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犹太《圣经》不仅开启了犹太文化之源,而且昭显了突出的世界性意义,主要表现在:《圣经》以对世俗性生活、生产要素的汇聚整理和显著的史实特征,显示出典型的超神学性;《圣经》以对周边异质文化要素的吸纳、整合和创造,展示了一系列具有启始性、起源性的文化意象,呈现了可资参照的文化元典意义;《圣经》以一种非形式化的审美理想、突出的具象化思维、典型的文学性文本特征,展示出强烈的审美性;《圣经》以人为重心,以对人的境遇、情感、愿望、幸福等的强烈关注为标识,呈现了强烈的个人性;《圣经》以对权威的怀疑、挑战,对犹太人自身的怀疑和反思,表现了突出的批判性。《圣经》的世界意义展示了犹太传统与现代文明的一种联结,其深层则蕴涵着犹太传统的延展、更新及未来走向等富有挑战性的文化命题。
简介:20世纪初西安所发现的女性抱子像,近来研究有两种说法,一是认为此像跟方济会有关,二是与耶稣会有关。方济会之说,称其为中国的白衣送子观音像,而图像来源来自方济会士;耶稣会之说,称其为罗马圣母抱子像的中国复制。在图像的文化交流脉络下,它可能既作为观音,也作为天主圣母。图像认定在跨文化交流下的复杂性,透露了天主教圣母抱子像可能与中国的视觉互动,远超出传教士所能掌控的图像学。其实,并没有更多的方济会传教遗存得以重建其脉络,晚明天主圣母图像的引入中国,其耶稣会之历史脉络或更见具体。而观音/圣母双重图像问题的解释,对中国天主教的历史或相应议题,有何意义上的呈现,过去少见讨论,本文从这个思考提出对图像初步的解读。明末以来所见的圣母像,是以圣母为“天后”的定义为中心,圣母死后升天而能完备其天后的独特地位。从这个天主教图像学的立场观之,圣母确实可以为“神”。而无原罪圣母是主张圣母以无原罪之身怀有耶稣,这个图像及教义也传入中国。圣母的天后之尊,促成了在地文化将圣母单独地神祇化成单一女神,但这却违背天主教神学的中心意旨。圣母单独变成地方女神,甚至被观音信仰吸收而转化,在地化的力量应该是大过于传教士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