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镜下鼻窦囊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2年9月—2010年8月47例鼻窦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经CT检查,均采用鼻镜下囊肿摘除或开放术(造袋术)。结果术腔1—4月上皮化,随访8月—5年未见复发。结论鼻镜下鼻窦囊肿摘除术(开放术)具有简洁、微创、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该病治疗的最佳选择。

  • 标签: 鼻窦囊肿 鼻内镜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腔超声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诊断价值。方法48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比较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腔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率,而结果以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结果腔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临床诊断准确率较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腔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明显提高瘢痕妊娠的临床诊断率。

  • 标签: 腔内超声 剖宫产 瘢痕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96例骨折的患者,观察组使用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对照组使用传统金属螺钉固定治疗,各48例,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复位效果及疼痛情况。结果随访半年,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治疗效果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骨折的疗效显著,疗效优于传统金属材料固定治疗,能够促进骨折愈合,减轻疼痛,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可吸收螺钉内固定复位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肱骨小头移位骨折固定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月间收治的68例肱骨小头移位骨折患者,使用可吸收螺钉进行内固定治疗。结果以Broberg-Morrey的评分系统对疗效进行评价,其中34例(50﹪)患者为优,26例(38.24﹪)患者为良,7例(10.29﹪)患者为可,1例(1.47﹪)患者为差。本组67例患者恢复至伤前活动水平,1例患者发生肘关节僵硬的情况。结论肱骨小头移位骨折使用可吸收螺钉进行内固定治疗的疗效显著,骨折愈合良好,复位效果满意,固定较牢靠,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肱骨小头移位骨折 内固定治疗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锁骨骨折患者采用重建钢板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6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48例锁骨骨折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用重建钢板固定治疗,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将48例患者随机划分为实验组(24例,采用整体护理干预)和对照组(24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骨折恢复优良率(91.7%)显著高于对照组(79.2%),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没有出现钢板断裂、松动等意外事件,也没有出现髓内感染、切口感染、肩周炎等并发症,其中对照组2例患者切口愈合不良。结论锁骨骨折患者采用重建钢板固定治疗的效果良好,配合精心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患者患肢功能尽早恢复,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锁骨骨折 重建钢板内固定 临床护理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使用钬激光采取“S”切口处理输尿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输尿管镜下使用钬激光对输尿管狭窄部行“S”型全层切开,术后留置F5~6#双J管。结果35例术后3~6个月拔出双J管,随访3~8个月,34例治愈,1例再次狭窄。结论“S”型输尿管全层切开具有术后再次发生狭窄率低的特点。

  • 标签: &ldquo S&rdquo 型切口 输尿管狭窄 钬激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锁骨骨折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寻求预防及改进措施。方法对内同定失败病例的固定方式进行分类对比、回顾性分析。结果共11例失败,其中钢板长度不足,固定螺钉松动、退出致骨折端移位3例;螺钉把持力不足致固定松动3例;重建钢板塑形不良、固定不佳1例;运动不当致固定失败1例;骨折固定选择不当2例;骨质疏松致固定松动1例。结论锁骨骨折固定失败为多因素作用的结果,锁骨骨折的治疗应根据骨折情况选择合适的固定及方式;规范手术操作,正确指导术后功能锻炼,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患者依从性,可有效减少固定失败率,减少医疗纠纷。

  • 标签: 锁骨骨折 内固定 失败 原因分析 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口底癌系指原发于口底黏膜的癌,与西方国家比较,我国口底癌较为少见1。既往受超声仪器所限本病应用超声检查不多。2014年9月,我院应用经口腔超声结合经皮表超声检查发现了1例口底癌,经手术后目前健康状况良好。现将该病例情况报道如下。

  • 标签: 口底 超声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钝针使用对动静脉內瘘的影响。方法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40例使用钝针穿刺动静脉瘘,对照组40例使用锐针穿刺动静脉瘘。观察比较2组动静脉瘘并发症发生率、疼痛评分等。结果观察组穿刺点渗血、血管瘤、瘘狭窄发生率及疼痛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钝针穿刺法能明显降低动静脉瘘并发症发生率,减轻穿刺带来疼痛感,是自体内瘘首选方法。

  • 标签: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钝针扣眼穿刺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上皮瘤变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门诊及住院的180例患者(其中宫颈上皮瘤变I级、宫颈上皮瘤变II级及III级共80例、因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术后但宫颈正常10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宫颈上皮瘤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首次性生活年龄小、高危型HPV感染和分娩次数多,而起保护作用为性生活后阴道冲洗。结论通过研究发现宫颈上皮瘤变的危险因素,分析各危险因素在宫颈上皮瘤变发病中的作用,为宫颈上皮瘤变合理筛查提供客观依据。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瘤变 危险因素 人乳头瘤病毒 logistic回归分析
  • 简介:摘要总结12例食管癌三维后装治疗的配合及护理。协助医生准确无误地放置好施源管及从心理、饮食、食管黏膜等方面进行细心的护理及健康指导。可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顺利完成治疗。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疗效和生活质量。

  • 标签: 食管癌 三维后装配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镜与病理特点进行临床分析;方法以我院72例早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镜级病理特点;结果72例早期胃癌患者平均年龄为(58.4±2.4)岁,其中60岁以上患者占77.5%,患者HP的感染率为64.5%,发生淋巴结转移主要是低分化腺癌与印戒细胞癌;结论镜在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患者感染HP的几率显著降低,可能是早期胃癌发生年龄推迟造成的。

  • 标签: 早期胃癌 临床特点 内镜 病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09年12月到2010年12月期间120例在本院采取镜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临床护理基础上,采取综合性临床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疗效优8例,疗效良39例,疗效差13例,疗效优良率78.33%;观察组疗效优21例,疗效良35例,疗效差4例,疗效优良率93.33%。两组患者在疗效优良率上有显著性差异,(x2=17.23,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给予综合性临床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内镜 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31例采用镜治疗方式医治特发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1月1日到2012年12月31日两年间收治的,经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术镜治疗特发性胰腺炎患者31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术镜治疗方式治疗特发性胰腺炎。即采用聪明刀切开患者乳头,如果聪明刀无法成功切开患者乳头,则需要更换针型刀,继续切开患者乳头。切口大小则需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和手术需求,设置为患者乳头的1/2至2/3左右,切口不得过大或过小。切口切开后,将备好的十二指肠镜,沿切口置入患者体内,根据十二指肠镜检查情况实施后续治疗。如置镜时即发现患者存在结石,可一并取出结石。并对所选31例患者的临床治疗反应和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采用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术镜治疗方法治疗特发性胰腺炎,患者身体发热、恶心、肚子疼痛等特发性胰腺炎症状得到明显的缓解和控制,且经术后随访统计31例经镜治疗的特发性胰腺炎患者未出现1例复发,治疗效果显著。结论采用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术镜治疗方式医治特发性胰腺炎治疗效果显著,疗效令人满意,值得在临床医治特发性胰腺炎中广泛推广。

  • 标签: 胰腺炎 内镜治疗 肝胆胰
  • 简介:摘要通过十年的临床实践、细致的观察,并结合其他医家的认识和经验,科学地分析了慢性乙肝的病因病机,借病因病机进行综合归类分型,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治法。⑴“血气同治,二者不可偏废”;⑵清热利湿,贯彻疾病之始终;⑶宗先圣旨,“当以温药和之”;⑷活血理气,风能胜湿;⑸扶正祛邪为治慢性乙肝之根本大法;⑹根据自己在临床实践所探索的经验,对乙肝进行分型辨治;笔者匠尽心机,开拓思路,使用子午流注针法配合治法取得了切实效果。

  • 标签: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子午流注 内治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放射状体外冲击波1对肱骨上髁炎的治疗作用。方法62位肱骨上髁炎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观察组以肱骨上髁疼痛点为中心,行体外冲击波疗法;对照组予1.地塞米松+利多卡因局部封闭;2.肘关节局部制动+口服止痛药物;3.针灸、推拿;4.手术治疗。分别观察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2周、3周和8周的视觉模拟评分(VASVisualAnalogueScale)。结果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周,3周,两组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第8周、16周,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体外冲击波是治疗肱骨上髁炎的一种有效且远期效果较好的方法。

  • 标签: 体外冲击波 肱骨内上髁炎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跟骨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2008年10月~2012年1月,收治跟骨骨折30例,根据Sanders分型II型8例、III型15例、IV型7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跟骨侧位、轴位X线摄片及CT检查。采用切开复位跟骨锁定钢板固定术进行治疗。结果随访6~42个月,按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价术后功能为优16足、良8足、可3足、差3足,优良率为80%。结论跟骨锁定钢板是治疗跟骨关节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跟骨 骨折 内固定术 锁定钢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镜下诊治食管平滑肌瘤的方法。方法我院2012年5月-2016年4月期间,对普通胃镜检查发现食管隆起,怀疑平滑肌瘤者进一步行小探头超声镜(MPS)检查,详细记录病变大小、影像结构、起源层次等声学特点。对超声镜诊断的食管平滑肌瘤,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镜下粘膜切除术(EMR)、镜粘膜下剥离术(ESD)、镜粘膜下挖除术(ESE)进行治疗。结果小探头超声镜诊断42例食管平滑肌瘤患者,共45枚瘤体。EMR切除11枚瘤体,肿瘤均位于粘膜肌层,直径0.3~0.8cm。ESD切除29枚瘤体,肿瘤位于固有肌层,直径为0.9~1.5cm。ESE切除5枚瘤体,肿瘤位于固有肌层,直径为1.5~2.6cm,1例发生食管穿孔,1例发生活动性出血且镜止血失败,此2例转外科手术治疗。随访期内,所有患者均无复发。结论超声镜可对食管平滑肌瘤进行准确的术前诊断和评估。EMR、ESD治疗绝大部分食管固有肌层肿瘤是有效并且安全的,ESE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根据病灶的大小、部位和向腔内外突出情况灵活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内镜治疗是发展的方向。目前,对于镜治疗困难且可能有残留的固有肌层肿瘤仍需外科治疗。

  • 标签: 平滑肌瘤 食管 内镜诊断 内镜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介入栓塞治疗技术对患有颅动脉瘤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对30例颅动脉瘤患者行介入栓塞治疗。结果本组30例颅动脉瘤患者经治后肿瘤100%栓塞19例(63.3%),90%~99%栓塞10例(33.3%),70%~89%栓塞1例(3.3%)。痊愈23例,显效5例,一般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患者术后除1例患者术后出现脑血管痉挛致不全偏瘫外,其余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介入栓塞治疗颅动脉瘤是一种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栓塞 治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