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总结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robot‐assistedlaparoscopicprostatectomy,RALP)护理团队渐进式建设和培训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2年3月至今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开展RALP护理团队的建设经验,整个培训体系包括4个阶段:理论学习,模拟操作,现场带教和集中强化。结果2012年3月至2013年10月,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共开展RALP手术100例,熟练掌握手术配合的护士由最初的2人增加到目前的10人,建立了一个成熟的护理团队,形成了一套“阶梯式”的培训体系,摸索了一系列改进措施,机器人的术前准备时间明显缩短。结论RALP护理团队的建设与培训对手术的进一步开展和提高手术效率具有积极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以培养专科护士为目的的静脉治疗专业技术规范化培训的落实和成效。方法 试验将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我院就职的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共计选取60人。建立专业的培训小组,确定师资并选择合适的培训教材,制定出培训人员的资质要求、统一规范的实施静脉治疗专科培训。结果 经过培训之后,参与培训的护士的理论考核成绩平均为95.5%,其操作技能如PICC维护、留置针穿刺、留置针维护、中心静脉置管维护、输液管维护等操作成绩均合格,合格率为100%。结论 通过对护士进行静脉治疗专业技术规范化的专科培训,不仅能够提高护士的理论知识,还能够提高护士的专科实践操作能力,应用价值显著可广泛推广。
简介:[目的]探讨基于微课支持下的导学模式在新入职护士护理安全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7月外科新入职护士50人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模式;2016年7月外科新入职护士50人为观察组,采用微课支持下的导学模式,比较两组新入职护士护理安全理论考核成绩、病人对新入职护士护理安全管理满意度以及两组新入职护士对培训方法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安全理论考核成绩为93.71分±4.39分,对照组为82.96分±7.6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病人对护士提供安全教育、看着病人服药之后再离开及安全告知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观察组护士对培训方法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课支持下的导学模式激发了新入职护士的主动学习兴趣,使新护士顺利完成从新职工到专业护理人员的角色转变,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和病人的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中实施护理安全知识及手术配合能力培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2年3月-2023年3月期间到本院手术室护理人员18例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单双号分发法的分组原则将这18例护理人员进行分组,分别为常规组9例,该组护理人员采用常规护理培训,研究组9例,该组护理人员采用护理安全知识及手术配合能力培训,之后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结果:研究组护理人员的安全知识认知度以及手术配合能力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手术室护理人员来说,应对其实施护理安全知识及手术配合能力培训,其培训效果十分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课联合翻转课堂在手术室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中应用方法及具体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参与手术室规范化培训的新入职护士40名,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护士人数均为20名。对照组新入职护士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新入职护士采用微课联合翻转课堂,比较这两种方法对手术室新入职护士的教学效果。结果:从本次实验中可以发现,观察组护士的理论考核成绩为(95.36±1.13)分,操作考核成绩为(96.13±1.11)分,岗位职责评分为(96.33±1.23)分,对培训效果的满意度为(95.00%)。而对照组护士的理论考核成绩为(81.03±1.09)分,操作考核成绩为(82.33±1.85)分,岗位职责评分为(80.45±1.05)分,对培训效果的满意度为(80.00%)。经对比可得,两组手术室新入职护士的上述各项数据,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教学方法,在手术室规范化培训工作中采用微课联合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可以显著增强该部门新入职护士的工作素养和专业水平,使其理论考核成绩和操作考核成绩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令新入职护士对教学工作的满意度也出现较为明显的改善。同时还能提高新入职护士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沟通能力,让新入职护士尽快适应手术室的工作,值得在今后的规范化培训中进一步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在供应室实施专业技能和知识培训干预后,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知识评分和职业防护行为评分。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供应室实施常规培训,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实施专业技能和知识培训,对比不同时期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知识评分和职业防护行为评分。结果:干预期结束后,研究组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知识评分和职业防护行为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供应室在医院的工作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感染控制中起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供应室工作稍有疏忽将给患者带来严重危害,给医院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只有加强对手术室和消毒供应室的专业化、规范化、信息化、科学化的管理,才能为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提供可靠保障。临床对供应室护理实施专业技能和知识培训干预,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知识评分和职业防护行为评分,故方案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案例与情景模拟相结合教学法在儿科实习护士操作培训中的效果。方法: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对我院138名儿科实习护士随机分组进行操作培训。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操作培训方法,观察组采用案例和情景模拟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每轮学生儿科实习4周,在入科及出科由同一带教老师通过操作考核和问卷调查,评价培训效果。结果:观察组学生操作考核成绩、对操作培训模式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实施仪器管理与护士技能培训相结合的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对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及降低仪器故障率的显著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2020年1月—2021年10月期间的手术室护理人员30名为研究对象,以2020年1月-12月为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管理模式,以2021年1月-12月为观察组,实施仪器管理与护士技能培训相结合的一体化管理模式,评估对比两组护理人员仪器使用的考核成绩、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效果、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同时两组随机各抽取100例患者,以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患者满意度,以上数据两组对比。结果 观察组仪器使用理论考核和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实践导向下新入职急诊科护士培训对紧急医疗响应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了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期间在职的78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紧急医疗响应能力培训,对照组常规培训,比对两组护士紧急医疗响应能力和满意度。结果 表观察组在急诊急救管理知识、急诊急救专科知识、评判性思维、沟通协调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五个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 < 0.001)。对照组的满意率为87.14%,而观察组为91.42%。观察组的总体满意度更高,且统计分析结果(t = 5.513, P = 0.009)表明,两组间满意率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 < 0.05)。讨论 通过系统的培训和演练,护士能够更好地应对突发情况,提高抢救实效性,并增强心理韧性,以更好地适应急诊科的高强度、高风险工作环境。
简介:[目的]了解日本福冈县立大学护理学院师生对中医护理知识与技能的培训需求与满意度,为改进和完善中医护理知识的对外培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使用自设问卷,对参加2012年暑期中医护理知识与技能培训的日本福冈县立大学护理学院30名师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日本护理学院师生对中医护理知识与技能培训的满意度较高,其中满意度最高的3个项目依次为刮痧法、拔罐法和灸法;对培训内容需求广泛,尤其是对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中医传统健身术、食疗、常见疾病的辨证施护培训需求强烈。[结论]中医护理知识与技能的对外培训项目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进一步结合培训对象的需求,改进和完善培训项目,以期更好地推动中医护理的国际化交流。
简介:【摘要】目的:无陪护病房护理人员共情能力培训在老年人护理中的实践应用价值分析。方法:本次实验为对比实验,实验选取了无陪护病房治疗老年患者72例,为本次探究实验的研究对象,患者治疗时间区间为2021.1--2022.2,患者均在地无陪护病房治疗,并将患者分组处理,分组依据随机数表法,分组结果实验组(n=36)、对照组(n=36),对照组患者无陪护病房治疗期间护理人员没有进行共情能力培训,实验组实施护理的人员通过了共情能力培训,比较在老年人护理中的实践应用价值。结果:无陪护病房治疗老年患者对于护理人员共情能力评分,实验组护理人员实施护理观点采集、换位思考和情感护理三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陪护病房护理人员共情能力培训在老年人护理中实践,能够更好地优化护理人员共情能力,提升护理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下开展规范化培训、量化绩效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8月200例呼吸内科收治住院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责任护士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责任护士则在优质护理模式下开展规范化培训、量化绩效管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满意率的差异,并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睡眠质量评分、舒适度评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住院期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前后睡眠质量评分、舒适度评分变化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优质护理模式下开展规范化培训及量化绩效管理,有助于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与身心舒适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可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