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中CT与磁共振应用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从我院收治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中选择,于2020年4月-2021年4月确定研究对象,选取人数为100例。在运用CT与磁共振诊断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明显的凸显出两种方法的效果,以对比的研究方式为主,使用计算机将患者排序后,设立研究组和参照组两个小组,将100例患者平均分配至两组,各组50例,并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诊断,其中参照组患者接受CT诊断,研究组中患者接受磁共振诊断;统计诊断结果,如异常检出率,并记录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率,将以上数据统计后进行比较。结果:统计异常检出率发现,研究组接受磁共振检查后,异常检出率与接受CT检查的参照组比较{96.0%(48/50)比76.0%(38/50)},前者优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各项疾病诊断中的准确率均高于参照组,(P<0.05)说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诊断中,无论使用CT还是磁共振诊断均具有一定效果,但CT检出效果低于磁共振,后者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可在今后大力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排泄性CT尿路造影(CTU)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B超检查提示为泌尿系统疾病的患者28例。其中结石性病变23例,非结石性病变5例。对所有病例均实行全尿路平扫、动脉期、肾实质期增强扫描及排泄期扫描。扫描的所有数据由影像工作站完成图像后处理获得全尿路排泄期完整影像。结果CTU对23例泌尿系统结石病例诊断准确,其中10例为肾结石,7例为输尿管结石,3例为肾结石合并输尿管结石,3例为膀胱结石。5例非结石性病变中,CTU明确诊断双肾盂、输尿管畸形1例,CTU诊断肾癌、输尿管癌各1例,膀胱癌2例,均经手术证实。结论CTU能够清晰地获得包括肾盏、肾盂、输尿管以及膀胱在内的完整的泌尿系统图像,对诊断结石性病变准确率高,对于肿瘤病变可以通过多期扫描帮助确定肿瘤的良恶性质,且能显示肾癌、膀胱癌及其邻近组织的受侵情况,为下一步临床治疗提供具体和可靠的依据,是—种值得进—步推广的实用性影像技术。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多系统萎缩帕金森型(MSA-P)与帕金森病(PD)患者之间的临床鉴别诊断的特异生物学标志物。方法研究组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9年2月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住院或门诊随诊的MSA-P患者10例,PD患者15例,同期健康对照组15名,联合采用基于纤维束示踪的空间统计方法(TBSS)、感兴趣区分析法(ROI),进行扩散张量成像(DTI)的临床分析研究。通过TBSS,对3组间的各向异性(FA)、平均扩散率(MD)进行两两比较的定性分析研究,再将MSA-P组与PD组之间有差异的簇集选作ROI进行深入的定量分析研究。由1名固定的临床医师采用盲法对两种疾病患者行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运动评分,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评价ROI所得定量数据与患者病程以及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相较于PD组和健康对照组,MSA-P组在左侧丘脑前辐射(ATR)[ROI检测值分别为0.371(0.287~0.535),0.472(0.390~0.594),0.473(0.388~0.555);P值分别为0.008,0.008]和左侧上纵束(SLF)[ROI检测值分别为0.397(0.291~0.469),0.456(0.338~0.560),0.473(0.427~0.530);P值分别为0.013,<0.01]的FA值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两种纤维束的FA值与临床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分别为r=-0.807, P=0.005和r=-0.455, P=0.022。相较于健康对照组,MSA-P的脑白质纤维束存在较多异常。结论左侧ATR和左侧SLF脑白质纤维束的异常可作为两种疾病鉴别诊断的特异标志物,且这两种纤维束的FA值可作为疾病严重程度的观测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孕期应用胎儿系统产前超声筛查胎儿畸形的作用。方法:回顾接受早孕期胎儿系统产前超声筛查的孕妇,受检查孕妇数5584例,时间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结果:受检孕妇5584例中胎儿畸形数量15例,早孕期胎儿系统产前超声筛查检出13例,检出率86.67%(13/15),其中胎儿肢体异常1例,单纯脐膨出3例,唇腭裂4例,巨膀胱2例,房室间隔缺损1例,室间隔2例,漏诊1例室间隔缺损,1例单纯唇裂。结论:在早孕期应用胎儿系统产前超声筛查可以比较准确地检出胎儿畸形,尤其是严重性的结构异常检出率较高,但是在单纯性唇裂、部分室间隔缺损等在早孕期不容易检出,需要等中孕期产前超声或出生后其他检查,方能检出。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产前系统胎儿超声检查在胎儿畸形筛查诊断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内的212例孕检孕妇,对所有孕妇实施产前系统胎儿超声检查,临床诊断得出18例畸形胎儿,将超声检查结果划分为A组,临床诊断结果作为B组,分析A组检查与B组检查的符合率。结果:通过对实验的相关数据展开分析得出,两组检查的结果在各方面均不存在任何差异,P>0.05。结论:对孕妇实施产前超声检查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有效观察胎儿的畸形情况,在临床诊断过程中联合超声检查能够更准确地检查出胎儿的畸形特征。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诊断中CT和MRI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20年4月~2022年4月接收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30例,所有患儿均先后行CT检查和MRI检查,对比检查结果。结果:CT细菌性感染诊断准确率低于MRI,病毒性感染诊断准确率高于MRI;CT病毒性脑炎、结核性脑炎、化脓性脑炎、脑囊虫病的总诊断准确率低于MRI;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诊断时,MRI具有更优的疾病类型及细菌性感染检出效果,而CT则具有更优的病毒性感染检出效果,实际应用中,可以诊断需求为依据,借助MRI检查,促进诊断准确率进一步升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0TMRI-MRCP、多层螺旋CT、B超三种检查对胆道系统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2021年10月在本院经ERCP或手术证实的93例胆道系统结石病例。对术前MRCP、CT及B超检查的影像学资料采用25.0 SPSS行卡方检验等分析。结果:1.胆道系统结石总检查率:MRCP检出率>CT检出率> B超检出率,三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803,P=0.007)。2.MRCP在胆总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或单发性结石的检出率明显优于B超。3.MRCP检查对直径≤10mm的小结石检出率明显优于B超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345,P=0.002)。结论:在胆道系统结石影像检查诊断中,特别在胆总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单发性结石及直径≤10mm的小结石中,3.0TMRI-MRCP评估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面有更明显的优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针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的临床诊断时,将MRI与CT应用于患者病情分析中的效果,探讨临床可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进行实验设置时,研究人员实验时间段调整在2019年6月至2022年3月录入符合要求的确诊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患者共计31名进行研究,医务人员对所有患者进行资料登记后,开展CT诊断与MRI诊断分析患者的诊断结果与检出率。结果:在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MRI诊断准确度相较于CT诊断准确度来说明显更高,数据对比分析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在发病后病情复杂,而通过MRI进行诊断,能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诊断准确度,为患者进行后续治疗奠定基础,具有良好的可应用效果,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CT和磁共振影像学技术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时段选择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对象均为本院收治到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合计80例。采用双色球法分组,对照组40例予以CT检查,观察组40例予以磁共振检查。比较两组检查异常率与相关疾病检出率。结果:观察组检查异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病毒性脑炎、化脓性脑膜炎、新型隐球酵母菌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疾病的检出率都比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临床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过程中,CT和磁共振技术都可有效检出其疾病,但后者诊断异常率更高,能够更好的检出相关疾病,确保患者早期接受科学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系统疾病中彩色超声在诊断和监测中的角色。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彩色超声检查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共119例。患者年龄分布为21-87岁,平均年龄为47.8岁。检查过程包括常规腹部超声和(或)直肠超声。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进行跟踪,记录所有患者的诊断结果、治疗过程和随访情况。结果:在119例患者中,90例(80%)患者的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一致。在疾病监测方面,75例(70%)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或治疗后进行了彩色超声检查,其中85例(85.7%)患者的检查结果显示治疗有效或病情稳定。结论:彩色超声在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监测中具有重要的角色。尽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彩色超声因其无创、便携和实时监测的优点,仍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使用。对于某些疾病,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和胰腺炎等,彩色超声具有独特的诊断价值。对于治疗过程中的监测,彩色超声可以及时反映治疗效果,有助于医生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