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认知功能的干预效果。方法:以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接受治疗的80例双向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系统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智商和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并对比。结果:智商评分的对比中,护理后观察组智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的对比中,护理前两组患者评分情况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护理能够提高双向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提高智商及操作水平评分,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炎急性期癫痫发作进展为脑炎后癫痫(EP)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住院治疗的141例AE痫性发作患者,根据是否演变为EP分为2组;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脑炎急性期癫痫发作患者进展为EP的因素。结果141例患者有25例进展为EP,发生率17.7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脑炎急性期癫痫发作进展为EP的危险因素包括治疗前有发热及癫痫发作频率≥10次/d;相对于服用半年以下抗癫痫药物(AEDs)治疗疗程,服用0.5y~1y及服用1y以上均不影响EP的发展。相对于无发热的患者,有发热的患者中更易出现意识障碍(P<0.001),癫痫持续状态(P=0.023)及头部核磁共振成像(MRI)显示炎性病灶(P=0.007)。结论AE痫性发作演变为EP与急性期后未继续服用抗癫痫药物、发作次数>10次、脑炎急性期发作癫痫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临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针对性治疗,最大限度降低EP发生概率。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双向障碍抑郁发作与单相抑郁症的临床表现。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221例符合ICD-10情感障碍诊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157例单相抑郁症患者和64例双相障碍抑郁患者,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表现及家族史、诱因等问题。结果 双相障碍抑郁患者首发年龄低于单相抑郁症患者(P<0.05,t=65.96),双相障碍抑郁患者病程周期更长;双相抑郁患者情绪过激发生率、精神病症状分别为35.93%、29.68%均高于单相抑郁症的22.29%、15.92%,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双相障碍抑郁首次发病年龄小、不利于诊断、患者病程周期长,可通过精神病症状、精神运动障碍、自杀行为以及过激想法等临床表现作为早期判断筛查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应用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治疗,观察组合用盐酸氨溴索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30,对照组86.49%,P<0.05;2组治疗前PaO2、PaCO2相比P>0.05,治疗后观察组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对哮喘急性发作患儿使用氧气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的临床用药效果做探究。方法:本研究选取入组时间为2020/9/1-2021/8/31的152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用药存在差异的两组,每组各76例,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特布他林,调研组使用氧气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治疗,对治疗前后患儿肺功能(FEV1、FEV1/FVC、PEF)改善效果做对比,并对治疗结局做评价。结果:用药前所有患儿肺功能指标均较差(P>0.05),治疗结果展示了使用氧气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用药方案的调研组患儿比采用特布他林治疗的对照组儿童肺功能改善效果更好(P<0.05);调研组治疗效果更佳(P<0.05)。结论:对哮喘急性发作的患儿在用药治疗时给予氧气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对提升患儿肺功能的效果更显著,推广价值更高。
简介:摘要:目的 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雾化吸入治疗中,探究不同的雾化吸入方式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5月收录的58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作为研究样本,依据计算机表法将患者分为29例对照组、29例实验组,两组患者采用的雾化吸入方式存在差异,前后依次落实压缩泵雾化吸入方式、氧驱动雾化吸入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症状消失时间、临床治疗有效率等指标。结果 在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症状消失时间、临床疗效等各项指标中,实验组数值更符合预期(P<0.05)。结论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雾化吸入治疗时,选择氧驱动雾化吸入方式,可以快速缓解患者的支气管哮喘症状,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实现临床治疗效果的提高。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小儿哮喘中实施强化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21年1-12月收治的68例小儿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在随机数表法下均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干预,观察组强化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患儿肺功能、哮喘月急性发作次数及其家属对哮喘相关知识了解度。结果:肺功能指标[FEV1、FVC]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治疗中采用DBT(辩证行为疗法,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的作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于2021年7月~2022年10月研究期间选择我院治疗的35例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进行研究,通过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药物组(18例,药物治疗)与DBT组(17例,药物治疗+DBT),研究指标为治疗效果、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DBT组BRMS评分、HAMD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药物组,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治疗中采用药物治疗+DBT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治疗效果明显,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期间在我院精神科接受治疗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以患者入院单号尾数的单双数分为对照组(n=40,以常规护理模式干预)和干预组(n=40,以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干预)两个组别。对比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评分及护理干预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前的心理状态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组患者实施护理后的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均要低于对照组,且不良事件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其组间差异明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