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慢性肾衰竭(CRF)为各种肾脏疾病持续发展共同转归,处于慢性肾衰竭代偿期到氮质血症期病人治疗,主要是以延缓肾衰竭进展,减慢病人进入终末肾衰竭速度为目的.此时患者体内血管活性物质代谢紊乱以及由此引发血流动力学异常,促使其病情慢性渐进性发展重要环节.内皮素(ET)目前已知体内最强缩血管物质[1],在CRF中起着重要病理生理作用.在临床中我们发现黄芪注射液在降低血ET水平,延缓肾功能进展方面有作用.

  • 标签: 慢性肾衰竭 病人 肾功能 黄芪注射液 延缓 体内
  • 简介: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TanⅡA)膀胱癌细胞体内增殖影响以及相关机制。方法将膀胱癌T24细胞注射到20只裸鼠皮下,建立裸鼠膀胱癌动物模型。1周后,随机分为对照组(n=10)TanⅡA组(n=10),分别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TanⅡA(15mg/kg,1次/3d),并且开始定期测量瘤体大小(1次/3d),连续6次,绘制肿瘤增殖曲线。末次药24h后,处死小鼠,RTPCR检测两组裸鼠肿瘤组织中AuroraA、HIF-1αBcl-2mRNA表达水平。结果相比对照组,TanⅡA能够明显抑制T24细胞在裸鼠皮下增殖,呈时间依赖性,并且可以显著降低TanⅡA组肿瘤组织中AuroraA(P<0.0001)、HIF-1α(P=0.0047)Bcl-2(P=0.0005)mRNA表达水平。结论TanⅡA可能通过降低AuroraA、HIF-1αBcl-2表达水平,抑制膀胱癌增殖,发挥抗膀胱癌作用。

  • 标签: 丹参酮ⅡA 膀胱癌 增殖 低氧诱导 细胞周期
  • 简介:目的:研究三七总皂苷(PNS)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C)增殖以及细胞周期影响。方法:用不含或含有高、中、低浓度PNSRPMI-1640细胞培养液刺激体外培养正常大鼠MC。于实验终点,运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以及PNS细胞毒性作用;运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结果:PNS能够显著抑制血清诱导大鼠MC增殖;通过减少MC进入S+G2/M期,从而抑制MC有丝分裂;且在本实验浓度内(100-400μg/ml)不具有明显诱导凋亡作用细胞毒性。结论:PNS能通过抑制MC有丝分裂而抑制活化、增殖,在慢性肾脏疾病治疗中具有得应用价值。

  • 标签: 三七总皂苷 肾小球系膜细胞 增殖 细胞周期
  • 简介:目的观察小干扰RNA(siRNA)抑制高迁移率族蛋白A2(HMGA2)基因表达人肾癌细胞系786-O迁移、侵袭能力影响。方法人肾癌细胞系786-O扩大培养后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Ctrl组)、阴性对照组(NC组)siHMGA2组。NC组、siHMGA2组分别转染阴性对照siRNAHMGA2siRNA,Ctrl组常规培养。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免疫印迹法检测转染后HMGA2mRNA蛋白表达;Western免疫印迹法检测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钙粘蛋白E波形蛋白表达;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变化;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变化。结果siHMGA2组HMGA2mRNA蛋白表达水平较Ctrl组NC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HMGA2组钙粘蛋白E表达水平较Ctrl组、NC组明显升高,波形蛋白表达水平较后两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HMGA2组细胞迁移能力较Ctrl组显著降低,siHMGA2组细胞侵袭能力较Ctrl组及NC组显著降低。结论抑制HMGA2表达可抑制肾癌细胞系786-O细胞迁移侵袭能力,作用可能通过抑制EMT实现

  • 标签: 高迁移率族蛋白A2 肾癌 迁移 侵袭
  • 简介:目的:探讨使用益肾生血饮治疗肾性贫血患者红细胞系及铁代谢影响。方法:69例肾性贫血患者给予益肾生血饮治疗连续8周,同时补充铁剂、叶酸维生素B12。在治疗前治疗8周后取血测sTfR血清浓度,并行骨髓穿刺进行骨髓显微图像分析铁染色、部分骨髓标本行电镜观察;在治疗前及治疗后每2周分别取血测RBC、Hb、HCT、Ret%SI、SF水平;观察治疗前后骨髓形态学变化,并骨髓增生情况、sTfR、E%、各类幼红细胞比率、G/E、外铁、铁粒幼细胞百分数等进行自身对照分析。结果:(1)患者在治疗后2周Ret%、RBC、Hb、HCT等开始上升,8周时比用药前有显著增高(P〈0.01),总有效率89.85%。(2)治疗前骨髓显微图像4例(8%)示骨髓增生减低,可见棘细胞环状红细胞,电镜下可见中幼红细胞核周间隙增宽,晚幼红细胞胞膜厚薄不均匀;治疗后骨髓红系增生较治疗前明显活跃,各类幼红细胞比率及E%均显著升高(P〈0.01),其中以晚幼红增生最为明显。(3)治疗后sTfR显著升高,而其他铁指标均明显降低。结论:(1)慢性肾脏疾病3~5期患者给予益肾生血饮治疗可有效地刺激骨髓红系增生,该中药合剂可以用于临床治疗肾性贫血。(2)用益肾生血饮治疗后红细胞形态有明显改善。(3)sTfR作为铁参数,它不仅准确地反映机体铁贮存状况,而且也反映机体骨髓红细胞增殖活性。

  • 标签: 肾性贫血 中医药疗法 红细胞系 铁代谢
  • 简介: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患者常见微血管并发症之,也是导致患者死亡主要原因。近年来些研究证实,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血液高凝状态及血小板功能异常等因素,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增加,可作为血管病变标志。本文观察前列地尔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vWFET-1影响,了解糖尿病肾病治疗作用。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前列地尔 血小板功能 治疗作用 血浆内皮素 血管内皮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肾疏宁防治系膜基质硬化细胞分子机制.方法:应用细胞培养技术,进行肾小球系膜细胞培养,采取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肾疏宁药物血清,并分为低、中、高三剂量梯度,利用血管紧张素Ⅱ为刺激因子,在4h、8h、16h、32h四时间段观察肾疏宁药物血清对正常病理状态下系膜细胞增殖分泌系膜基质ColⅣ及FN影响.应用MTT测定系膜细胞增殖,细胞ELISA测定ColⅣ及FN含量,RT-PCR检测ColⅣ及FNmRNA水平.结果:血管紧张素Ⅱ能明显促进MC增殖系膜基质中ColⅣ及FN分泌,16h达到高峰,32h时呈下降趋势,肾疏宁血清中、高剂量组ColⅣ及FN分泌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呈现剂量依赖关系.RT-PCR结果也说明肾疏宁血清对正常血管紧张素Ⅱ刺激下MC分泌ColⅣ及FNmRNA表达有下调作用.结论:肾疏宁能明显抑制肾小球系膜基质中ColⅣ及FN合成与分泌,并在基因水平上有影响作用.这可能也是肾疏宁临床治疗MsPGN疗效较佳并且防治肾小球硬化作用机理之.

  • 标签: 肾疏宁 纤维连接蛋白 Ⅳ型胶原
  • 简介:草鱼胆中毒在我国较多见,特别是在南方地区.草鱼胆中毒以肾损害最重,引起肾衰竭致死者占鱼胆中毒死因91.7%[1],但目前无有效药物治疗.本文观察了参麦注射液实验性草鱼胆中毒肾损害肾脏病理变化影响.

  • 标签: 参麦注射液 实验 草鱼胆中毒 肾损害 肾保护 大白鼠
  • 简介:目的:观察单味中药金钱草、石韦、车前子肾结石预防作用。方法:9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采用1.25%乙二醇和1%氯化铵制备大鼠肾结石模型,用上述3种单味中药免煎剂型分别给各实验组大鼠肾结石模型灌胃,对照组用枸橼酸钾,4周后观察尿肾组织中草酸钙结晶形成情况。结果:单味中药金钱草组、石韦组、车前子组大鼠肾内草酸钙结晶明显少于模型组,而与西药枸橼酸钾组相当。金钱草组、石韦组、车前子组大鼠尿中草酸钙结晶排泄均明显多于模型组。结论:单味中药金钱草、石韦、车前子预防大鼠肾结石形成有确切效果,并与西药枸橼酸钾相当,作用可能主要是通过增加尿中草酸钙结晶排泄而达到

  • 标签: 金钱草 石韦 车前子 枸橼酸钾 肾结石 大鼠肾结石模型
  • 简介:前列腺癌全球男性发病率最高恶性肿瘤之,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条件饮食结构改变,前列腺癌在我国发病率也迅速升高[1]。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laparoscopicradicalprostatectomy,LRP)治疗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最有效手段,但该手术难度较大、操作复杂,且术中出血、尿失禁、性功能障碍等并发症较多。

  • 标签: 居民生活条件 男性发病率 膜部尿道 性功能障碍 膀胱颈 GLEASON
  • 简介:目的调查研究在中国人口中,合并症与膀胱全切术后生存率之间关系.方法选取2000年至2010年间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泌尿外科行膀胱全切24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收集包括年龄、性别、手术延搁时间、尿流改道类型、盆腔淋巴结清扫范围、TNM分期、肿瘤细胞病理分级在内临床资料.使用ACE-27合并症评分表患者术前合并症情况进行评估.使用单因素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合并症与术后总生存率之间关系.结果入选患者平均年龄(62±11)岁,中位随访时间为(47±31)个月.151例(61.38%)患者在随访期间死亡,118例(47.97%)患者至少存在器官合并症.其中无合并症患者128例(52.03%),轻度合并症患者79例(32.11%),中度合并症患者33例(13.41%),重度合并症患者6例(2.4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中度合并症(P=0.002)重度合并症(P〈0.001)患者术后总生存率较无合并症轻度合并症患者低.除此之外,年龄≥70岁(P=0.002)、手术延搁时间≥12周(P=0.044)、盆腔淋巴结清扫范围(P=0.014)及TNM分期〉T3(P〈0.001)也与患者术后总体生存率降低有关.结论随着合并症严重程度增加,膀胱全切术后患者生存率逐渐下降.

  • 标签: 膀胱全切术 合并症 生存率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慢性移植肾肾病(CAN)大鼠组织学改变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关系。方法以F344大鼠为供体,Lewis大鼠为受体,建立大鼠CAN模型,分为移植组、F344照组Lewis对照组。观察3组大鼠肾功能、肾组织学改变及。肾组织TGF-β1表达。结果①与F344照组Lewis对照组比较,移植组大鼠24h尿蛋白及血肌酐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组织改变以单个核细胞浸润为主,肾组织TGF-t31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移植组大鼠肾组织单个核细胞浸润与TGF-β1表达呈正相关,慢性病变与TGF-β1表达无相关性。结论早期CAN功能学上表现为出现蛋白尿、血肌酐升高,组织学上表现为以单个核细胞浸润为主,并与TGF-β1表达升高呈正相关。

  • 标签: 肾移植 组织学 转化生长因子-Β1
  • 简介:为评价初级保健条件下常规应用西地那非治疗勃起功能障碍(ED)有效性治疗后患者生活满意度及配偶对治疗满意度。GillA等2816名患者进行项开放、多中心、前瞻性研究(IntJImpotRes,2001,13:338~347)。这些患者至少应用西地那非10周。用11EF评估治疗效果。生活满意度检测量表(LISAT8)评估患者配偶性生活满意度。患者应用西地那非有效率为86.6%。应用西地那非后IIEF所有项目评分都有显著性增加,特别是勃起功能评分均值增加了13.2%(P〈0.001)。

  • 标签: 勃起功能障碍 西地那非 首选治疗 常规剂量 生活满意度 患者配偶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中医辨证分型与红细胞CR1密度相关基因及数量表达黏附活性关系.方法:检测56例PNS患者30例健康人红细胞CR1密度相关基因及数量表达、黏附活性.结果:健康对照组及PNS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阴阳两虚型红细胞CR1密度相关基因高、中、低表达无差异.红细胞CR1数量表达与黏附活性,健康对照组及PNS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阴阳两虚型依次降低,健康对照组明显高于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阴阳两虚型,与三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5);阴阳两虚型低于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红细胞CR1数量表达与黏附活性与PNS中医辨证分型密切相关,可以作为判断虚证项量化指标.

  • 标签: 红细胞 CR1 数量表达 相关基因 PNS 肝肾阴虚型
  • 简介:患者:男,47岁,因颜面及双下肢水肿5月于2002年6月13日入院。5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颜面及双踝关节以下浮肿,1周后发展至双下肢浮肿,伴腹胀,尿量逐渐减少。4月前在当地就医发现尿蛋白(+++),潜血(+++),24h尿蛋白定量5.75g。血压170/120mmHg,白蛋白27g/L,胆固醇10.48mmol/L,尿素氮9.39mmol/L,诊断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 标签: 脂蛋白肾病 24H尿蛋白定量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mol/L 2002年 双下肢水肿
  • 简介: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在免疫复合物型肾小球肾炎发病机制中作用;观察羊踯躅根表达影响。方法采用牛血清白蛋白(BSA)方法复制免疫复合物型肾小球肾炎大鼠模型,设对照组、模型组羊踯躅根治疗组。分别进行24h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检测肾组织学检查;采用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NF-κB抑制剂IκBmRNA表达;Westernblot方法检测NF-κB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模型组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明显增加,出现异常肾组织学改变;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肾脏病理改变减轻,IκBmRNA降解减少,NF-κB蛋白表达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NF-κB在免疫复合物型肾小球肾炎发病机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羊踯躅根制剂可能通过抑制NF-κB激活表达免疫复合物型肾小球肾炎治疗发挥作用。

  • 标签: 免疫复合物 肾小球肾炎 核因子KB 羊踯躅
  • 简介:目的探讨前列腺按摩液中免疫球蛋白测定对于慢性前列腺炎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免疫透射终点测定法测定103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中IgG、IgA含量以及IgA/IgG比值。并对白细胞水平与免疫球蛋白相关性分析。结果研究发现,IgG、IgA、IgA/IgG比值与白细胞升高具有相关性,主要表现为IgG、IgA、IgA/IgG比值均有明显高于正常人。结论由此可判定前列腺液中免疫球蛋白测定可以作为慢性前列腺炎诊断依据之,可作为传统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微生物分析重要补充。

  • 标签: 前列腺炎 免疫球蛋白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尿激酶持续微量泵入血液透析患者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TCC)功能不良影响。方法选取南充市中心医院血液透析室维持性血液透析并伴TCC功能不良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10),尿激酶传统封管组(n=10)尿激酶持续微量泵入组(n=10)。观察并比较各组患者透析时血流速度、透析充分性、月内TCC功能不良发生频数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观察组相比,尿激酶传统封管组及尿激酶持续微量泵入组患者透析血流速度显著增加,透析充分性更高,月内发生导管功能不良频数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尿激酶传统封管组相比,尿激酶持续微量泵入组患者在透析时血流速度,透析充分性方面显著提升,1月内TCC发生功能不良频数显著降低(P〈0.05)。各组患者均无出血并发症发生。结论尿激酶持续微量泵入可显著改善尿毒症患者TCC功能不良状况,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尿激酶 维持性血液透析 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 中心静脉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