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4 个结果
  • 简介:帛书作者提出'生法'的观念,为其案法而治的主张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帛书'生法'思想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而其更大的意义在于提出'执者生法'的主张,对立法之君进行限制.帛书'生法'思想的理论归趋则是实现法制下的自然状态.

  • 标签: 帛书 《黄帝四经》 道生法 政治主张
  • 简介:《老子》最早赋予“”以完整和深刻的哲学本体论意义。的哲学本体论具有三重基本内涵,即追寻作为世界统一性的终极存在、知识统一性的终极解释、意义统一性的终极价值。三重内涵的融通合一即是和谐的意义和旨趣所在,体现为天人和谐、人际和谐和群体和谐。《老子》认为是万物的本原,德是万物分享形上之道而各自获得的本性,二者皆以和谐为内核,和谐是的基本特征和存在状态。和谐的终极价值以人的意义统一性为逻辑基点,和谐的终极存在以的世界统一性为生成维度,和谐的终极解释以的知识统一性为治理向度。

  • 标签: 《老子》 本体论 和谐 治理
  • 简介:《老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经典,对中国思想史影响极大,历来不乏研究。但是由于资料与理论方法的限制,20世纪以前的研究始终没有大的突破。20世纪以来,中外学者对《老子》的研究出现了大的突破,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研究方法的突破,如古史辨学派提出的疑古思想和王国维二重证据法的提出;

  • 标签: 《老子》研究 演变 文本 中国传统文化 20世纪 中国思想史
  • 简介:阳明后学中的中坚人物“二溪”(王龙溪、罗近溪)论《易》是他们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都以万物一体论《易》,体现了《易》心学派的共同特点。龙溪以《易》证心,以《易》证良知,承陆象山、杨慈湖、王阳明而来;近溪论《易》重生生之道,多得之于程明道。二溪论易,体现了泰州、龙溪两大阳明支脉的学术特征。“二溪”与易有关的修养论对文人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对于思想史的影响也同中有异。

  • 标签: 易学 王龙溪 罗近溪
  • 简介:从法哲学视域,通过对“为学”与“为”的诠释和对《管子》“四篇”与《老子》的比较发现:二者均以自然之道为规制人生和社会的根本依据:二者所论之道有可知可得可效法之同和可言说与不可言说之异;由此形成二者法哲学思想致思取向“为学”与“为”的不同。《管子》“四篇”规制人生和社会的目标是通过对礼法的改革和完善,在现实世界中彰显和实现,其致思取向是“为学”;《老子》规制人生和社会的目标在于回归,其致思取向是“为”。在一致崇尚自然之道的同时,对人为的礼法,《管子》“四篇”建设多于否定,《老子》否定多于建设。

  • 标签: 法哲学 为道 为学 《老子》 《管子》“四篇”
  • 简介:”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是无形的、隐秘的、不可言说的,它又被称作“太一”,是最初的泉源,万物的本原,由它生成天地万物。所有这些方面都与基督教创世观有相通、相似之处,那种认为中国古代哲学缺乏本体论传统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与创世说完全可以平等对话。

  • 标签: 本原 创世观
  • 简介:中国古代哲学本体论的特色,可以“通以显体”一语来概括,老庄的论集中体现了这一特色。是“一”,或超越的本体;但它是在事物个体实存的“通”性中显现出来的超越性,而非形式实体性之“一”。“通以显体”,强调事物自然差异的肯定性意义。因任事物自然性命差异性以实现其在价值上的平等性或齐一性,则万物“通为一”。“通为一”的境界,要在人文义的“有名”上开显,并通过“日损”去蔽的修为功夫或生命实现的历程来达成。道家对的证显,采取的是一条存有实现论或人学的进路。

  • 标签: 通以显体 物化 齐物日损 存有实现论
  • 简介: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论《周易》美学的基本精神王维平,朱岚我们曾对《周易》美学思想的建构原则、总纲及其生命本体论作过一些初步的探索, ̄①本文则想就《周易》美学思想的基本精神谈一点粗浅的认识,就教于方家。一在中国古代的哲学典籍中,倘要问哪部书...

  • 标签: 《周易》 美学思想 审美对象 “易” 通天地 美的本质
  • 简介: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之说与其"心即理"的核心思想有着重要的内在关联,且二者都与其解决"物理吾心判而为二"的思想困惑密切相关。阳明思想中的"心"往往意味着在生活"之中"的"投入"体验。此"理"是生活境域中的"活理",不再是脱离构成域的概念本质。生活中的活理自然是"知行合一"的。把知与行分作"两件"时,已不是"知行本体",即不是知行的原本状态了。知与行的原本状态是自然的合一的,是"紧切着实"的关系。"行"是"知"的不可分割的构成性的边缘境域。

  • 标签: 王阳明 心即理 知行合一 现象学 境域
  • 简介:<正>君论是儒家思想体系的中心问题之一。对君权、君主人格设计无疑在儒家思想中占据重要位置。本文试图通过探讨殷周君主观念中天道与君分合的发展历程,从历史和逻辑的两个方面对儒家君论进行检讨。一王权出现的具体时间,已难确考。从殷墟甲骨卜辞看,至迟到了商代,王权已相当成熟。甲骨文中的“王”字,徐中舒先生认为象人端拱而座之形;又有人释为斧钺之形。因此可知,从字的形体上已全面反映出了王权存在的基本性质。《战国策·秦策》:“王,有天下也。”《韩非子·五蠹》:“夫王者,能攻人者也。”此诸说从王权的职能上求解,符合殷王的

  • 标签: 儒家思想 思想体系 孟子 韩非子 荀子 人格
  • 简介:学术界关于道家与荀子关系的研究颇多,对其中荀子的“道法自然”观研究则相对匮乏。“道法自然”观作为一种哲学思维方式,对荀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荀子的“道法自然”观由他的“”论和“自然观”组成,体现出“道法本身的自然”特点,并以此来指导他的人性论和政治思想。荀子的“道法自然”观突出人为因素,并用儒家修养方法和“礼法并举”的思想改造自然人性和“无为”政治,是一种以释儒的过程。荀子“以释儒”使“道法自然”观与儒家思想体系更加契合,对汉代儒道融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标签: 荀子 道法自然 以道释儒
  • 简介: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之说与其“心即理”的核心思想有着重要的内在关联,且二者都与其解决“物理吾心判而为二”的思想困惑密切相关。阳明思想中的“心”往往意味着在生活“之中”的“投入”体验。此“理”是生活境域中的“活理”,不再是脱离构成域的概念本质。生活中的活理自然是“知行合一”的。把知与行分作“两件”时,已不是“知行本体”,即不是知行的原本状态了。知与行的原本状态是自然的合一的,是“紧切着实”的关系。“行”是“知”的不可分割的构成性的边缘境域。

  • 标签: 王阳明 心即理 知行合一 现象学 境域
  • 简介:在有着深厚隐逸文化传统的中国,把隐逸看作是一种典型的高尚行为似乎已经成为历来人们的共识。然而,实际上中国并不存在能够成一家之言的统一的隐逸思想,中国隐逸思想分为儒、两派,而且它们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儒家隐逸以合乎道义为准则,道家隐逸则以追求适性为目的。在儒家隐逸思想中,“高尚”的确是隐逸行为的一个重要性质;不过与之迥异其趣的是,高倡“道法自然”的道家却并不认同“高尚”这个人为的概念,并且认为恰恰是这个所谓的“高尚”性质才导致了隐逸的蜕化,使之沦为“禽贪者器”。可是非常遗憾的是,从古至今的人们总喜欢不加区分且自以为是地把一顶“高士”帽同样强行扣戴在道家隐士的头上,由此便形成了中国隐逸思想认识上的一个重大误区。

  • 标签: 隐逸思想 儒家 道家 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