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急性脑出血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具有发病急、进展快、死亡率高的特点.脑出血与脑梗死仅靠临床症状不易鉴别,随着低场MR在基层医院应用的增多,很多脑卒中患者首诊选择了MRI.现回顾性分析26例急性脑出血的低场MR表现,以探讨低场MR对急性脑出血的诊断价值.

  • 标签: 脑出血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探讨胆囊内胆固醇结晶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6例经MRI诊断为胆固醇结晶的患者,同时有10例行B超对比检查。结果:16例患者胆囊内均可见短T1长T2信号,STIR序列可见胆囊内高信号被抑制变为低信号,有3例患者胆囊内的短T1高信号被完全抑制变为低信号,13例短T1信号被部分抑制,主要是胆囊底部被抑制,说明胆固醇沉积在底部。10例患者B超检查示胆囊内未见明显异常。结论:低场强MRI对胆囊内胆固醇结晶有重要诊断价值,准确性明显高于B超。

  • 标签: MRI 胆囊 胆固醇结晶 超声
  • 简介:目的:为了提高脊椎转移瘤诊断及其与其他椎体病变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转移瘤79例和误诊病例15例的MRI特点,归纳其影像表现的差异。结果:79例转移瘤中,累及椎体125个,多为跳跃式分布;累及附件骨92个,占73.6%;椎体破坏变形81个,占64.8%;椎间盘均无变化;有软组织肿块22例(17.6%),软组织肿块常以破坏区为中心生长。T1WI均呈低信号,T2WI信号改变可以多种多样。结论:MRI检查在诊断脊椎转移瘤及与其他脊椎病变的鉴别诊断中更敏感、更具特异性。

  • 标签: 脊椎 转移瘤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探讨低位梗阻性黄疸超高场强MRCP表现与中医黄疸分型的关系,寻求中医临床辨证分型的可视性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低位梗阻性黄疸患者的MRCP图像,并由高年资中医医师对其辨证分型,分为阳黄和阴黄。阳黄主证黄疸黄色鲜明,伴身热,口苦,苔黄腻,脉弦数。阴黄主证黄疸黄色晦暗,伴纳少,乏力,舌淡,脉沉缓无力。在3D-MRCP图像上测量胆总管扩张的宽径,并对梗阻的影像征象进行分型。采用校正x2检验和Fisher精确法比较阳黄、阴黄在胆管扩张程度与影像征象改变方面的差异,以PC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70例中阳黄50例,阴黄20例。阳黄和阴黄在肝外胆管扩张程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阳黄以轻度和中度多见,阴黄以重度多见。倒杯口征和鼠尾征与阳黄关系密切,双管征、四管征、截断征与阴黄关系密切。阳黄以胆管结石和胆管炎为主,阴黄以肿瘤为主。结论:超髙场强MRCP图像质量髙,黄疸患者肝外胰胆管扩张程度等与中医黄疸分型存在一定相关性。

  • 标签: 黄疸 阻塞性 胰胆管造影术 磁共振
  • 简介:虽然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近年来在盆腹腔恶性肿瘤治疗中广泛应用,但在妇产科领域的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既往研究表明HIFU对离体的人子宫平滑肌瘤有明确杀伤作用,但对在体子宫平滑肌瘤的作用及其临床疗效的评估尚需进一步考证。本文采用经腹入射大功率、短脉冲高强度聚焦超声对18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了治疗,进一步摸索治疗方案,分析探讨其应用的合理性,提高有效性。

  • 标签: 高强度聚焦超声 子宫肌瘤 超声图像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造影灌注峰值强度在乳腺癌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稳定性。方法:通过3名观察者分别对151例乳腺肿块的超声造影灌注强度进行定量分析,分析每一名观察者所得灌注峰值强度在良恶性肿块间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并通过3名观察者间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correlationcoefficient,ICC)比较其稳定性。结果:3名观察者所测得良性组峰值强度均值分别为34.97、26.32和24.38,恶性组峰值强度均值分别为23.43、17.23和17.23,3名观察者所得良恶性肿块灌注峰值强度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恶性肿块的均值明显较良性肿块低。3名观察者间ICC=0.754(95%CI:0.693-0.807,P〈0.001)。结论:超声造影灌注峰值强度有助于乳腺癌的术前诊断,且不同观察者间信度良好,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 标签: 峰值强度 超声造影 乳腺癌 组内相关系数
  • 简介:目的:对超声术中监控高强度聚焦超声与射频治疗子宫肌瘤的意义进行研究.方法:高强度聚焦超声与射频治疗子宫肌瘤27例,其中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6例,射频治疗21例,术中均用超声诊断仪进行监控.结果:27例病人术中出现明显声像图改变,通过随访26例病人治疗有效,1例病人术后3d又出现血流信号.结论:超声能准确确定肌瘤的位置、大小和数目,并确定治疗区域.肌瘤回声增强,边界清晰并体积缩小可作为术中监控治疗有效的标准.

  • 标签: 高强度聚焦超声 射频消融 子宫肌瘤 超声监控
  • 简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的发展历程中,王武、丁沧清教授分别被聘为第三届、第四届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第五届顾问,张闽、马祥兴教授分别被聘为第四届、第五届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他们博学精思,仁德敦厚,不仅具有非凡的工作能力与专业素养,而且热衷于学会工作,具有卓越的领导才能,为推动学科发展建言献策;同时还积极参与《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编审工作,任劳任怨,成绩斐然。

  • 标签: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西医结合影像学 主任委员 专业委员会 医学影像 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