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后给予患者康复训练联合使用肩托对其肩痛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择92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为观察对象,参考数表法的原则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肩托,对比两组的训练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结束后的肩痛疼痛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肩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卒中偏瘫后患者接受康复训练联合使用肩托可以显著改善其肩痛程度,且肩功能恢复效果更好,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 标签: 康复训练 肩托 脑卒中 偏瘫 肩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神经内科护士脑卒中偏瘫康复护理认知和活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05-2021.05区间本院工作10例神经内科护士作为主体展开分析,使用问卷调查方式,分析护理认知和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分析影响因素,神经内科护士年龄、工作年龄、职称等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充分了解神经内科护士脑卒中偏瘫康复护理认知情况,分析影响因素,可为护理人才培养夯实基础,在临床中具有借鉴及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神经内科 脑卒中 偏瘫 康复护理 活动现状 影响因素
  • 简介: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老年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80例脑卒中继发癫痫的老年患者被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癫痫发作次数、持续时间、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较护理前面改善(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以上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能明显降低脑卒中继发癫痫老年患者的癫痫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提高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老年脑卒中 癫痫 中西医结合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三个:血液的瘀滞,血管内膜的损伤及血液的高凝状态。脑卒中患者特别是急性脑卒中患者是 DVT的高危人群。目的探讨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集束化护理措施及其效果 。方法 将 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对照组。常规组按照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常规施护,对照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采取实施者定期培训,抬高患肢,肢体锻炼,机械性预防,药物预防,饮食指导,并发症预防等集束化护理措施。结果对照组无 1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及其并发症。结论实施集束化护理方案,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缺血性脑卒 护理措施 并发症
  • 简介:【摘要】脑卒中又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 ,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病 ,是由于急性的脑循环障碍所导致局限的或全面的脑功能缺损的综合征。目的分析棉棒涂擦刺激法护理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6年 2月~ 2018年 10月中心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 6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和观察组(棉棒涂擦刺激法护理),各 3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误吸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通过对照组和观察组在误吸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各个指标得到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中,予以棉棒涂擦刺激法护理能避免患者误吸,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有利于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 标签: 脑卒中 吞咽困难 并发症 干预效果 护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基于信息化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随机抽取的100例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100例患者分为个性组和对比组,将奇数编号的患者设置为对比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将偶数编号的患者设置为个性组,实施给予信息化延续护理模式,对此两组的各个评价指标。结果:个性组患者的神经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情况、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给予信息化延续护理成效显著,尤其是在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神经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等方面显著更加明显,建议临床在患者出院后积极采用信息化延续护理模式。

  • 标签: 基于信息化的延续护理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对接的延续性护理在脑卒中康复期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3月-2024年3月我院收治的84例脑卒中康复期患者进行研究,平均分成参考组和研究组,并对比两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率数据。结果: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参考组。且经数据软件分析P<0.05,研究结果有意义。结论:在应用预见性护理之后,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自我管理能力提升,并发症次数减少,患者认可医院-社区-家庭对接的延续性护理效果。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脑卒中康复期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S100B、D-二聚体(D-dimer, D-D)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GFAP)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了济南市中心医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符合标准的缺血性脑卒中的初诊患者54例作为脑卒组,并且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NIHSS)来评价神经损伤,按照NIHSS评分不同将其分为轻度组:25例,中重度组:29例。另取40例健康对照组,严格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对各实验对象进行抽血和检测,采用ELISA测定血清S100B蛋白,D-二聚体及GFAP表达水平,并与对照组作对比。结果:缺血性脑卒中患者S100B,D-二聚体,GFAP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重度组S100B,D-二聚体,GFAP的表达水平较轻度组明显增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100B、D-二聚体、GFAP水平升高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有关且表达水平越高,脑卒中越严重;S100B、D-二聚体、GFAP三者均可作为诊断缺血性脑卒中的标志物。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S100B  D-二聚体 GFAP
  • 简介:【摘要】脑卒中,又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是一组突然起病 ,以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目的 探讨电话随访式延续护理对出院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6年 2月至 2018年 12月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出院脑卒中患者 160例,将单日出院患者纳入观察组( 80例),双日出院患者纳入对照组( 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定期电话随访,比较 2组出院时和出院后 1、 2、 3个月时 ADL评分。结果  2组出院时、出院后 1个月时 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2组出院后 2、 3个月时 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对照组在各时间点的 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观察组在各时间点的 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观察组 ADL评分增加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 电话随访式延续护理可改善出院脑卒中患者 ADL,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电话随访 延续护理 生活质量 脑卒中患者
  • 简介:摘要:脑卒中所致功能障碍会造成患者出现不良的健康结局和更高的贫困率等各种困难。观察强制性运动疗法配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期的影响,通过6周的治疗观察,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肌张力均有显著改善,能最大限度的帮助患者功能恢复,使患者能够更好的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 标签: 脑卒中 强制性运动疗法 运动想象疗法 恢复期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运用温针灸疗法、电针疗法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收治100例,奇偶数分配,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治疗采取温针灸疗法联合电针疗法,分析疗效。结果:患者病情分析,对比分值可见观察组病情相比常规组治疗后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温针灸、电针联合予以患者治疗,可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能够做到促进。

  • 标签: 温针灸疗法 电针疗法 联合治疗 脑卒中 肩手综合征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和分析功能性电刺激结合四肢联动功能训练治疗对脑卒中后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康复科2023年6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9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构成、病程等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功能电刺激结合四肢联动功能训练,采用SPSS24.0对脑卒中后偏瘫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90例患者进FMA-LE评分、Berg平衡量表、Holden步行功能量表评定等对患者下肢运动功能进行初评。结果:治疗前,两组数据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下肢的运动功能的评分都有所改善,有显著的差别(p<0.05),与治疗前相比,实验组比对照组在治疗后完成FMA-LE评分、Berg平衡量表评定、Holden步行功能量表评定的评分提高更显著(p<0.05)。结论:功能性电刺激结合四肢联动能够促进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恢复。

  • 标签: 功能性电刺激 四肢联动 脑卒中 下肢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状况、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1年10月本院7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康复训练)与观察组(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对比康复效果。结果 运动功能、生活能力、抑郁和焦虑评分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优(P

  • 标签: 心理状态 康复状况 早期康复训练 神经肌肉电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