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不同微创腔内手术方式治疗膀胱结石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膀胱结石老年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膀胱组与尿道组,每组各62例,膀胱组采用膀胱镜下经皮CO2气膀胱穿刺取石术治疗,尿道组采用经尿道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围术期的指标以及治疗前后的Qmax、ruv、OABSS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通过对比发现,膀胱组患者的Qmax高于尿道组,围术期的指标、ruv、OABSS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尿道组,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经尿道气压弹道碎石术来说,膀胱镜下经皮CO2气膀胱穿刺取石术治疗膀胱结石老年患者的疗效显著,取石效率较高,患者的并发症较少,对患者的恢复有一定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在浸润性膀胱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总结工作经验,为今后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02年1月至2007年1月间于我院行手术切除并行术前新辅助化疗的浸润性膀胱癌患者3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行相同手术但未行术前新辅助化疗的浸润性膀胱癌患者30例为对照组。结果对照组行膀胱部分切除术11例,回肠代膀胱术、膀胱全切术18例,TURBT1例,其膀胱保留率为40%,而观察组行膀胱部分切除术13例,回肠代膀胱书、膀胱全切术9例,TURBT8例,其膀胱保留率为70%,两组患者膀胱保留率差异较明显,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5年复发率、转移率、生存率分别为10%、10%、83.33%,而对照组患者术后5年复发率、转移率、生存率分别为36.67%、23.33%、63.33%,两组患者以上指标差异均比较明显,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术前新辅助化疗能够明显降低肿瘤患者术后的复发率、转移率、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对于脊髓损伤(SCI)患者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SCI后痉挛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55例,实施间歇性导尿联合手法训练、微波治疗、局部音频电疗等综合康复训练,观察患者的膀胱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实施综合康复训练前,患者的膀胱容量为(413.5±122.4)ml,训练后为(479.5±63.1)ml,较训练前显著提高(P<0.05);训练前残余尿量为(397.5±107.9)ml,训练后为(136.8±72.9)ml,较训练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对SCI痉挛性膀胱功能患者实施综合性康复训练和护理,可促进患者自主排尿功能的改善和恢复,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分弧缺型膀胱穿刺造瘘器的创制及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用不锈钢片卷制成三分弧缺型膀胱造瘘器并应用于临床。将116例需行膀胱穿刺造瘘患者分成3组。观察组G0(三分弧缺型膀胱穿刺造瘘器造瘘组)41例,对照组G1(一次性可剥离膀胱穿刺造瘘器造瘘组)38例,对照组G2(半周型膀胱穿刺造瘘器造瘘组)37例。手术操作时使用三分弧缺型膀胱穿刺造瘘器或半周型膀胱穿刺造瘘器携带导尿管,从切口垂直刺入,尿液溢出后,将导尿管自缺口处偏出,拔除造瘘器。充盈气囊后固定导尿管。一次性可剥离膀胱穿刺造瘘器,按说明书操作,实施手术。术中准确记录膀胱穿刺造瘘操作所需时间及尿外渗液体量。结果三分弧缺型膀胱穿刺造瘘组、一次性可剥离膀胱穿刺造瘘器造瘘组、半周型膀胱穿刺造瘘器造瘘组手术时间分别为(54.5±8.6、55.8±8.3、54.3±7.0)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91、0.141、0.889,P=0.379、0.889、0.324),尿外渗液体量分别为(136.1±11.2、140.2±8.9、145.1±9.1)g,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t=-2.040,-4.362,-2.246,P=0.048,0.000,0.031)。各组造瘘时间并无差异,但观察组尿外渗液体量更少。结论三分弧缺型膀胱穿刺造瘘器,制造简单,可反复使用,操作方便快捷,减少尿液外渗,安全性更好,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对前列腺增生并膀胱结石患者进行三种不同腔内碎石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对2014年4月到2015年4月之间在我院进行诊疗的180名前列腺增生并膀胱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划分为三组,对第一组的60名患者采用气压弹道碎石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第二组的60名患者采用大力碎石钳碎石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第三组的60名患者采用钬激光碎石的方式进行诊疗。比较这三组患者在治疗效果方面是否存在差异。结果第一组的患者中治疗效果非常好的有30例,良好的患者有4例,治疗效果较差的有26例;第二组的60名患者中治疗效果非常好的有36例,良好的有3例,较差的有21例,第三组的60名患者中治疗效果非常好的有56例,良好的有3例,较差的有1例,第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前两组,三个小组之间比较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前列腺增生并膀胱结石患者采用钬激光碎石的方式进行诊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碳酸氢钠进行膀胱冲洗治疗尿路,真菌感染的有效性。方法配置1.4%的碳酸氢钠溶液500ml一日两次对3例反复尿路真菌感染患者进行膀胱冲洗。在冲洗前后多次检查血气分析、尿常规及尿培养,分析碳酸氢钠对动脉血中剩余碱(BE)值的影响,评价其冲洗后的药效。结果例1和例3分别在碳酸氢钠膀胱冲洗两周后复查尿培养均为无菌生长,尿常规中白细胞有明显减少。例2为尿路铜绿假单胞菌和白色念珠菌混合感染,冲洗后复查尿培养为单一的铜绿假单胞菌,尿常规中白细胞数量无明显下降。3例在冲洗前后的血气分析中BE值未见升高。结论采用1.4%的碳酸氢钠膀胱冲洗可有效治疗患者尿路真菌感染,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膀胱灌注化疗对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术后膀胱癌发生的作用。方法对我院自2007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3例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患侧肾输尿管全长及膀胱袖状切除,自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35例UTUC术后未采用膀胱灌注化疗,肾盂癌19例,输尿管癌16例,尿脱落细胞阳性14例。Ta、T1、T2、T3期分别为4、11、15、5例;G111例、G2及G324例。自2012年1月后有48例UTUC术后采用膀胱灌注化疗,肾盂癌18例,输尿管癌30例,尿脱落细胞阳性19例,Ta、T1、T2、T3分别为6、15、20、7例,G117例、G2及G331例,分析膀胱灌注化疗对两组病人术后发生膀胱癌的影响。结果本组研究83例均获得随访,未灌注组有11例(31.4%)膀胱癌复发,灌注有6例(12.5%)膀胱癌复发,未灌注组明显高于灌注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脱落细胞阳性未灌注组有9例膀胱癌复发,灌注组有5例。T分期未灌注组T2期6例膀胱癌复发,T3期5例;灌注组T2期3例膀胱癌复发,T3期3例。肿瘤细胞分级未灌注组G2及G3共11例发生膀胱癌,灌注组G2及G3共6例。上述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术前尿脱落细胞阳、G2、G3及T2期以上的UTUC根治术后即刻开始为期2个月共8次膀胱灌注化疗能够有效降低膀胱癌的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功率钬激光联合佳乐电切镜治疗膀胱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2月我院引进钬激光技术及佳乐电切镜后收治的30例膀胱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结患者的疗效、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恢复时间及安全性。结果本次钬激光共治疗30例膀胱结石患者,在完成治疗后,54枚结石均1次碎石、取石成功。手术时间为30~l2Omin,平均(48.32±2.76)min;平均住院时间1~3天。术后无感染,未有大出血、膀胱穿孔及电切综合征等发生,结石清除率为100%。通过随访,结石无复发及尿道未出现狭窄。结论高功率钬激光联合佳乐电切镜治疗膀胱结石具有手术速度快、创伤小、安全性高、恢复更快,安全性更高的优点。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简介:摘要综述了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与是否进行膀胱冲洗,以及膀胱冲洗的方法、冲洗液种类、频率、温度、冲洗的速度等因素有着密切关系。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两种腔内技术进行前列腺增生并膀胱结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52例前列腺增生并膀胱结石患者,患者年龄在68岁至8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81.2±1.1)岁,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每组各26例,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治疗,对比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患者的前列腺增生并膀胱结石病症均得到有效缓解,两组对比观察组患者的结石清除时间为(1.02±0.51)h,结石清除残存率为0,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经皮膀胱造瘘通道和尿道双通道气压弹道碎石结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进行前列腺增生冰膀胱结石病症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