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参芪五虫散加减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6年5月期间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186例,然后将18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8例)和观察组(98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注射用血塞通进行治疗,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参芪五虫散加减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以后显效48例,有效4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患者治疗以后显效40例,有效41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为82.6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五虫散加减治疗对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而且还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因此可以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换金正气散加减治疗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6例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辩证组与对照组(n=53)。辩证组采用不换金正气散辩证施治,对照组采用法莫西丁与施维舒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辩证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8.11%、86.79%,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辩证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9%,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16.98%,数据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不换金正气散加减治疗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效果突出,能够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且能够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建议广泛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逍遥散与帕罗西汀片共同治疗抑郁症的效果。方法筛选出本院120例抑郁症病患,按照不同治疗方法把他们分成研究组A与研究组B,各组病患都是60例,研究组A采用帕罗西汀片治疗,研究组B采用逍遥散与帕罗西汀片共同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比较研究组A与研究组B病患治疗后的抑郁程度评分,研究组B显然比研究组A低,差异较大(P<0.05);研究组A的总有效率是81.7%,研究组B的总有效率是93.3%,研究组B显然高于研究组A,差异较大(P<0.05)。结论逍遥散与帕罗西汀片共同治疗抑郁症的效果理想,可较大程度地改善病患的抑郁状态,值得推荐。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药柴胡疏肝散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方法进行74例2015年6月—2017年2月收取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分组。对照组进行西医常规治疗,中西医组增加中药柴胡疏肝散治疗。就两组患者胆汁返流消失时间、病理检查阳性时间、胃黏膜正常时间和病情改善率、用药前后NO水平、SOD水平、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中西医组病情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用药前NO水平、SOD水平、生活质量无显著差异,P>0.05。中西医组用药后NO水平、SOD水平、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中西医组患者胆汁返流消失时间、病理检查阳性时间、胃黏膜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柴胡疏肝散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使病理检查、胃镜检查结果复常,改善机体指标,提升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小儿口腔溃疡的治疗现状,联合治疗方案(蒙脱石散+开喉剑)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口腔溃疡患儿。将全部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采用蒙脱石散进行治疗;观察组45例,采用联合治疗方案(蒙脱石散+开喉剑)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经过联合治疗(蒙脱石散+开喉剑)后,有效率为95.56%;高于采用蒙脱石散单独治疗的对照组患儿(80%),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蒙脱石散单独治疗相比,联合治疗(蒙脱石散+开喉剑)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儿的疼痛、红肿等症状,加快溃疡面的愈合,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蒙脱石散联合连蒲双清片治疗肠炎的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收治的120例肠炎患者的资料,分为治疗组与对比组,每组60例,对比组予以服用蒙脱石散治疗,治疗组予以连蒲双清片与蒙脱石散联合服用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总疗效及用药物副作用。结果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比组的73.33%(P<0.05);而治疗组的药物副作用率3.33%低于对比组的16.67%,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脱石散与连蒲双清片联合服用治疗肠炎能充分提高药效且药物的副作用低,可作为治疗该病的临床首选组合药。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5月20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分组。对照组用西药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比较两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转归率;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各项症状消失时间;干预前后患者证候积分、SF-36评分。结果实验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转归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各项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证候积分、SF-36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实验组证候积分、SF-36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各项症状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效果肯定,可有效促进疾病转归,缩短病程,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退形性脊柱侧弯患者引用经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院内手术治疗的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60例选为研究标准,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进行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椎管减压方法进行治疗,治疗后评价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平均Cobb角。结果治疗前两组平均Cobb角比较无差异,治疗后观察组的Cobb角小于对照组Cobb角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临床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治疗效果突出,可有效恢复患者生理结构,远期效果较好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在腰椎内固定术后相邻节段退变治疗中的效果与优点。方法2015年6月~2016年6月应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处置相邻节段退变性间盘突出患者17例,男11例,女6例;年龄43-58岁,平均51岁。,其中L4/5节段5例,L5/S1节段2例,患者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腰痛及坐骨神经痛,结合病史、临床查体及影像学检查,诊断均为腰椎内固定术后相邻节段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其中14侧患者源于因腰椎退行性疾病(腰椎滑脱、间盘突出等)行钉棒内固定+椎间融合术后,另3例患者源于因腰椎骨折行钉棒内固定术后。症状性相邻节段退变出现在初次手术的5-7年,平均6.2年。术前、术后7天、3个月、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应用VAS评分对患者腰痛及腿痛进行评定,末次随访采用MacNad功能评分判断疗效。详细记录手术时间、手术相关并发症、估计术中出血量、术后随访病情变化情况。结果17例均在局麻下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神经根损伤、硬脊膜撕裂、椎管内血肿、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手术时间110~160min,平均130min,17例患者术后腰痛症状均明显减轻或全部消失,未出现腰痛加重情况出现,住院时间4-8d,平均6.2天,刀口一期愈合。术后1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5-18个月,平均10个月,无复发病例。术后1周、三个月、半年和最后一次随访时VAS评分及ODI指数,均明显低于术前及术后的数值(P<0.05);以JOA评分标准为依据,评分优良率为85.7%。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在腰椎内固定术后相邻节段退变治疗的应用是安全、有效、微创。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甲状腺肿患者围手术期进行改良健康育方式对患者焦虑和认知效果的影响,探究改良健康育方式价值以供参考。方法以2016年1月—2016年12月经我院收治进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肿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2例。研究组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外加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对照组在相同条件下仅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了解程度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通过比较两组甲状腺肿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发现,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85%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研究组总知晓率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69.2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改良健康育方式在甲状腺肿患者围手术期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增加患者的依从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