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一 问题的提起 在我国的日本研究中,旅日外国人问题从未受到足够的重视。相对东南亚华侨华人研究而言,关于旅日中国人即日本华侨华人的认识是相当贫乏的1。关于旅日朝鲜人2的研究更为罕见。这种现状不仅不利于正确认识海外华侨华人的多样性,而且不利于从民族角度(ethnicperspective)认识日本社会的复杂性。由于日本在东北亚区域的特殊重要性3和中、日、朝·韩的特殊关系4,对旅日中国人和朝鲜人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无疑是有意义的。本文旨在分析旅日中国人和朝鲜人的族群状况和经济状况,但并不是因袭一般的现象描述5,而是尝试根据统计资料即《我国国际人流的变迁》和《平成2年国势调查最终报告书》进行分析和类比,寻求把握旅日中国人和朝鲜人的总体形象。在时间上基本限定在数据精确的1990年代以前,即日本所谓的昭和时代(1925~1989)的后期。1990年代以来的发展趋势,大致可以据此推测。二 统计的分析 (一)数量的变化近现代以来旅日外国人虽然绝对数量呈增长趋势,但在日本人口中所占比重始终较小,几乎未曾超过1%。进入1990年代,南北美洲、欧洲、澳洲、非洲的人数和比率较大辐度...
简介:在当代农村社区治理中,以村庄集体产权为基础所形成的一系列基层社会制度,构筑了封闭的乡村社会结构,广大农民被内在地束缚在乡村大地上难以自由流出,离土无法真正离乡。同时,基于制度的限制,外来人员也无法真正流入并融入乡村社会。在现代化发展中,乡村社会基础不断发生质性变革,但是嵌入乡村社会的各种制度却成为乡村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阻滞。由此,乡村社会的内在封闭、排外与现代社会的外在开放、流动形成矛盾与冲突,造成了当代农村社区治理的诸多困境。走出社区治理的困境,实现社区治理的现代化发展,需要从集体产权制度及由此衍生出来的一系列基层社会制度入手进行改革,破除封闭、排外的乡村社会结构。
简介:牛顿第三定律的真理性毋庸置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同样一次次的被历史所验证,是正确的理论思想。本文把物理学中的"力"以及牛顿第三定律进行了哲学的抽象,并运用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将其作为方法论,用以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这个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是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施力一方,将其原理作用于我国,与此同时得到来自革命、建设、文化的实际情况的反作用力,一方面使马克思主义的原理不断被修正,被深化,使其更为"接地气";另一方面使正确的原理反作用于我们社会,使其不断发展和进步。通过对照思考,我们对于马克思主义,对其中国化进程的感悟就越发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