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对策。方法分别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定义、临床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性肝病是一种有遗传易感性的疾病,目前约20%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病因仍不明,且至少1/4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伴发其他疾病,迄今还没有已被证实对所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都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多数肥胖者来说,达到并保持体重控制是一项困难的任务,而且即使合理控制血糖和血脂也并不总是伴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改善,因此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综合治疗需要在不断探索中获得新的认识,进一步丰富切实有效的干预措施。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用PVP(经皮椎体成形术)手段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资料来自于2015年—2017年期间本院接受诊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相关数据,从中抽取80例并根据患者采取对应治疗手段差异分组(n=40),对照组用PKP(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观察组用PVP治疗。在手术后对患者各项临床指标进行记录并归纳PVP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分别在患者手术治疗前后检测其VAS评分和Cobb角数据,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均有改善,其中Cobb角观察组治疗后数据更具优越性,统计学软件对组间差异处理,提示P<0.05;对患者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射量以及住院时间进行记录与对比,观察组各项数据有明显优越性,组间差异用统计学软件处理,提示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用PVP治疗对患者病情改善效果令人满意,而手术指标及对机体损伤程度相对较低,对保障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康复速度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50例体检者血液标本5mL,分别置于2支试管中,每支2.5mL,其中1支试管中的标本采用人工方法使其溶血,检测正常标本和溶血标本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LP)、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尿素氮(BUN)、肌酐(Cr)、葡萄糖(GLU)、血尿酸(UA)、钾离子(K+)等11项临床生化检验指标的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溶血血清ALT、AST、LDH、K+、CHOL测定结果明显高于正常血清(P<0.05),ALP的活性随溶血而降低,溶血对BUN、Cr、TG、GLU、UA测定结果影响较小。结论临床检验工作中应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避免标本溶血的发生,如发生了标本溶血现象,可设置样品空白以减少影响,必要时应重新采血。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预防性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4年3月期间来我院生产的85例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不同的小组,研究组(n=42例)以及对照组(n=43例),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预防性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的手段进行治疗,研究组则为患者提供中西结合的疗法,治疗结束后,对产妇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通过不同方式的预防治疗后,研究组产妇第二产程的耗时以及第三产程的耗时明显短于对照组产妇,生产后2小时内出血量的也明显少于对照组产妇,研究组共计2例产后出血,对照组共计7例产妇出血。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次使用中西联合治疗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显着,值得广泛推广与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浆置换(PE)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TTP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资料、血浆置换的疗效。结果2例均有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MHA)表现、血小板减少、神经系统症状、肾损害和发热。给予PE、血浆输注(PI)治疗。1例治愈后出院,1例因经济困难好转后出院。结论TTP患者应尽早行PE治疗,以提高缓解率和治愈率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难治性心率衰竭实施多巴胺联合硝普钠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62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难治性心率衰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支持性治疗,参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多巴胺药物,而实验组患者采用多巴胺联合硝普钠药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高于参照组,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55%,参照组总有效率为58.0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难治性心率衰竭采用多巴胺联合硝普钠进行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在临床上是首选药物。
简介:摘要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TTP)是一种严重且少见的弥散性微血管血栓-出血综合征,临床上以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微血管病性贫血、神经精神症状、肾脏损害和发热典型五联征表现为特征。其起病急骤,进展迅速,常在表现为神经系统损害或出血的急性期死亡1,病死率高。TTP的治疗以血浆置换为主要手段,联合血浆输注、免疫抑制剂、脾切除、基因重组蛋白酶和基因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法,大大提高了治愈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癫痫(活动性)患儿进行护理服务的过程中,使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教育干预对其服药依从性及健康状态的影响。方法针对40例癫痫(活动性)患儿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并归为对照组,针对另外4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以家庭为中心的教育干预,并归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我院2014年9月到2016年9月间收治。结果两组在干预前用药依从性无明显差异,经过分组干预观察组依从性明显提高,两组患者在健康状况无差异的基础上分组护理,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状况改善较佳,组间比较P<0.05说明差异明显。结论在护理服务中应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教育干预,能够提高癫痫(活动性)患儿服药依从性,同时改善患者的健康状态,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TSRH脊柱内固定系统用于脊柱骨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70例脊柱骨折患者作为调查主体,对其使用TSRH,在完成治疗之后,分析其后Cobb角、伤锥后突角、矢状面指数情况。结果手术之后的Cobb角、伤锥后突角、矢状面指数相比手术之前有明显的改善。前后比较差异非常的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脊柱骨折患者使用TSRH固定可以发挥非常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在慢阻肺患者康复依从性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9月期间呼吸内科收治慢阻肺住院患者3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60人,观察组按综合护理干预进行护理,对照组按传统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临床效果以及患者和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复发住院人数、抑郁焦虑人数、SGRQ量表评分中各项评分(日常生活评分、社交活动评分、抑郁焦虑评分均小于对照组,掌握康复知识人数多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和家属非常满意率、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慢阻肺患者中应用临床效果较好,康复依从性应用价值较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高,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新生儿科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8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将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予实验组患儿综合性护理干预,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黄疸消退时间,24小时排便次数,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护理结束后,两组患儿均有好转,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均较护理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实验组患儿的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均较对照组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的黄疸消退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患儿,实验组患儿的24小时内排便次数多于对照组患儿,实验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儿,实验组患儿的家长健康知识知晓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家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的黄疸护理过程中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促进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降低,促进患儿的黄疸消退,减少患儿的不良反应,促进患儿早日康复,提高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在提高1型糖尿病患儿依从性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的8月收治的1型糖尿病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研究的需要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另外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并对2组的治疗效果和依从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从我院的统计分析看来,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运动、饮食及药物治疗依从性提高更为显著(P<0.05),且在血脂正常、体重正常及血糖正常的比较方面,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我院研究得出,在对1型糖尿病患儿的治疗护理方面,护理干预的运用,使得患者的依从性得到了有效提高,更利于患儿疗效的提高,应当推荐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