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手术方法治疗不稳定Hangman骨折的疗效。方法于2014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抽取40例不稳定Hangman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患者分为A组(20例)和B组(20例),A组患者接受颈前路钛板螺钉融合内固定术治疗,B组采取颈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手术情况以及术后生活质量。结果A组中总有效率95.0%,B组中总有效率75.0%,AB两组差异明显(P<0.05);同时,A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情况要明显高于B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两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不稳定Hangman骨折患者接受前路钛板螺钉融合内固定治疗的效果优良,治疗的有效率高,并且缩短了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有益于患者后期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不稳定Hangman骨折 疗效 颈椎前路融合术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 简介:摘 要 :目的:对比观察几种治疗心绞痛的药物在临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方面的疗效。方法:选取于本院 2016年 1月~ 2017年 11月收治的 80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 40例,分别实施常规治疗和前列地尔治疗。并对比分析治疗前与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时间以及治疗效果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 92.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 77.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 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心绞痛发作次数与发作时间的对比无明显差异( 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与发作时间均有一定减少,且观察组患者的减少程度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前列地尔的治疗效果显著,可使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与发作时间明显减少。

  • 标签: 不稳定型心绞痛 药物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速避凝)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8例UAP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及常规治疗加速避凝组(治疗组),疗程7d。结果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胸痛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ECG的ST-T改变心肌缺血改善优于对照组。观察1个月治疗组无1例发生心肌梗死,对照组1例发生.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速避凝,能更有效的控制心绞痛发作,减少心肌梗死发生率。

  • 标签: 低分子肝素治疗 临床观察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 ST-T改变 心肌梗死 治疗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采用归脾汤加味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0例,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15例为1组,对照组的治疗方式为西医常规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归脾汤加味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心电图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较高,差异均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采用归脾汤加味方法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归脾汤 稳定型心绞痛 临床疗效
  • 简介:二维特征点的检测和提取是进行图像配准、目标识别和运动匹配的关键技术.针对不同的后继任务,检测和提取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在多目标跟踪和识别技术中,图像稳定是必要的处理过程,而如何找到对应的特征点则是其难点所在.本文基于Gabor小波变换,提出了一种新的分散型自适应策略.该方法能够迅速、有效地在前后两帧图像中找出可能的对应特征点,以便进行特征点匹配,从而完成图像稳定.实验表明,本文方法检测到的特征点能够确切代表两帧图像间的运动情况,从而为图像稳定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 标签: 二维特征点检测 GABOR小波变换 尺度交互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使用通心络胶囊,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挑选2011年9月-2012年9月这一时间段内,于我院进行治疗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其中30例在传统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使用通心络胶囊,归入A组(治疗组),30例仅采取传统西药治疗,归入B组(对比组)。治疗满一个月之后,对比观察、统计分析各组综合疗效。结果A、B两组均有显著疗效(P<0.05),然而A组临床疗效要好于B组,其差异同样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使用通心络胶囊,能有效提升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极具推广价值。

  • 标签: 通心络胶囊 中西医结合 稳定型心绞痛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营养支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饮食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的SaO2、PET、FEV1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SaO2、PET、FEV1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5,并且观察组干预后的SaO2、PET、FEV1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强肺功能,加快康复进程,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营养支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稳定期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7-0331-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 DCG)检查在诊断不稳定型心绞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9年 1月~ 2020年 1月,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50例,对 50例患者分别实施 DCG和 CAG检查,金标准为 CAG检查的结果,从而对 DCG诊断的准确性加以计算。结果:两种方法诊断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特异性、敏感性对比无差异( P>0.05);两组诊断非典型性心绞痛的特异性、敏感性对比存在差异( P<0.05)。结论: DCG可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加以诊断,但仅依据 ST-T的改变无法确诊,特别是非典型性的心绞痛,需经由 CAG检查,并与临床特征相结合,综合予以评判。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诊断 不稳定型 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肺康复护理体会进行对比性分析。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入我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100例患者选为主要的观察对象,并且结合随机分配原则,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护理,对研究组患者给予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肺康复训练情况、依从性、生活质量,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给予了康复护理的研究组患者肺康复训练情况较好,护理依从率为98.7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3.34%;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46%,始终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1.05%,上述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给予康复护理,既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能优化患者的康复训练效果,值得广泛推广及使用起来。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器 肺康复 康复护理 体会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不稳定心绞痛治疗中应用低分子肝素之后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从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6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均予以低分子肝素治疗,以奇偶法原则平均分为参照组(n=31例)与实验组(n=31例),将实行常规护理患者作为参照组,将实行优质护理患者作为实验组,观察两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结果实验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硝酸甘油用量、持续时间、发作次数以及护理满意度对比参照组各项数据存在组间差异且P<0.05,统计学形成计算意义。结论将优质护理应用于行低分子肝素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不稳定型心绞痛 护理心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我科收治40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对其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0例患者显效26例、有效1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患者护理满意率100%。结论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病情变化快,病情加重可演变为心肌梗死,护士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采取有针对性、预防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

  • 标签: 老年 不稳定型心绞痛 护理
  • 简介:环境因素的动态变化将会对车载/舰载平台的稳定能产生影响。通过综合自然环境SNE的建模原理和方法对影响车载/舰载平台稳定能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地形、海洋以及大气因素中的风)进行建模;结合PID控制理论,对稳定平台的控制系统进行建模;将MATLAB与开源三维渲染引擎OGRE结合构建车载/舰载平台运动受环境影响的仿真系统。通过改变环境属性值,对比分析不同环境情况下的平台运动稳定能。仿真结果表明,将SNE的影响作用于平台稳定仿真系统中,是可信地评价稳定平台控制系统性能的重要保障。

  • 标签: 综合自然环境 环境影响 稳定平台 三维渲染 仿真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小夹板联合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3年4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患者12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外固定架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小夹板联合外固定架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功能以及骨折复位情况。结果采取小夹板联合外固定架进行治疗后,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骨折复位情况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明显比对照组要好。结论在运用小夹板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治疗联合小夹板外固定,取得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对患者的骨折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小夹板联合外固定架 桡骨远端 不稳定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双侧椎板间开窗治疗稳定型腰椎管狭窄症的方法、适应证和疗效。方法83例稳定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均行双侧椎板间开窗治疗。结果76例平均随访1.5(0.5—6)年。疗效采用Nakai评分标准:优59例,良11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92.1%。1例因多节段双侧椎板间开窗导致医源性腰椎失稳行二次手术。结论双侧椎板间开窗法是治疗稳定型腰椎管狭窄症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椎管狭窄 腰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稳定型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1月-2017年10月之间收治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稳定型咬合板进行治疗,戴用咬合板6个月之后观察治疗效果,对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数值及张口度、关节弹响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治疗之后,患者VAS值及关节弹响发生率均比治疗前有了显著的降低,张口度较治疗前显著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稳定型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能够获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张口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稳定型咬合板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舒适护理方法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病人中的应用及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择自2014年9月到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诊治过的96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未主要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人数均等的两个小组。观察组48例患者均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应用舒适护理干预。而对照组48例患者只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则低于对照组。讨论舒适护理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病人的应用中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痛苦,提升生活质量及临床护理效果。

  • 标签: 舒适护理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 疗效 并发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我院于 2016年 1月~ 2016年 12月收治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卧床休息,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硝酸异山梨酯、辛伐他汀、美托洛尔、静滴含钾镁极化液及硝酸甘油;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除外肠溶阿司匹林)给予低分子肝素注射液、氯吡格雷。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凝血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在无禁忌症的情况下,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满意,值得临床应用。 、

  • 标签: 不稳定型心绞痛 低分子肝素 氯吡格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