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内科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人数均为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风险管理干预,比较这两种方法对内科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数据分析可得,观察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投诉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差异明显,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风险管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提高内科患者的护理安全性及满意度,有效避免各类投诉事件的发生。为内科患者的及早痊愈,起到了良好有利的帮助作用。
简介:目的观察与探究护理标识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未在护理风险管理中实施护理标识之前于该院就诊及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并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护理风险管理中实施护理标识之后于该院就诊及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2.00%)与对照组患者(14.00%)相对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8.00%)与对照组患者(90.00%)相对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为(94.34±1.42)分,与对照组患者的(85.23±1.20)分相对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风险管理中实施护理标识的效果比较好。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科管理中的风险因素,探讨儿科护理风险发生的诸多隐患因素及管理对策。方法通过实施儿科护理风险管理措施,提高护士的专业技能,同时完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等来降低儿科工作中的护理风险。结果儿科护理风险发生率高,患儿家长反应强烈。以院内意外伤害、用药错误为主提高了护士护理质量,有效预防和减少了儿科护理纠纷。结论规范护理工作者工作制度,从服务流程改进、人员培训、设备维护等方面识别和评估护理服务中各个环节的不安全因素,研究和探讨护理安全风险管理与防范的程序和重点,制定出护理安全管理防范目标,加强风险防范管理及效果评价,从而为患儿提供安全、实用、及时、高效的护理服务是非常必要的。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血液透析室中护理风险管理的方法和应用效果。方法 :于 2019年 2月 -2020年 2月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取 110例,将其作为本次研究中的观察组,在相关规章制度的要求下,医护人员合理开展各项基础护理工作,另外增加使用护理风险管理。在以往常规护理管理模式下,于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的时间段中,同样选取 110例血液透析患者,将其作为对照组。结果:从患者的依从性、护理投诉率、透析不良事件发生率等各项观察指标的比较上来看,观察组在护理风险防控方面的能力较强,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血液透析室中的护理风险因子较多,需加大对科室的护理风险管理力度,严格把控好每一环节的护理质量,为患者的治疗安全提供保障。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术后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在我院进行介入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 80 例,将患者平均分为两个组,既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均为 40 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措施,给予观察组常规护理管理措施 + 护理风险管理措施。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质量、治疗满意度等。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 发生率、 护理质量评价 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 ( P < 0.05 ) 。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能够降低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提升患者满意度,从而构建良好护患关系,具有高效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