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在水合硫酸氢钠存在下由邻苯二甲酸酐和正丁醇合成了邻苯二甲酸二酯,当邻苯二甲酸酐、正丁醇与硫酸氢钠的磨尔比为1:4:0.22,回流分水2h,产品收率达92%,比较了几种硫酸盐在合成邻苯二甲酸二酯中的仙化活性。

  • 标签: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合成 硫酸氢钠 催化剂
  • 简介:比较了3种丙烯酸酯/丙烯酸共聚物的分散性,发现丙烯酸酯(BA)/丙烯酸(AA)共聚物的分散性能最好。探讨了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和反应温度对丙烯酸酯/丙烯酸共聚物分散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合成的共聚物的最佳使用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BA与从质量比为0.6:1、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用量(质量分数)均为3%、反应温度70℃的条件下合成的共聚物具有最佳分散性能。丙烯酸酯/丙烯酸共聚物在乙醇中的分散性优于在水中的分散性,在乙醇和水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0%-1.2%和1.4%时,可获得最佳分散效果。

  • 标签: 分散剂 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共聚物 分散介质 粉体
  • 简介:以固载杂多酸盐TiSiW12O40/TiO2为多相催化剂,己二酸与正丁醇反应合成了己二酸二酯.通过正交试验探讨了反应物配比、催化剂用量及反应时间对产物收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TiSiW12O40/TiO2对合成己二酸二酯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在n(正丁醇)∶n(己二酸)=3.5∶1、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量的1.0%、反应时间1.5h、反应温度86~121℃的条件下,己二酸二酯收率可达75.1%.

  • 标签: TISIW12O40/TIO2 催化合成 己二酸二丁酯 酯化反应
  • 简介: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十二烷基硫酸钠为乳化剂,研究了淀粉与丙烯酸酯接枝共聚反应动力学.考察了接枝反应速率与引发剂浓度,单体丙烯酸酯浓度和淀粉浓度的关系,并用数学工具statistica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关联出在低引发剂浓度下,反应初期的接枝反应速率方程为:Rg=K[(NH4)2S2O8]0.52[BA]1.12[AGU]0.5.提出此聚合反应的聚合反应机理,根据稳态聚合理论和等活性理论,推导出接枝反应速率方程R,=K[(NH4)2S2O8]0.5[M][AGU]0.5,与由实验关联出的方程基本一致.

  • 标签: 丙烯酸丁酯 接枝反应 接枝共聚反应 过硫酸铵 引发剂浓度 淀粉
  • 简介:以固体超强酸S2O82-/ZrO2-SiO2作催化剂,用柠檬酸和正丁醇合成了柠檬酸三酯.考察了影响酯化反应的主要因素,确定了该酯化反应的最佳条件:柠檬酸用量为0.1mol,正丁醇与柠檬酸的摩尔比为4.8:1,催化剂用量(以柠檬酸质量计)1.4%,130~140℃下反应3.5h.此条件下柠檬酸的酯化率为95.1%.催化剂易与产物分离,再生后可重复使用.

  • 标签: 柠檬酸三丁酯 催化合成 ZrO2 酯化反应 SiO2 正丁醇
  • 简介:研究了用粉煤灰与硫酸亚铁复合制备的固体酸催化剂替代浓硫酸,用于合成柠檬酸三酯。通过对不同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筛选发现,在w(FeSO4):w(粉煤灰):w(CaO)=1:4:1、焙烧温度550℃、焙烧时间5h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FSF-2g)具有较高催化活性。还考察了酯化反应条件对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原料酸醇摩尔比为1:3.5、催化剂用量为2.0g(为反应物柠檬酸质量的12%)、反应温度100~120℃、反应时间3h、带水剂甲苯为5mL的条件下,酯化率可达98%。

  • 标签: 固体酸 催化剂 柠檬酸三丁酯 粉煤灰 硫酸亚铁
  • 简介:以活性炭负载La2(SO4)3为催化剂合成了顺丁烯二酸二酯,在醇/酐摩尔比2.5∶1,反应温度115~120℃,反应时间2.0h,催化剂用量3.0g(顺丁烯二酸酐0.2mol)条件下,酯收率达97.2%.催化剂经处理再生可循环使用多次,且不污染环境,其优点明显.

  • 标签: 活性炭 负载 La2(SO4)3 催化合成 顺丁烯二酸二丁酯 硫酸镧
  • 简介:以纳米稀土复合固体超强酸SO4^2-/ZrO2-Nd2O3为催化剂,乙酸和正丁醇为原料合成乙酸正酯。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反应条件对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反应条件是:乙酸用量为0.2mol时,乙酸与正丁醇摩尔比为1:1.4,催化剂用量为1.0g,回流分水反应时间为120win。在此条件下,酯化率可达98.8%。实验还发现,稀土复合固体超强酸SO4^2-/ZrO2-Nd2O3可多次重复使用并可活化再生,是一种稳定性高、选择性好的新型环境友好催化剂。

  • 标签: 稀土复合固体超强酸 乙酸正丁酯 催化
  • 简介:作为新疆与中亚油气富集区的中心。克拉玛依市是典型的石油资源型城市。克拉玛依油田是新中国成立后勘探开发的第一个大油田,勘探开发已经有60余年。“易开采的石油资源已经非常有限,剩下的稠油、致密油需要在更高技术下才能有效开采。虽然现在还没有达到‘危机’的程度,但资源逐渐枯竭是一个可以预见的结果。”

  • 标签: 勘探开发 新疆油田 高级工程师 地质研究所 信息中心 丝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