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一、何谓汉字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也叫中文字、中国字、国字,是汉字文化圈(中国、日本、朝鲜、韩国、东亚及东南亚部分地区)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属于表意文字。是上古时代由汉族人发明创造的。广义的汉字指甲骨文、大小篆、金文、籀文、隶书、草书、楷书,以及派生的行书等文字。狭义的汉字是指正楷作为标准写法的汉字,也就是我们今天普遍使用的汉语读物上印刷的正楷字。汉字是当今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也是流传范围最广的文字之一。汉字历史悠久,距今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主要文字,所以有学者认为汉字是维系中国统一的关键元素之一,算得上中国第五大发明。新中国成立后,20世纪50年代,国家组织专门机构对汉字的音形义进行了规范和简化,俗称“简体字”,并以《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普及推广。
简介:<正>假借是汉字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唐兰曾经指出:“‘分化’、‘引申’、‘假借’,是文字史上三条大路。‘分化’是属于形体的,‘引申’是属于意义的,‘假借’大都是属于声音的,不过也有借形体的。”从大量例证来看,假借不是孤立的、静止的,它除了随着语言文字的演变而不断发展以外,还与“分化”、“引申”两种发展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对汉字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关于假借,许慎在《说文·叙》中下的定义是:“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这只是假借中的一种,这种假借又称为“造字的假借”或“六书的假借”。还有一种是“本有其字,依声托事”的假借。这种假借称为“用字的假借”或“通假”。为了叙述的方便,这里称前者为甲型假借,后者为乙型假借。本文试图探讨一下假借的演变情况以及这种演变与汉字发展的关系。
简介:【摘要】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如何帮助学生纠正错别字,已是教师迫在眉睫的任务。
简介:<正>汉字的字形以什么为规范,又如何判断呢?一般情况下,以新近出版的字典的字头为准,但这种字典的字头,须按解放后国家公布的标准字形排印。如商务印书馆最近出版的《新华字典》(重排本)。有些字典出版时间较早,有些根据专业需要,字头没有按国家发布的标准字形编排,就不能作为规范。如《康熙字典》、《中国书法大字典》等。有条件的应直接以国家公布的规范字表中的标准字形为规范。如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于1955年发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1965年公布的《印刷通过汉字字形表》,1986年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以及1988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