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统计分析我院门诊处方用药情况,探讨解决问题对策,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14年度各科室自发上报的不良反应报告146例,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药品种类、用法用量以及合并用药等情况进行分类并分析。结果中成药不良反应发生中,男性患者71例(48.63%),女性患者75例(51.37%),年龄≥61岁以及11-20岁年龄段中成药发生不良反应占比较大,分别为47例(32.19%)和33例(22.60%),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皮肤及附件损害52例(35.62%)、神经系统损害29例(19.86%)和消化系统损害23例(15.75%),注射剂中成药所致不良反应98例,占比67.12%。结论我院中成药所致不良反应以老年人和儿童患者为主,以皮肤及附件损害、神经系统损害和消化系统损害等临床表现最为常见,多由注射剂中成药所致。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儿科细菌感染性发热和非细菌感染性发热的区别诊断技术。方法选取来我院接收治疗的80例发热性的患者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依照发热的症状分类,将45例细菌感染性的发热确立为实验观察组,将30例非细菌感染性发热确立为对照组,不明发热原因的有5例,利用C反应蛋白进行检测。结果细菌感染性发热实验观察组患者的阳性率为75.4%,非细菌感染性发热的对照组患者的阳性率为11.3%。两者之间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反应蛋白检测能够快速的分辨出细菌感染性发热和非细菌感染性发热,通过C反应蛋白检测的观察值可以为临床的治疗提供依据,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狂犬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以及护理方法。方法跟踪分析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动物咬伤狂犬疫苗接种患者3035例,观察患者在疫苗注射期间的临床反应情况,并对患者行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3035例患者在接种狂犬疫苗后,有58例患者存在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为四肢麻木、乏力、头痛、发热、淋巴肿大、局部红肿等,3例患者不良反应较为严重,表现为全身荨麻疹。对患者行对症治疗以及护理干预,免疫疗程过后,行血液学检测,所有患者均产生抗体。结论为患者进行狂犬疫苗接种后,要对患者的临床反应情况进行密切观察,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合理饮食,并给予一定的心理护理,确保药效以及疗程,预防患者罹患狂犬病。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120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细菌感染77例(A组),非细菌感染43例(B组),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WBC(白细胞计数)、hs-CRP(超敏C反应蛋白)、PCT(降钙素原)水平。结果两组患者的中性粒细胞占比、WBC、hs-CRP、危重程度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患者的PCT水平显著高于B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危重评分与PCT水平呈负相关(r=-0.798,P<0.05)。结论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病原学诊断中,PCT的诊断价值优于中心粒细胞占比、WBC、hs-CRP,是敏感性较高的一种血清学标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乱用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对小儿身体的损伤,指导小儿家属合理安全的运用抗生素,并探讨所引起不良反应的对策。方法通过临床小儿乱用抗生素引起的不适症状与脏器损伤等实际情况分析讨论。结果小儿乱用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应比较多,而且脏器损伤比较常见,应加强小儿临床抗生素运用的监督工作,禁止无处方销售抗生素的行为,提高家长对抗生素不良反应的认识,严格在执业医师指导下运用抗生素。讨论抗生素作为感染性病变的治疗与预防药物,在临床上运用比较广泛,而且有不可取代的作用,但是同时不良反应与毒性反应也比较多,如果运用不当的话,很容易导致身体的损伤。小儿的肝肾功能还发育不全,对抗生素运用的要求比较高,主要表现在剂量、用法、药物的毒性等方面,严格控制小儿家属自行选择抗生素的行为。严格控制小儿抗生素的运用剂量与方法是降低抗生素不良反应的关键,建议医疗机构与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加强对小儿抗生素的管理,保证小儿运用抗生素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