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运用近年新解密的俄罗斯档案及国内孙中山研究中发掘的有关文献资料,对孙中山与苏俄关系问题进行新的审视和探析。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孙中山十分关注俄国的沧桑巨变,进而由外交接触到联俄政策的酝酿,由确立联俄政策再到“以俄为师”。他晚期政治理想中有着浓厚的“恋苏”情结。孙中山晚年既要苏俄的援助,又要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还要防止俄式共产主义和苏维埃革命的输入,在联俄与防俄间充分发挥了他的政治平衡。同时,孙中山在与共产国际和苏俄关系的互动中呈现出鲜明的策略性、现实性和独立自主性。

  • 标签: 孙中山 苏俄 关系
  • 简介:《诗序》因过度附会政教,率以二《南》皆言文王之教与后妃夫人之德,逮宋之疑古风起,而废《诗序》之说大兴。虽然郑笺以礼说《诗》之事,宋之后仍有人加以回护,然而讥其拘泥形迹,纡曲于外在之礼仪制度而有害于诗情者实多。然而《孔子诗论》问世后,孔子诗教多强调礼义之思想日渐明晰,因而参照简文以深究二《南》风诗之礼教思想,可谓正得其时。职是之故,本文首先从诗教与礼教相系之立场,论述撰写本文之动机;其次,则直接专就二《南》25篇诗歌之内容,分别从男女情诗、婚礼习俗用诗、劳人思妇遣情诗、子女事亲诗以及执事行役诗五大类,以论述各类诗歌之礼教思想;最后,再总括其整体礼教思想之大要。

  • 标签: 周南 召南 诗序 诗教 礼教 孔子诗论
  • 简介:乡土建筑是认识我国几千年农耕时代文明史的实物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本文围绕乡土建筑的调查、认定和保护的基本原则,古村镇内部的合理调适,复建,绿化等八个方面论述了如何有效地对乡土建筑实施保护,提出整体保护的乡土建筑保护模式。

  • 标签: 乡土建筑 保护
  • 简介:<正>清代的学术文化,最突出的有二个中心:一为脱离现实的朴学系统,另一个为结合现实的史学系统。这个结合现实的史学系统就是以黄宗羲、章学诚为首的浙东学派。浙东学派的开山祖是黄宗羲。他生活于明末清初,为学赅博,一生主要从事讲学授徒和著书立说,浙东学者多承其学。至如一代大师,开辟蹊径,师教乡习,濡染成风,甬、绍硕学大师,前后相继,著名的有万斯大、万斯同、黄百家、邵廷采,李邺嗣、

  • 标签: 浙东学派 黄宗羲 章学诚 万斯同 全祖望 浙东史学
  • 简介:对于我们自己和这个世界,我们真正了解的只是过去的一切;对于过去的一切,我们所能了解到的又只是幸存下来的那些实物。我们的历史只有很少一部分记载在文献资料中,而文献资料又要受到人类错误观念的影响。只有人类的物质世界历史的实物资料才是无可争

  • 标签: 实物资料 文献资料 这个世界 保护工作者 藏品研究 历史资料
  • 简介:叶颗是元末一位奇特的诗人。他虽然出生于元代理学渊薮的浙江金华,但他与元代绝大多数诗人都是理学家或受理学影响很深的文学家不同,他的诗很少濡染理学气息。他一不是官场人物,一生普通教职也没出任过;也不是奔走于官场的食客、说客,他的诗没有迂腐的官场气。他一生为诗,以“独唱”自处,因此生平及创作隐晦不彰。时同乡稍后及吴县又有同姓名而事迹可称述者,后人往往识之不清,甚者张冠李戴。拂去六百年历史尘封,还诗人本来面目,极有必要。

  • 标签: 元朝 叶颞 考论
  • 简介:色彩是博物馆陈列内景艺术装饰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运用色彩可以制造各种情调和气氛,影响观众的感情。博物馆陈列工作者不仅要懂得色彩学的基本原理,还要认真探讨陈列用色的基本特点和规律。由于博物馆类型多样,陈列主题内容不一,建筑形式和陈列条件不尽相同,陈列工作者要结合具体情况对陈列中的色彩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设计。文章就博物馆陈列中色彩设计的相关内容进行简单的梳理。

  • 标签: 博物馆 陈列设计 色彩运用
  • 简介:明代宗学于隆庆三年(1569年)开始正式设置,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最后完成,历时49年,先后共设置约30所。然对明代宗学设置的原因,学术界无人问津。本文细绎史料,认为明代宗学的设置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明初建立的宗室教育机制的固有缺陷是明中后期设置宗学的内在原因;天顺以后王府官选用制度的蜕变、宗室犯罪率上升及犯罪类型多样、随着宗室人口剧增带来的宗禄问题是促使宗学设置的外在因素。

  • 标签: 明代 宗学 宗室犯罪
  • 简介:方志馆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新型地方文化基础设施。在中国历史上并没有专门收藏地方志的机构,古代地方志多收藏于藏书楼中,著名的宁波天一阁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私人藏书楼,地方志收藏是其特色,收藏明代地方志达271部,占全国现存明代地方志总数的34%。民国时期,各地建起一些通志馆,如浙江省通志馆、江西省通志馆等.都只是修志机构,基本没有收藏的功能。

  • 标签: 方志馆 功能 20世纪90年代 方志收藏 私人藏书楼 文化基础设施
  • 简介:中国的丧葬制度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可谓源远流长、多姿多彩。自先秦以来,有关丧事的俭与奢、礼俗的简与繁、墓葬规格的薄葬、厚葬等诸问题的处理上,历来就有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从秦始皇大开厚葬之举,两汉因之,遂成风气且影响深远。两汉延续时间前后长达400余年,

  • 标签: 丧葬制度 三国时期 墓葬规格 丧礼 葬仪 葬交礼
  • 简介:良渚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最发达的古代文化之一.体现集权和等级关系的大型礼制性建筑、高等级祭坛、显贵者墓地,以及由精美玉器等介质所烘托的礼仪制度,构成了我国文明史的一个重要源头.

  • 标签: 初论良渚文化 木质遗存 良渚文化木质
  • 简介:张生是否就是元稹自寓,我已在拙怍《“张生即元稹自寓说”质疑》(见《中州学刊》1987年2期)中发表过自己的意见。近日再次拜读《元稹年谱》(齐鲁书社1980年6月版,以下简称《元谱》),觉得意犹未尽,故撰此文。《元谱》认为:张生婚恋史=元稹早年生平《元谱》所勾勒元稹贞元后期(793—804)的行踪,其谱文要点可概括如下:

  • 标签: 张生 莺莺传 贞元 齐鲁书社 杨巨源 元诗
  • 简介:封侯政治是赫梯国王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近年来,诸如封侯条约等相关文献又有了重大的发现,全面考察赫梯历史上的封侯政治问题成为可能。本文通过对赫梯条约和赫梯历史的全面研究,发现了赫梯学中这个非常重要而且颇有特色的历史问题却成为了一个被忽略的角落。

  • 标签: 封侯政治 赫梯 国王 封侯条约 外交事务 近东地区
  • 简介:谒者,初设于春秋战国时期,掌宾赞受事。秦始皇统一六国,在少府中置有中书谒者,另设中谒者府和中谒者职.中谒者制因之形成。汉初承秦制,仍置中谒者和中书谒者。西汉中谒者制的发展和演变一波三折,反映了西汉中枢行政体制的巨大变化,并对西汉王朝的政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于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问题,学界论及者甚少,笔者不揣浅陋在此试作一粗浅探析。

  • 标签: 汉中 春秋战国时期 行政体制 历史问题 秦始皇 汉初
  • 简介:对於四德而言,朱子的讨论包含了三种分析的论述,即“从理看”,“从气看”,“从物看”。但总起来说,应当承认,朱子的思想不断发展出一种论述的倾向,即不再把元亨利贞仅仅理解为理,而注重将其看作兼赅体用的流行之统体的不同阶段,如将其看作元气流行的不同阶段。由於天人对应,於是对仁义礼智的理解也依照元亨利贞的模式发生变化,即仁义礼智不仅仅是性理,也被看作生气流行的不同发作形态。这导致朱子的四德在其後期更多地趋向“从气看”、“从物看”、从“流行之统体”看,使得朱子的哲学世界观不仅有理气分析的一面,也有流行统体的一面,而後者更可显现出朱于思想的总体方向。

  • 标签: 四德 元亨利贞 仁义礼智 朱子
  • 简介:大汶口文化大口尊是随着社会发展的节拍而出现的时代性器物,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意识形态的转变以及宗教活动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加上大口尊上的刻划符号,更是显示了这种特殊器物的深奥意义.大口尊不是普通生活用具,而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新出现的一种特定器物.同时,大口尊上的刻划符号,表达的也是一种具有宗教内容的刻符.

  • 标签: 器物 大汶口文化 生活用具 刻划符号 宗教活动 社会发展
  • 简介:<正>楚音乐艺术是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批楚音乐文物的发现,既开阔了人们认识楚艺术的眼界,更为全面研究楚音乐文化提供了新材料、开辟了新领域。本文拟利用近年笔者所辑散见不同书籍、报刊上发表的音乐文物资料,结合对其中部分材料考察、研究的结果,通过对已知出土楚音乐文物自身客观变化规律的综合分析,探讨楚音乐文化演进的历程及其具体表现。

  • 标签: 公元前 楚文化 侧鼓音 正鼓音 出土乐器 金石
  • 简介:南京明代功臣墓石刻是指葬于南京的明初洪武年间功臣墓之神道石刻,它代表了明代初期雕塑的艺术成就,具有时代特征。其规制按照明初礼仪制度而建立,按照人臣墓的形制雕凿石刻,象征地位、礼仪、镇墓和融入人们的祈望。在艺术特色方面,功臣墓石刻继承了唐宋雕塑艺术的特点,形体塑造上用几何化的简略手法塑造雄浑豪迈又略显稚拙的形象,同时局部刻画十分精细,于精巧中追求气势。在写实的基础上,注重石人和石兽的神韵,并具有装饰精美的特征,同时吸收了民间艺术自然朴实的特点。雕凿手法丰富,虽是按照礼仪制度修建,但与明代帝陵相比其表现上略显自由些。明代功臣墓石刻规制的形成和豪放风格的产生与明代初期的社会状况以及统治者个人爱好是分不开的。

  • 标签: 明代 功臣墓 石刻 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