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在儿科收治的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者106例作为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进行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对照组使用血常规检验,对两组患者检验效果及检验满意度评分统计对比。结果两组在检验准确效果方面,观察组检验总有准确效率为92.45%,对照组为69.81%,观察组检验的准确效果显然优于对照组;检验结果满意度评分方面,观察组为(95.7±3.6)分,对照组为(79.8±5.6)分,对照组满意度评分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利用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检验效果较好,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效果。方法本次选取我院2016年6月15日-2017年6月18日收治的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检验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对照组---50例(血常规检验);并对两组患者的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检出率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检出率(肺炎40.00%、肠炎30.00%、脑膜炎26.00%)高于对照组数据(P<0.05)。结论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点反馈护理管理模式对神经外科术后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6月实施多点反馈护理管理模式前收治的200例神经外科术后住院患者为管理前组,另选2018年7月—2019年1月实施多点反馈护理管理模式后收治的200例神经外科术后住院患者为管理后组,均由本科室20名护士参与护理。管理前组接受常规护理管理,管理后组实施多点反馈护理管理,对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及护理质量进行观察。结果管理前组医院感染率为12.50%,明显较管理后组1.5%高,差异显著(P<0.05);管理后组护士的消毒隔离、手卫生、护理沟通、护理文件书写等护理质量评分与管理前组比较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多点反馈护理管理模式能预防神经外科术后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也能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点反馈护理管理模式对神经外科术后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6月实施多点反馈护理管理模式前收治的200例神经外科术后住院患者为管理前组,另选2018年7月—2019年1月实施多点反馈护理管理模式后收治的200例神经外科术后住院患者为管理后组,均由本科室20名护士参与护理。管理前组接受常规护理管理,管理后组实施多点反馈护理管理,对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及护理质量进行观察。结果管理前组医院感染率为12.50%,明显较管理后组1.5%高,差异显著(P<0.05);管理后组护士的消毒隔离、手卫生、护理沟通、护理文件书写等护理质量评分与管理前组比较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多点反馈护理管理模式能预防神经外科术后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也能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循证医学理论和方法,就主动性筛查预防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CareUnit,ICU)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StaphylococcusAureus,MRSA)医院内传播与感染的效果和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通过检索相关数据库,从随机方法、分配隐藏、盲法、有无失访几方面,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数据采用RevMan4.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检索,获得相关文献共2428篇,经质量评估筛选后,其中1个随机对照试验(包含3488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对其进行了系统评价。经分析,纳入的1个研究介绍了随机分配方法,描述了失访、丢失、退出病例,未具体描述分配隐藏及实施盲法,质量等级为C级。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ICU医院内MRSA携带或感染率分别为25.7/1000病人日数、25.1/1000病人日数(P=0.7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纳入的1个研究未报道重症患者与主动性筛查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现有高质量研究尚缺乏有力证据支持主动性筛查降低重症监护病房医院内MRSA传播及感染的有效性,从卫生经济学角度,做好手卫生措施可能更为重要。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的现状。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床旁调查和查阅病历相结合,对调查日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实查128例,实查率100%,发生医院感染4例,现患率为3.13%,感染4例次,例次感染率为3.13%;下呼吸道感染居首位,构成比为50.00%,其次为泌尿道感染,构成比为25.00%;治疗性细菌培养送检率为43.50%,检出医院感染病原菌3株,分别为大肠埃希菌、其他革兰氏阴性菌;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7.9%。结论通过现患率调查加强对重点科室、重点环节的监控,降低医院感染率,提高病原菌送检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循证医学理论和方法,就主动性筛查预防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CareUnit,ICU)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ancomycin-ResistantEnterococci,VRE)医院内传播与感染的效果和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通过检索相关数据库,从随机方法、分配隐藏、盲法、有无失访几方面,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数据采用RevMan4.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检索,获得相关文献共461篇,经质量评估筛选后,其中1个随机对照试验(包含3488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对其进行系统评价。经分析,纳入的1个研究介绍了随机分配方法,描述了失访、丢失、退出病例,未具体描述分配隐藏及实施盲法,质量等级为C级。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ICU医院内VRE携带或感染率分别为66.7/1000病人日数,52.8/1000病人日数(P<0.00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VRE携带或感染率高于对照组);纳入的1个研究未报道重症患者与主动性筛查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与对照组相比,主动性筛查尚不能降低ICU医院内VRE携带或感染率,做好手卫生措施可能更为重要。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以下简称金葡萄)β-内酰胺酶产生率和噬菌体之间的关系,掌握金葡菌在医院感染状况,为控制院内感染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经APISTAPH条进行金葡菌鉴定,同时用玻片法及试管法凝固酶试验进一步确认,用头孢销噻吩纸片测定β-内酰胺酶,再用噬菌体进行吩型。结果金葡菌产β-内酰胺酶株占546株,噬菌体主要为Ⅰ群52A型;而β-内酰胺酶阴性的金葡菌53株,噬菌体主要为Ⅱ群3B型。结论医院感染的金葡菌主要以产β-内酰胺酶株为主,并与噬菌体型别存在密切的关系。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医院感染产ESBLs菌的临床特点及病原菌耐药情况。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12年09月我院NICU收治的358例发生医院感染的患儿情况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并对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此期间共收治新生儿6386例,发生医院感染358例,医院感染率5.6%,主要为下呼吸道感染、血源性感染;检出病原茵265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143株,包括肺炎克雷伯氏杆菌76株、大肠杆菌39株、鲍曼不动杆菌11株、假单胞菌9株、其他杆菌8株;产ESBLs菌株共101株,占革兰氏阴性菌70.6%(101/146),其中,产ESBLs肺炎克雷伯氏菌64株(呼吸道47株、血液15株、消化道2株),占全部肺炎克雷伯氏菌的84.2%,产ESBLs大肠埃希氏菌32株(呼吸道28株、血液2株、消化道2株),占全部大肠埃希氏菌82.0%。产ESBLs大肠埃希氏菌和产ESBLs肺炎克雷伯氏菌对青霉素类及二、三、四代头孢呈现较高耐药率,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10.1%,对阿米卡星耐药率2.6%,对美洛培南无耐药菌株。结论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是我院新生儿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产ESBLs的情况已较为严重,产ESBLs菌显示出对多种抗生素的多重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