿瘤科腹水患者腹腔引流管拔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非计划性拔的原因,设定改进目标,制定对策并组织实施,比较分析改进的效果。结果非计划性拔率由改善前的25.5%降低至改善后的7.4%。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肿瘤科腹水患者腹腔引流管非计划性拔率中效果显著,并且提高了科室内护理工作的质量。

  • 标签: 品管圈 腹腔引流管 非计划性拔管
  • 简介:目的:探讨宫颈癌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1,ICAM-1)的表达与微淋巴密度(microlymphaticvesseldensity,MLVD)的相关性及二者对宫颈癌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ICAM-1、D2-40在94例宫颈癌组织、癌旁组织及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并计数MLVD,分析上述指标与预后的关系,并采用免疫组化双重染色鉴别微淋巴和微血管。结果:宫颈癌组织ICAM-1阳性率为63.83%(60/94)。肿瘤中心处、宫颈癌旁、正常宫颈组织中MLVD分别为(2.89±0.57)、(8.59±1.38)及(7.98±1.48)。非参数检验显示ICAM-1阳性表达与宫颈癌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FederationofGynecologyandObstetrics,FIGO)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癌组织MLVD与FIGO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ICAM-1阳性表达者MLVD明显高于阴性表达者(P〈0.05)。结论:ICAM-1与宫颈癌淋巴的生成相关,其可能参与了宫颈癌的侵袭与转移;ICAM-1对宫颈癌预后有评估价值,ICAM-1联合MLVD的预后评估意义更大。

  • 标签: 宫颈肿瘤 细胞间黏附分子-1 微淋巴管密度 免疫组化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抗苗勒激素用于评价戈舍瑞林对年轻乳腺癌患者卵巢功能抑制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激素受体阳性的术后、化/放疗后年轻乳腺癌患者40例,随机分为戈舍瑞林+他莫昔芬组(简称戈舍瑞林组)20例,他莫昔芬组20例(对照组)。戈舍瑞林组在戈舍瑞林注射前1d及注射戈舍瑞林3、6、12针后测定血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及抗苗勒激素(AMH)水平。对照组在相应时间段内进行检测。并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E2、FSH、LH及AM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戈舍瑞林组的3个不同时间段血清E2、FSH、LH及AM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水平(P均〈0.05)。戈舍瑞林组发生不良反应10例(50.0%),对照组6例(30.0%),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潮热、盗汗、性欲减退、阴道干涩、关节痛、骨质疏松等,均为Ⅰ-Ⅱ级。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苗勒激素可以用于评价戈舍瑞林对年轻乳腺癌患者卵巢功能的抑制作用。

  • 标签: 抗苗勒管激素 卵泡刺激素 卵巢功能抑制 戈舍瑞林 年轻乳腺癌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