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为研究不同采收时期和调制方式对万源晒烟烟叶调制前后氨基酸含量和比例变化的影响,以主栽晒烟品种万毛3号为材料,设计采收时期和调制方式试验,对调制前后的烟叶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晒烟鲜烟叶氨基酸总量平均为147.9mg/g,以谷氨酸和天冬氨酸最高,分别占总量的12.5%和10.7%;受采收期影响,天冬氨酸及氨基酸总量随采收期推迟先减少后增加,谷氨酸含量则先增加后减少。调制后烟叶中氨基酸总量降至104.0mg/g,降幅29.7%。但天冬氨酸含量显著增加,增幅28.9%,占氨基酸总量比例增至23.6%,谷氨酸及其他多数氨基酸含量显著下降。采收时期和调制方式对调制后烟叶各氨基酸含量均有影响,随采收期推迟,晾制条件下氨基酸总量持续上升,晒制条件下则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调制方式对天冬氨酸的含量影响较大,烟叶成熟度低时晒制烟叶天冬氨酸含量高于晾制烟叶,成熟度高时则是晾制烟叶高于晒制烟叶。
简介:以不同产地、等级的国产白肋烟和马里兰烟为试验对象,选取具有代表性特征的上部和中部样品49份,测定其近红外光谱和烟草特征指标,用一阶导数和平滑处理光谱后再进行归一化处理,各指标检测值也进行归一化处理,然后采用(ProjectionofBasingonPrincipalComponentandFisherCriterion)投影方法分析样品间部位和产地的相似性。结果表明:1)近红外光谱和特征指标两条途径均可判别烟叶部位与产地;2)根据方差贡献率,最能体现部位特征的因素是生物碱和亚硝胺指标,最能体现产地特征的因素是亚硝胺指标;3)相似性判定可用于工业等级间替代和配方微调。
简介:以来自14个省份的2000~2005年度川渝中烟工业公司库存的烤烟为材料,研究了烤烟还原糖含量与主要挥发性香气物质及感官质量的统计学关系。结果表明:烤烟还原糖含量平均值为(21.30±4.40)%,有41.30%的样品还原糖含量落在16.00%~22.00%之间,与巴西优质烤烟还原糖含量(10.04%~22.50%)的符合程度为57.72%;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烤烟还原糖含量与主要挥发性香气物质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低糖类烟叶样品的芳香族氨基酸降解产物、类西柏烷降解产物、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和主要挥发性香气物质总量明显高于中糖类和高糖类烟叶样品,而类西柏烷降解产物在类群间的差异不显著;当烤烟还原糖含量在12.00%~32.00%的范围内,还原糖含量与香气质、香气量、余味、杂气、刺激性、浓度、灰色和评吸总分均存在显著的回归关系,但是还原糖含量与劲头和燃烧性的回归关系未达到显著水平。
简介:二氢茉莉酸丙酯(PDJ)对烟草黑胫病的控制及其对osmotin基因表达有影响.PDJ处理可显著减轻烟草幼苗黑胫病的病情,用量为100mg/L时,控制效果可达69.57%,持续时间大约在15d;另外,PDJ诱导了烟草幼苗osmotin基因的表达,接种烟草黑胫病菌也可以诱导此基因表达,和不处理接种烟草比较,PDJ处理后接种的烟草osmotin基因表达强烈且时间长.
简介:选取国内代表性烟叶产区的C3F等级烟叶样品,以及国内卷烟工业企业用量较多的、与C3F等级接近的巴西、美国、津巴布韦、赞比亚和马拉维等5个我国主要烤烟进口国烟叶样品,卷制成单料烟。考察选取的进口烟叶与国产烟叶样品烟气焦油、卷烟危害性评价指数、7种代表性有害成分和烟碱释放量差异,分析了5个进口国家烤烟烟叶有害成分释放量特点。结果表明:国产C3F等级烟叶烟气的单位燃烧烟丝重量NNK和苯酚释放量均值为最低,卷烟危害性评价指数最低。
简介:对引起烟草漂浮育苗中“根茎腐烂病”的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及致病性测定,确定病原菌为灰葡萄孢(BotrytiscinereaPevs.)。采用生长速率法用8种杀菌剂对其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供试杀菌剂对烟草灰霉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存在明显差异,25%咪鲜胺乳油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菌效果最好,其抑制中浓度(EC50)为0.03mg/L;其次为10%多氧霉素WP、50%秀安WP、58%绿色多菌灵WP、50%速科灵WP、50%农利灵干悬浮剂、20%嘧霉胺悬浮剂,它们对病菌菌丝生长的EC50分别为2.21mg/L,3.48mg/L,6.79mg/L,23.21mg/L,24.74mg/L,34.94mg/L;80%大生M-45WP的抑制活性最差,EC50为621.36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