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环酯红霉素干混悬剂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9月间我院接治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试验对象,对个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符合试验要求的60例纳入研究序列,随机分为A、B两组,各30例。A组患儿采用环酯红霉素干混悬剂进行口服治疗;B组患儿则采用阿奇霉素干混悬剂进行口服治疗。把发热时间、体征状况作为临床观察指标,对治疗痊愈率、有效率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组间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儿的痊愈率、有效率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比较两组患儿发热、咳嗽等变化,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仅A组1例患儿有呕吐、恶心等药物不良反应,但可耐受,对治疗无明显影响。结论环酯红霉素干混悬剂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与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的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酚妥拉明联合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2016年4月-2018年3月90例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分成不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常规治疗方案联合酚妥拉明、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治疗。比较两组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治疗效果;呼吸困难改善时间、发热消失时间;治疗前后患儿血气指标和肺功能;药物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困难改善时间、发热消失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气指标和肺功能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气指标和肺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率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常规治疗方案联合酚妥拉明、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明显改善血气指标和肺功能,缩短疗程,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巴酚丁胺结合酚妥拉明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应用多巴酚丁胺结合酚妥拉明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治疗完成后评定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达到84.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54.0%的总有效率,观察组患者呼吸困难改善率和发绀改善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观察组患者SPAP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PaO2和SaO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FEV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FEV1水平;观察组患者E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EF水平提高值,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多巴酚丁胺结合酚妥拉明进行治疗,临床效果确切,患者肺功能恢复较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菌的临床检验特点评价。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50例进行研究分析,采用结核菌培养和涂片法对患者的痰液中的细菌进行检测,分析痰液中的细菌种类。结果本实验共检测出8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为57株,占比为66.28%(57/86),革兰阳性菌为20株,占比为22.99%,真菌9例,占比为10.34%。结论通过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菌进行检测,能够为患者感染的类型提供更加准确的信息,从而使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合理用药,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抗生素的使用量,对患者的日后恢复起到促进作用,对下呼吸道感染者的痰菌进行检测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NIPPV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效果。方法选取40例2016年3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随机原则将4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2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NIPPV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PH值、呼吸频率、心率、住院时间以及插管率。结果实验组PH值、心率、呼吸频率均明显有了好转,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数值也有明显好转,动脉血压分数值增高。实验组身体生理指标总体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比实验组住院时间更长,对照组插管率也比实验组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IPPV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效果显著,操作方便,有效避免插管带来的伤害,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的发生原因、临床特征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患者30例,所有患者立即停用导致相关性腹泻的抗菌药,采用补液、补钾、禁食等治疗,避免使用抑制肠蠕动的药物。结果30例患者中有轻症27例,经过治疗症状均好转,治愈率达100%,重症3例,其中2例症状完全消失所需时间平均比轻症多十天,1例治疗无效死亡。年龄大、抗菌药物种类、多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治疗时间长等均与相关性腹泻的发生有关。结论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较高,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个体化用药、减少侵入性操作、补充益生菌、鼓励早期进食、肠内营养。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结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2372例呼吸道感染儿童患者,对其使用被动凝集法检查肺炎支原体抗体并且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2372例呼吸道感染儿童患者中,肺炎支原体抗体总阳性结果为3097例,总阳性率为25.03%(3097/12372)。其中,男性患者阳性率为22.26%(1637/7355),女性患者阳性率为29.10%(1460/5017),女性感染患儿多于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不同年龄段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不同,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三年间的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不同,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肺炎支原体感染有季节性差异,夏季最低为11.84%(259/2187),冬季最高为30.22%(1474/4877),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儿童的肺炎支原体感染率较高,女性多于男性,3~6岁患儿较多,且冬季易于感染,需要做好预防措施,及时诊断并接受治疗,降低肺炎支原体对儿童身体健康的伤害。
简介:目的:分析上海崇明地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cutelowerrespiratoryinfections,ALRIs)患儿所感染病原体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征。方法:采集523例ALRIs患儿的血清,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9类病原体[嗜肺军团菌1型、肺炎支原体、Q热立克次体、肺炎衣原体、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syncytialvirus,RSV)、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及副流感病毒]的IgM抗体;同时采集其深部鼻咽分泌物,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人偏肺病毒抗原,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23例ALRIs患儿的病原体总阳性检出率为69.2%,其中混合感染者占2.9%。感染率排前5位的病原体分别为RSV(20.1%)、肺炎支原体(13.4%)、副流感病毒(9.9%)、人偏肺病毒(8.0%)和腺病毒(6.9%)。病原体的总检出率在不同性别患儿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不同年龄组间及不同季节分布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ALRIs疾病间的病原体检出率不同,以毛细支气管炎最高。结论:本地区ALRIs患儿感染的病原体以RSV为主,其次为肺炎支原体、副流感病毒感染,其中又以婴儿易感,且冬、春季多发。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无创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92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50),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无创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PaCO2和PaO2等血气指标水平改善显著,其中PaCO2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aO2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中采用无创通气治疗,患者的PaCO2指标水平下降,PaO2指标水平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延续护理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受的5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增加延续护理,3个月后观察两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护理、健康知识水平、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自我效能)。结果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延续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促进预后,减少复发次数,是切实可行的护理方案。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在外科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护理中采用循证护理的方式所得出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从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中抽取外科进行气管切开术的重症患者86例,按照入院的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主要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术后护理,观察组采用的是循证护理的方式,对两组患者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的情况及通气效果、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出现的感染发生了低于对照组,所出现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气管开术后对患者呼吸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比较明显,同时在临床中值得被广泛的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用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其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0%,且观察组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中医证候积分及APACHEⅡ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辨证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等症状,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4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24例,对照组24例入住普通病区,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24例入住舒适病区,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时间、治疗效果和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对环境、生理和心理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出现恶心呕吐、高热抽搐惊厥1例,发生率为4.17%;对照组出现恶心呕吐、高热抽搐惊厥5例,发生率为2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9,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提高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心理、生理舒适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呼吸内科中运用护理风险评估对预防老年患者跌倒坠床的作用。方法选择于2015年11月~2017年12月进入我院呼吸内科接受治疗的患者86例,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单纯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未实施风险评估;2016年12月~2017年11月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风险评估。观察实施风险评估前后患者跌倒坠床发生情况及患者与家属对护理工作的评价。结果实施护理风险评估后,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较风险评估前明显下降(P<0.05),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评估前,且P<0.05,前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呼吸内科实施护理风险评估可有效减少老年患者跌倒坠床的发生,保障了患者院内安全,提升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在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分析临床效果。方法本次探究需要在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所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利用自愿参与原则选取52例作为样本人群,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52例患者实行均分,2组患者分别命名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26例患者。在参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常规呼吸科治疗,在研究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常规呼吸科治疗+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将2组患者实行不同治疗后得到的组间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APACHEⅡ评分、SaO2、PaO2、PaCO2均显著性更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且P<0.05。结论在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值得临床推荐。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精细化护理对于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影响。方法采用数字随机抽样法在本院收治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新生儿中,抽取出60例作为研究样本,按照不同的护理模式将60例新生儿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儿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实施精细化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指数、动脉氧分化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吸频率(RR)、心率(HR)以及不良情况发生率。结果经过护理后,两组患儿的各项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而且观察组患儿改善效果更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情况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应用精细化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血气分析指标,病情,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应用价值确切,值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