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527例非小细胞肺癌P63、TTF-1、Napsin-A表达的分析,探讨这三个免疫组化指标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P63、TTF-1、Napsin-A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情况采用X?检验,以P<0.05为标准来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P63在肺鳞癌中阳性表达率为98.5%,在肺腺癌中阳性表达率为16.5%,X2=365.889,P=0.000差异显著;TTF-1在肺鳞癌中阳性表达率为1.3%,在肺腺癌中阳性表达为率92.9%,X2=443.710,P=0.000,差异显著;Napsin-A在肺鳞癌中阳性表达率为1.3%,在肺腺癌中阳性表达为率86.3%,X2=287.312,P=0.000,差异显著。结论P63、TTF-1、Napsin-A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对于鳞癌和腺癌的鉴别诊断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胸部物理治疗在1例左肺移植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4月3日收治的1例尘肺并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胸部物理治疗在患者左肺移植手术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该患者在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V-ECMO)辅助下行左侧单肺移植术治疗,术后予以胸部物理治疗,康复出院,出院时的物理治疗评估结果为Borg10级刻度尺呼吸困难评定1级,6min步行试验行走723米,肺功能检查提示肺总量占预计值96%,最大通气量、第1s肺活量分别占预计值86%、90%。结论胸部物理治疗在左肺移植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值得推行。
简介:目的探讨羊水栓塞(AFE)肺损伤发病机制,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AFE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20只健康妊娠晚期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组,10只)及羊水组(10只),建立AFE动物模型,1h后取家兔肺组织制作病理切片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采用链霉素亲和-生物素-过氧化酶复合物法对肺组织细支气管上皮细胞TGF-β1蛋白表达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MIAS-2000医学图像分析系统进行蛋白半定量分析,以最大灰度值反映TGF-β1蛋白表达量。结果羊水组肺组织病理切片见肺组织水肿,肺组织TGF-β1蛋白水平:对照组(5.02±0.76)μg/L,羊水组(19.85±1.92)μg/L,羊水组TGF—β1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AFE肺损伤与TGF—β1水平升高密切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对慢阻肺(以下称COPD)合并肺部感染的疗效及相关指标。方法:本研究课题主要针对我院2018-2020年内收治的相关疾病患者开展临床研究,并从其中筛选出300例患者作为本研究的观察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将上述患者分为一般组和联合组,对前者采用常规治疗,后者则在其基础上联合使用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结果:通过对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发现,联合组患者包括咳嗽在内的症状减轻效果均好于一般组患者,通过各项指标对比发现联合组患者包括PEF在内的各项指标更加贴近正常水平(P<0.05)。结论:研究发现临床以往使用的治疗方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对联合使用盐酸氨溴索能够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MDCT表现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从2019年7月-2021年8月抽取本院收治的38例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患者开展本次研究,对其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即分析此症状的MDCT表现、临床病理。结果:MDCT表现包括四种类型,即一是实变型或是肺炎,二是结节型、肿块,三是支气管血管淋巴管型,四是混合型。经MDCT检查,影像学特征包括20例空气支气管征,18例肺内多发小结节,15例磨破琉璃影,7例胸腔积液,6例纵隔淋巴结增加、肺门淋巴结增大。其中25例患者中有8例患者伴发肺外病变。此类患者临床症状包括盗汗、咳嗽、发热、痰痰、胸痛、气紧。其中有4例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病理表现分析发现有大量的B淋巴细胞浸润,并有核异质细胞出现。结论:经分析,肺MALT淋巴瘤没有特异性的临床表现,病情进展较慢,可能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而MDCT出现肺部实质表现、结节,或是出现肿块并伴有支气管充气征表现,少见淋巴结肿大表现,但确诊需要通过病理检查。
简介:[摘要] [目的]结合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辅助诊断系统探讨肺磨玻璃结节(GGN)的CT参数与病理类型的相关性,为早期临床检测,GGN的早期诊断以及确定最佳治疗方案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腺癌磨玻璃结节103枚结合人工智能软件工作站进行分析。103枚分析后记录的胸部CT定量参数包括结节体积、平均CT值、峰度、最大面面积、表面积、3D长径、紧凑度、球形度、熵;定性参数包括分叶征、毛刺征、边缘清晰度及密度均匀程度。按照肺腺癌浸润性为标准将103枚GGN分为非浸润性病变组(AAH、AIS)和浸润性病变组(MIA、IAC);还将103例GGN分为:AAH、AIS、MIA和IAC,采用SPSS22.0软件及MedCare19.0软件分析统计分析两组间差异,并且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定量参数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s,ROC)分析。[结果]1)GGN的3D长径、平均CT值、体积、最大面面积及表面积在浸润性与非浸润性组间,以及在AAH与AIS,AIS与MIA,MIA与IAC间比较等均有显著差异(P﹤0.05)。通过ROC曲线对测量数据进行了统计,得到了3D长径、平均CT值、体积、最大面面积及表面积值,使用Delong检验计算ROC曲线下面积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病灶分叶征,毛刺征,边缘清晰度及密均匀度等结节边缘征象在浸润性与非浸润性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AIS与MIA的两组间在病灶分叶征,毛刺征,边缘清晰度及密均匀度等结节边缘征象均有显著差异(P﹤0.05),病灶结节密度均匀度上AAH与AIS,AIS与MIA,MIA与IAC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1)应用人工智能进行CT定量分析(3D长径、CT平均值、体积、最大面面积、表面积)对浸润性及非浸润性GGN的预判及不同病理类型GGN的预判有诊断意义。2)GGN边缘征象可以为GGN病理类型及浸润性的判断提供参考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永康地区65-74岁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于2022年6月~12 月对永康地区65-74岁人群进行 COPD 筛查问卷调查和肺功能检查,分析该地区记录人口学资料,探索COPD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 共调查 948人,COPD患病率为 13.92 %;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BMI、吸烟、生物燃料暴露、既往肺部疾病史、有害气体和粉尘颗粒物接触史、社会经济地位是 COPD 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BMI、吸烟、生物燃料使用、有害气体和粉尘颗粒物接触史、既往肺部疾病史、社会经济地位是 COPD 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永康地区COPD发病率高、漏诊率高,COPD筛查问卷联合肺功能检查的筛查模式简便易行,有利于提高永康地区COPD诊断率。 同时,性别、年龄、BMI、吸烟、生物燃料使用、有害气体和粉尘颗粒物接触史、既往肺部疾病史、社会经济地位等是 COPD 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相关部门应加强防控措施。
简介:摘要: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系一种以主要影响小关节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其显著表现为慢性、对称性多发的关节炎及滑膜炎。在我国,RA的患病率介于0.32%至0.36%之间,具备较高的致畸和致残风险[1]。其中,RA诱发的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ILD)是其主要致死原因之一,该病症在早期阶段常缺乏显著的临床表现,易被患者与医师忽视。一旦疾病进展至一定阶段并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时,肺间质纤维化(Pulmonary Interstitial Fibrosis, PIF)往往已达不可逆状态 。在疾病晚期,肺泡壁可能出现纤维素性及炎症性渗出物,进而导致肺部感染或肺部纤维化,最终引发呼吸衰竭。RA-ILD的预后状况严峻,平均生存时间仅为3年,其死亡风险是单纯性RA患者的三倍 。超过60%的RA患者通过高分辨率CT检测可发现ILD的存在,其中10%的患者展现出明显的咳嗽和呼吸急促等临床表现。本研究旨在对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疾病的诊治进展进行系统性回顾与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比在良恶性肺孤立性实性肿物的鉴别诊断中应用螺旋CT和DWI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良恶性肺孤立性实性肿物,对病患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且所有病患均经手术确诊,在接受手术之前,给予病患螺旋CT和DWI检查,同时将手术病理结果作为对比,比较两种检查技术的诊断价值。结果经对比后,CT检查准确率为83.7%,DWI检查准确率为95.3%,DWI检查准确率明显高于螺旋CT检查(P<0.05);且经DWI检查后显示,良性肺孤立性实性肿物的ADC值与恶性肺孤立性实性肿物的ADC值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良恶性肺孤立性实性肿物的鉴别诊断中应用DWI有着较高的诊断价值,可将其作为诊断良恶性肺孤立性实性肿物的首选辅助影像学检查技术。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对比在良恶性肺孤立性实性肿物的鉴别诊断中应用螺旋 CT和 DWI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 2016年 5月 ~2018年 1月我院收治的 86例良恶性肺孤立性实性肿物,对病患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且所有病患均经手术确诊,在接受手术之前,给予病患螺旋 CT和 DWI检查,同时将手术病理结果作为对比,比较两种检查技术的诊断价值。结果 经对比后, CT检查准确率为 83.7%, DWI检查准确率为 95.3%, DWI检查准确率明显高于螺旋 CT检查( P<0.05);且经 DWI检查后显示,良性肺孤立性实性肿物的 ADC值与恶性肺孤立性实性肿物的 ADC值比较有明显差异( P<0.05)。结论 在良恶性肺孤立性实性肿物的鉴别诊断中应用 DWI有着较高的诊断价值,可将其作为诊断良恶性肺孤立性实性肿物的首选辅助影像学检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