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针对精神科护理管理中使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进行管理的效果分析,进而降低护理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事件。方法:本研究将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该时间段本院接收的精神科患者120例,并将其分为均等的A组和B组,分别使用常规和不良事件报告系统两种方式对患者展开护理,并对患者护理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事件进行汇总,了解此次不同护理方式呈现的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使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方式对精神科的患者进行护理,可以大大降低护理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事件,提升对患者护理的质量以及患者的满意程度。结论:以上研究内容和结果显示,精神科的患者更适合使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方式进行护理管理,以此来提升对患者护理的效果,使护理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大大降低。
简介:摘要:目的:在针对麻醉重症监护室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探讨护理安全事件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在我院麻醉重症监护室接受监护的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是否出现了护理安全事件将其划分成两组,即未发生组(42例)以及发生组(16例),分析两组患者的情况。结果:发生组患者BMI指数大于18.5、管道数量大于2个、GCS评分在12以下、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概率更高。结论:患者在BMI指数较大的情况之下、管道数量较多的情况之下、 GCS评分较低的情况之下以及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情况之下,其自身出现护理安全事件的概率都会相应增加,临床上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包括做好针对患者的管道护理、皮肤护理、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动态评估,结合患者的GCS评分以及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情况及时调整护理干预的方案,使得患者发生护理安全事件的概率能够得以有效地降低。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神科护理中跌倒不良事件的原因与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精神科2021年1月-2022年10月的65例护理中跌倒不良事件,分析其发生原因进而提出应对策略。结果:65例跌倒事件原因有患者因素、护理不当以及环境因素等,其中患者因素占比较大(P<0.05),有统计学意义;跌到事件发生时间方面,夜间占比最高,其次为早晨(P<0.05);65例事件中50岁以上年龄段占比较高,P<0.05。结论:精神科护理中跌倒事件发生原因涉及环境、护理不当以及患者等方面因素,同时跌倒不良事件发生存在明显的时间、年龄差异,针对性制定相关对策可促进跌倒等不良事件发生率的下降。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规律,探讨相关护理对策,降低跌倒事件的发生率。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对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事件进行分析。首先,对跌倒事件进行描述性分析,了解跌倒发生的时间、地点、年龄段等分布情况。其次,采用相关性分析探讨跌倒与各因素之间的关联。最后,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跌倒事件发生的预测模型。结果:根据调查结果,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事件发生率为2.85%,其中男性占60.3%,女性占39.7%。跌倒地点主要集中在病房(42.3%)、走廊(34.1%)和卫生间(17.2%)。跌倒与多种因素相关,如年龄、意识状态、跌倒史、服用药物等。年龄≥80岁的患者跌倒发生率最高,达到12.3%。意识障碍患者、有跌倒史的患者以及服用多种药物的患者跌倒发生率也较高。结论:通过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率。这需要医护人员共同努力,加强风险管理和安全管理,为老年患者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就医环境。同时,医院应不断完善和改进护理工作,以更好地满足老年患者的医疗需求。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急诊静脉输液风险事件影响因素及护理优化策略。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我院急诊科接收的静脉输液患儿60例,将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0例观察组与30例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开展风险因素分析配合护理优化策略干预,对比并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管理质量、患儿输液依从性以及家属照顾能力同对照组比较已得到显著提升,输液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分析显示,小儿急诊输液期间的风险事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患儿自身因素、护理人员因素、输液环境因素、药物因素、家长因素,而根据掌握的风险因素及时开展护理优化策略后,临床护理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患儿依从性和家属照顾能力也明显增强,最终有效减少输液风险事件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心理护理内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进行干预护理,并对其产生的作用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随机从我院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抽选出48名进行研究,抽选时间2019年4月~2020年11月,依据数字随即表内容将其划分组成X组(实验组)与Y组(对照组),每24名患者被划分组成一组。X组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内容,Y组患者接受一般护理内容。将X组与Y组患者情绪表现差异进行比较。结果:对比X组与Y组患者情绪表现差异,根据SAS评价内容对X组患者焦虑表现进行检测得出评分结果为(61.6±1.0)分,根据SDS评价内容对X组患者抑郁表现进行检测得出评分结果为(60.2±1.4)分;根据SAS评价内容对Y组患者焦虑表现进行检测得出评分结果为(73.6±1.7)分,根据SDS评价内容对X组患者抑郁表现进行检测得出评分结果为(71.2±1.5)分;X组患者情绪检测结果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目的分析大肠癌晚期患者面临死亡时的情感体验,以及他们在治疗护理过程中的真实心理感受。方法用立意取样法,对15例大肠癌晚期患者运用半结构式深入访谈法收集资料,用Colaizzi法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临终前情感痛苦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①疾病本身带来的痛苦感受:对治疗护理丧失信心;缺乏舒适的感受;对人造肛门带来的麻烦感到无助。②对死亡的感受:对死亡恐惧的感受;对死亡迫近的感受;心里落差的感受;心里负担的感受;被迫接受的感受。③情感支持的需求:情感支持的感受;寻找一种解脱方式。结论应重视大肠癌晚期患者的主观感受,用爱心去倾听,以共情去感受,为其提供有效的情感支持,帮助其提高舒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