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评价北京市出院病例监测系统卒中的诊断质量,为利用数据库开展卒中发病流行病学监测提供数据质量评价证据。方法采用按病历号完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出院病例数据库中抽取15家医院1433份急性卒中病例(2007年704份,2010年729份)。以专家组查阅原始病案资料重新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评价诊断的一致性。结果第一诊断与专家核查结果符合率为73.1%(95%可信区间:70.7%~75.4%)。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符合率总体低于出血性脑血管病。第一诊断与专家核查结果不符病例的正确诊断主要是诊断证据不足、头晕、既往脑梗死本次非急性发作等。结论出院病例数据库卒中诊断总体具有较高的阳性预测值,在利用出院病例数据库数据进行人群卒中发病监测时应进行适当的纠正。
简介:卒中监测对于长期、动态地了解卒中其发病率、病死率、死亡率和疾病负担水平,以及其发展趋势,了解医疗服务质量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了解卒中患者的预后,为卒中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循证医学证据,对于卫生政策决策者制订有效的防治防控策略、评价和提高防治效果、降低疾病负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在国际上,如加拿大和芬兰等国家已经建立了先进的卒中监测方法和模式[1-2],通过链接卫生行政数据库和临床数据库,开展以人群/医院为基础的卒中流行水平监测和医疗服务质量、卒中预后及其疾病负担等进行监测,对于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卒中病死率、死亡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3]。本文对加拿大的卒中监测系统进行介绍,并就其对北京卒中监测系统的建立和完善的启示进行探讨。
简介:脑血管病在我国已成为危害中老年人健康与生命的主要疾病,近年发病率呈上升并有发病年龄提前趋势。在我国,脑血管病已经上升为第一位致死、致残疾病,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综上所述,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对脑卒中的预防和宣传工作势在必行、刻不容缓。2006年9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和全国脑血管病防治研究办公室向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共同起草了申请建立中国卒中教育日(每年11月20日)的建议,获得批准实施。并于2007年11月2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隆重的启动仪式,并且在当天,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作为活动分会场进行了现场咨询教育活动。
简介:目的观察人血白蛋白治疗急性重症缺血性卒中的疗效。方法收集急性重症缺血性卒中患者80例,分为两组。治疗组4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20%人血白蛋白50ml静脉滴注2次/d,连用5d,之后酌情间断应用;对照组36例,仅在血清白蛋白低于25g/L时加用人血白蛋白。比较治疗前、治疗2周后两组间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Glasgow昏迷评分的变化,以及治疗期间两组间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Glasgow昏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肺部感染、肾功能不全、应激性溃疡、低蛋白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血白蛋白治疗急性重症缺血性卒中的疗效显著,且能降低重症缺血性卒中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简介: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脑血管狭窄与卒中再发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97例,依据经颅多普勒(TCD)和(或)MRA、DSA检查结果,分成血管狭窄组与非狭窄组。比较两组平均随访25.69个月时发生的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心肌梗死和死亡。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卒中再发和预后的因素,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价卒中的风险和累积生存率,采用对数秩和检验比较两组的生存时间。结果:在随访的197例患者中,失访8例,共有189例资料完整。狭窄组(32.6%)与非狭窄组(15%)的卒中发生率(P=0.01)和预后(P=0.014)有显著差异;狭窄组50%的卒中再发时间为47个月,显著短于非狭窄组的53个月(P=0.0145)。结论:脑血管狭窄是影响急性缺血性卒中预后的因素,有血管狭窄者卒中再发率高于无脑血管狭窄者。
简介:目的评估卒中后尿失禁(UI)对患者1年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连续收集急性患者130例,按发病1-10d(病初)有无UI分为2组,比较2组的基线特征、1年生存率,经多因素分析了解U1的危险因素以及U1与卒中1年生存率的关系。结果UI组的全前循环综合征例数和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显著高于非UI组(P=0.000),与病初UI显著相关(OR=4.52;OR=7.15);UI组41例死亡21例,非UI组89例死亡3例,1年生存率分别为48.8%和96.6%,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50.28,P=0.000);病初UI是1年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RR=21.74,P=0.000),患者年龄也与1年生存相关(RR=2.23,P=0.016)。结论病初UI是卒中患者1年生存的强力负性因素,需要加强治疗干预研究。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卒中后肺炎对卒中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对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神经内科自2008年1月113至2010年6月30日住院治疗的急性卒中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观察,比较肺炎组与非肺炎组入院时和入院后21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残障程度(mRS)及13常生活能力(BI),比较2组患者其他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结果(1)入院后21d,肺炎组NIHSS改善程度明显低于非肺炎组[改善值-(1.04±1.20)vs-(1.37±2.4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663);mRS、BI改善程度明显低于非肺炎组[改善值-(0.12±0.33)VS-(0.64±0.82);3.00±6.55vs14.70±19.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肺炎组其他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明显高于非肺炎组(80.0%vs19.0%;16.7%vs2.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俨〈0.05)。(3)肺炎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非肺炎组[(35±17)vs(23±11)d],住院总费用及药物费用均明显高于非肺炎组[(8509±4425)元vs(4867±1648)元;(4089±2709)元vs(2168±795)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卒中后肺炎是导致卒中病死率增加、近期临床预后不良、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的重要因素。
简介:目的探讨六西格玛法优化影像检查绿色通道时效。方法选择2015年1-5月急诊入院疑似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600例为对照组,分析其各阶段时间,找出导致患者候检时间延长的关键因素;对影响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tomography,CT)全程检查时间的环节提出改进措施,并不断进行完善。将改进措施实施后再选择2016年1-5月CT检查疑似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600例为实验组与改进前进行比较。运用六西格玛管理体系5步法,改善CT检查绿色通道停留时间(CT检查阶段、CT结束-CT报告,全程目标停留时间〈30min)。比较停留时间合格率。结果改进前影像科全程平均检查时间为(40±7)min,改进后全程平均检查时间为(28±2)min(P=0.001)。CT检查阶段(15±4)min缩短至(10±2)min(P=0.006),CT结束-出具报告由(25±5)min缩短至(23±3)min(P=0.006)。绿色通道影像检查时间合格率提高了13.67%。结论六西格玛管理法在缩短急诊卒中患者影像检查绿色通道时间中效果显著,提高了抢救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