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外科危重患者术后转运的护理和安全管理方法。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5月期间在我院心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6例,对照组26例,分别接受心外科危重患者术后转运的安全管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供氧流速不准1例,推车刹车不灵活1例,给氧中断0例,导管脱落0例,不良事件发生率7.7%;对照组患者供氧流速不准3例,推车刹车不灵活2例,给氧中断2例,导管脱落1例,不良事件发生率30.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外科危重患者术后转运的护理安全管理效果显著,患者术后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安全性更高。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眼科护理过程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及行之有效的防范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眼科接受治疗的208例患者临床资料,并对患者进行调查问卷,分析眼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常见不安全因素,并探讨其防范对策。结果42例患者存在不安全因素,占20.19%,其中常见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有护理人员因素(占5.77%)、患者自身因素(占9.62%)、外部环境因素(占4.80%)。结论在眼科护理过程中,加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法规知识学习,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患者教育及护患关系,努力改善外部环境,正确评估风险因素,及时制定并采取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可大大降低不安全因素的发生,从而确保眼科护理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脑梗塞以血塞通对其进行治疗所得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我院接受治疗的脑梗塞患者70例,将这些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决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中患者以常规基础方法对其进行治疗,观察组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血塞通对其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经过治疗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中患者所得到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3%(33/35),对照组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7.1(27/35)%,两组患者之间治疗总有效率所存在的差异比较明显(P<0.05,χ2=6.06);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不良反应,这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两组患者之间并无显著差异(P>0.05,χ2=0.81)。结论对脑梗塞以血塞通进行治疗能够得到较理想临床效果,能够取得较高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可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治疗期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低,明显提高其生命质量,可在临床上大力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安全管理模式在急诊分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和2017年7月(常规组)至2018年10月(对照组)分别接收75例急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常规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研究组实施安全管理模式。观察安全管理模式实施效果。结果研究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33%,投诉率为2.67%,依次低于常规组的17.33%和18.67%(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7.33%,高于常规组的77.33%(P<0.05)。结论安全管理模式应用于急诊分诊护理管理中能够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降低投诉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是改善急诊分诊护理质量切实可行的管理模式,借鉴价值较高。
简介:摘要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发病急、死亡率高,预后差的心血管疾病。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是挽救病人生命,促进病人康复的关键。本文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评估和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方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针对53例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的护理和康复状况,对护理进行效果评价。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进行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对于挽救病人生命和促进病人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精神科男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68例男性精神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护理安全隐患。采用电脑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予以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安全隐患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后安全隐患发生率为47.06%,观察组为2.94%,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科男病房比较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包括多方面并发症、护理纠纷、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和护理人员缺少责任心等,对患者予以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值得应用并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老年肾内科护理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于本院肾内科进行治疗的老年患者74例,纳入时间2016年9月—2018年8月,按照诊治时间先后分组,参考组37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37例患者采取对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安全事故发生情况和护理效果。结果由护理效果对比可知,实验组和参考组患者安全事故发生率分别为5.41%和27.03%,护理满意程度分别为97.30%和81.08%(P<0.05)。结论在肾内科老年患者护理过程中,针对安全隐患给予护理对策,有助于减少护患纠纷和护理安全事故发生率,保证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满意程度,可推广应用在肾内科老年患者护理中。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附子、半夏配伍治疗恶性肿瘤的安全性;方法根据纳入标准,纳入51例阳虚痰饮型的恶性肿瘤患者,在签署毒性药物使用知情同意书后,予以服用含附子、半夏配伍的方药,服药前后定期检查心电图、心酶、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凝血功能、电解质以评估其安全性;结果通过对心、肝、肾及血液的检查数值进行自身前后对照,结果显示无论是在均值比较方面,还是数值正常与否方面,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附子、半夏配伍治恶性肿瘤暂时未见明显的心、肝、肾及血液毒性。
简介:摘要目的论述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在胃肠外营养(PN)安全用药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在PN实施过程中,从设备环境、专业优势、差错控制方面阐述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在胃肠外营养安全用药中作用。结果静脉药物集中调配中心从设备环境与配置、药师审方等多环节的支持上,体现出在PN安全用药实践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的作用。结论静脉药物集中调配中心的多重支持为病人安全、高质量的PN提供了保证。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有效护理管理方式。方法将2014年4月至2015年9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危重病人48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4例患者在院内安全转运中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在院内安全转运中采取SHEL护理模式,对两组不同护理方式下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SHEL护理模式下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1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6.66%),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HEL护理模式在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的避免以及减少在转运过程中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个案追踪法在ICU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运用基于追踪方法学形成的个体追踪法,针对ICU患者在接收诊疗护理服务过程中经历的具体体验实施追踪性调查分析,全面分析医院ICU科室在具体开展临床诊断、治疗以及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性因素,制定并实施针对性的改良方案。结果借助个案追踪法调查分析ICU患者的就医体验,能够有效发现医院医务活动中非安全性因素的引致原因,在实施针对改良措施的基础上,能够有效降低ICU护理工作的安全风险水平,优化护患关系,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论个案追踪法在ICU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是医院ICU护理安全管理工作水平提升的重要条件,能够有效保证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安全性,提升ICU护理工作的整体质量,促进和谐护患关系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