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护理风险管理在急性胸痛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23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急性胸痛患者88例作为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急诊护理,实验组采取急诊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抢救时间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急诊PCI手术率、30d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心血管时间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急性胸痛患者采取急诊护理风险管理,患者的急诊室交接、停留以及治疗的时间均得到有效的降低,患者心血管发生率得到有效的控制,对保障患者抢救成功率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无缝隙急救护理模式在急诊创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急诊创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无缝隙急救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急救前、急救中和急救后三个阶段,实施连续不间断的护理服务,对患者进行全程护理,包括监测生命体征、输液、疼痛评估和处理、创面处理等。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分阶段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结果 观察组在急救时间、抢救成功率、疼痛评估结果、抢救途中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无缝隙急救护理模式在急诊创伤护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最大程度地控制和稳定患者病情,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急救的有效护理措施与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本院自2017年2月-2018年4月急诊科收治的80例严重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优质急救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急救时间、健康知识评分、护理满意度情况以及预后恢复情况进行对比法分析。结果观察组急救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健康知识评分、预后恢复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等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急救护理干预相比常规急救护理干预而言,更能够突出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对急诊创伤患者有明显的护理效果,且能够缩短急救时间,提升护理满意度和预后恢复情况。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VSD引流技术在急诊创伤皮肤缺损患者中的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18年1月-2019年6月。研究对象为本院收治的58例急诊创伤皮肤缺损患者,将其以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常规创面治疗)与研究组(对照组基础上采取VSD引流技术)各29例。评判标准创口愈合率、创面闭合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研究组患者的Ⅰ期愈合率的62.0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Ⅱ期愈合率的31.03%及Ⅲ期愈合率的6.9%分别明显低于对照组Ⅱ期愈合率的62.07%及Ⅲ期愈合率的31.03%,P<0.05。研究组患者的创面闭合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VSD引流技术的实施可加快患者的创口愈合,缩短其创面闭合时间及住院时间,节省医疗成本,值得推广。
简介:摘 要:目的 分析在创伤救治中急诊科外科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将对我科临床入选(2018年3月~2019年12月期间)的160例急诊外科创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80,行常规外科护理)和观察组(n=80,行优质急诊外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00%、80.00%,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较高(P<0.05)。应激性溃疡、休克、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显著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创伤救治中实施急诊科外科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仅得到了患者的满意认可,而且安全性较高,建议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诊创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本次75例急诊创伤患者均是我院急诊科室在2016年2月-2017年7月所收治的患者,按照抛硬币子的方式将75例患者分成实验组(37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患者只进行术后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则就下肢深静脉血栓进行针对性的预防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在经过针对性预防护理之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70%,而对照组发生率为13.16%,组间比较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创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工作十分重要,是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键。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创伤性休克病人应用院前急诊护理的抢救效果。方法选取近三年我院184例创伤性休克病人进行研究。研究组103例,由“120”救护车送入医院,院前进行了急诊护理;对照组81例,由患者家属送入医院,院前未进行急诊护理。结果研究组进行抢救时间明显提前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死亡率(19.4%)及窒息率(2.9%)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死亡率(45.7%)和窒息率(9.9%)。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症护理对于创伤性休克病人的抢救效果良好,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简介:【摘 要】 目的 : 探讨急诊科外科护理在创伤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8例急诊外科创伤患者,按照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5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外科护理,观察组予以优质急诊外科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5.56%(3/54),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 18.52%(10/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285, P=0.038<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 96.3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 8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000, P=0.014<0.05)。结论:急诊科优质外科护理在创伤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可明显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诊颅脑创伤患者采用呼吸支持治疗的临床效果展开探讨。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我院接诊的98例颅脑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呼吸支持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4h、48h后的呼吸指标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呼吸指标(PaO2、SaO2、PaCO2)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颅脑创伤患者治疗中,除对症治疗方法以外,联合使用呼吸支持疗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指标,并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急诊面部创伤治疗中采用皮内缝合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到2021年8月因面部创伤在我院急诊科进行治疗修复者,共纳入70例。采取随机抽签的方式按1:1比例分成2组,对照组在治疗中采取常规缝合技术,研究组在治疗中采取皮内缝合技术,重点观察患者经治疗后面部伤口改善情况以及伤口愈合情况。结果:两组伤口改善情况比较,研究组伤口改善有效率较高,P<0.05;两组伤口愈合评分比较,研究组伤口愈合评分(VSS)较低,P<0.05。结论:在急诊面部创伤患者的治疗中采用皮内缝合技术效果显著,可促进伤口愈合并预防出现皮肤瘢痕,建议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创伤性休克患者院前急诊治疗的疗效展开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我院进行院前急诊的22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未进行院前急诊的22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休克复苏时间,与本次研究中休克复苏时间进行对比。结果:实施院前急诊治疗的22例患者休克复苏时间明显比未进行院前急诊治疗的患者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创伤性休克患者进行院前急诊治疗,可以缩短休克复苏时间,稳定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治疗效果显著,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急诊腹部创伤患者B超与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从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诊腹部创伤患者中抽选9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B超与CT诊断,然后将最终的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B超诊断急诊腹部创伤准确率为94.44%,CT诊断急诊腹部创伤准确率为95.56%,B超诊断急诊腹部创伤准确率与CT诊断急诊腹部创伤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种诊断技术的诊断准确率均超过90%,准确率相对较高。结论:在急诊腹部创伤患者中采取B超与CT诊断均能起到比较好的诊断效果,可以很好的检出疾病,不过B超诊断可以在床旁进行操作,且没有辐射,安全性相对较高,临床上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相应的诊断方式进行疾病诊断。
简介:【摘要】目的:无缝隙急救护理模式在急诊创伤护理中的应用。方法:研究时间起于2022年1月,止于2023年3月,参考对象具体构成为:急诊就诊的创伤患者,而后分组,指导原则为:随机抽签法,具体组别为:对照组、实验组,2组急诊创伤患者病例数为76,各组中收纳样本数为38;其中,常规护理模式用于对照组,无缝隙急救护理模式用于实验组,就2组护理效果展开比较。结果:护理效果比较,实验组确诊时间、急诊科室停留时间、急诊到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实验组急诊救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创伤护理中应用无缝隙急救护理模式,能够优化救治成功率,缩短救治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