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顽固性癫痫除了药物和颅内手术治疗外,目前国内外开展了慢性小脑刺激术治疗(简称CCS),我院采用J—63型小脑刺激的安置术治疗顽固性癫痫性2例,效果满意。现将其手术过程及脑波动态简介如下:CCS治疗术其手术过程为:全麻下行后颅窝开颅术,在小脑表面两侧放置两片小电极作为刺激电极,其连接导线经皮下隧道由右颈部引入右锁骨下皮下组织内,并与埋藏在该部位内的接受器相连,脉冲发生器小盒子是置于体外,其天线在接收器上,刺激讯号经接收器作用于小脑表面,刺激器有多挡调节,可按所需之频率、波宽、幅宽、调整参数,发出之刺激讯号经接收器作用于小脑表面(见图所示)。
简介:目的:探讨脑电图(EEG)、脑电地形图(BEAM)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三项检查联合应用于脑动脉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208例诊断为脑动脉硬化的病人,均在发病一周内进行脑电图、脑电地形图及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脑电图异常74例,脑电地形图异常125例,经颅多普勒超声异常为100%。脑电图与经颅多普勒超声相比(χ2=25.06,P〈0.001)经处理有极显著差异,脑电地形图与经颅多普勒超声相比(χ2=4.12,P〈0.05)经处理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三项检查联合应用对脑动脉硬化病人进行观察,是判断病变程度性质的重要依据,并可对临床疗效提供一定的参考。为评估脑动脉硬化病人的大脑动脉状况提供有益的信息。
简介:目的:探讨脑出血后脑动脉血流动力的改变及钙拮抗剂对其的影响.方法:回顾25例脑出血患者及15例使用尼莫地平的脑出血患者病后48小时内至病后4周的经颅多普勒(TCD)动态观察资料,以大脑中动脉(MCA)的平均血流速度(Vm)及脉动指数(PI)为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脑出血后两侧MCA的Vm均可降低,PI均可增高,但血肿侧较对侧更为显著,病后1周左右上述改变最为显著,病后4周左右恢复至病初水平;尼莫地平可使脑出血后脑血液动力学参数的改变程度减轻,恢复至病初水平的时间缩短.结论:脑出血后血肿占位效应和由此引起的脑组织缺血水肿是脑出血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TCD可通过对脑底动脉流速、阻力指数的观察,对其发生、演变及严重程度进行判断;尼莫地平可以改善脑血肿周围缺血状态,对改善预后有积极作用.
简介:目的:总结冠状动脉造影、择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急诊PCI术中并发心室颤动(VF)的原因及抢救措施,旨在提出预防措施。方法:2005年1月~2008年12月完成冠状动脉造影、择期PCI、急诊PCI共10800例,其中55例术中并发心室颤动(VF),分析VF发生原因和抢救措施。结果:10800例冠脉介入手术并发VF55例(0.51%),其中冠脉造影术并发VF29例(0.39%),择期PCI术中并发VF9例(0.29%),急性PCI并发VF17例(6.27%)。冠状动脉造影并发VF原因:造影导管超选进入圆锥支10例、造影导管嵌顿9例、气体栓塞6例、冠脉痉挛4例;择期PCI并发VF原因:指引导管嵌顿右冠状动脉开口6例、左主干病2例、球囊加压扩张缺血1例;急诊PCI并发VF原因:再灌注性VF7例、缺血性VF3例、临时搏器电极导致7例;随访结果:1例住院期间死于心源性休克,其余54例进行了12±4月的随访,无VF复发和猝死病例。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择期PCI、急诊PCI术中并发心室颤动(VF)的原因及发生率不同。冠脉造影术并发VF与导管操作相关,择期PCI术中并发VF与冠脉严重病变相关;急诊PCI术并发VF与心电不稳定相关。随访无VF复发和猝死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