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层管理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7年1~12月收治的100例患儿,按照不同管理模式将其分为常规组与分层组,每组均为50例,常规组应用常规管理,分层组应用分层管理,对比两种管理模式下的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常规组的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为10.0%,分层组为2.0%,分层组低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常规组的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为86.0%,分层组为98.0%,分层组高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分层管理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手术室标本管理中的应用。方法使用PDCA循环对我院手术室的病理标本进行管理,将PDCA实施前后的病理标本管理差错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实施PDCA循环法管理方法,我科抽查了2017年1月及3月的标本登记信息,共抽查标本登记177例,并与病理科及时沟通,发现手术标本管理差错率为16.9%(登记差错无数量差错),抽查2017年3月标本登记信息,共抽查151例,标本管理差错率为12.2%(登记差错无数量差错)。标本送检及时准确。结论手术室实施PDCA循环法有效提高了手术室全体人员对标本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手术室重视每日标本登记、标本核对以及标本交接,并对发生差错的问题进行全科讨论,优化了值班人员标本登记流程,更改标本柜布局,设置病理性废物专用收集盒,标本登记本添加核查者签名等措施,实施双人核对签名杜绝了差错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鼻咽癌病人住院期间口服药管理,以期为临床实践中提高鼻咽癌患者口服药依从性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诊的100例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口服药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健康宣教和药袋贴用药方式提示。比较两组患者的用药安全性(用药时间准确、用药剂量方法正确和药物知识掌握)和患者用药依从性分析。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用药安全性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用药时间、用药剂量方法和药物知识的掌握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84,P=0.772);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348,P=0.037)。结论在鼻咽癌患者住院期间,对其采用护理干预,对患者口服药物管理进行分析,患者对用药更加安全,而且患者的依从性也较高,这种护理方式适合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应用在医院卫生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11月到2015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82名临床医技科室的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2014年11月到2015年5月期间实施常规的管理模式,2015年6月到2015年12月成立卫生管理小组,对实施前后的指标进行评估。结果实施后的执行率(87.65%)显著优于高于实施前(45.57%),实施后的手卫生知晓率(91.46%)与洗手正确率(93.90%)显著高于实施前(43.90%,51.22%),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卫生管理中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能够有效增加医务人员正确卫生执行率,值得临床应用研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幼保健院的护理管理方法及其特点。方法对2016年3月9日~2018年3月4日期间我院产科接收的180例患者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护理管理方法,对照组90例,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90例,采用优质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有76例患者达到显效、7例患者有效、无效4例,总有效率92.2%;对照组中,达到显效的患者有31例、有效共38例、21例无效,总有效率76.7%(P<0.05)。两组护理满意度同样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4.4%(85/90),明显高于对照组68.9%(62/90)。结论将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妇幼保健院的护理管理中,能够有效规范护理操作,加强护患沟通,构建和谐、友好的护患关系,有助于尽快缓解患者症状,促进其尽快康复,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集中化管理的优势。方法将2010年至2011年期间未实施集中管理前(分散管理)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作为对照组,将2015年至2016年期间实施集中管理后的消毒供应中心作为观察组,每个月至少抽查3-5个待灭菌包内部物品的清洗质量,比较两组的清洗消毒质量,评价两种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目测合格率、放大镜检测合格率、蛋白检测合格率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采取集中管理更有助于提升医院内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质量,更有助于提高医疗安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麻醉护士加强麻醉药品安全管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我院于2016年05月~2018年05月选取148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信封法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有74例,给予常规麻醉管理,研究组有74例,予以麻醉护士进一步加强麻醉药品管理,比较两组麻醉准备时间。同时同期选择我院24名麻醉医师,根据不同麻醉管理办法,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对两组麻醉管理手段实施后的满意度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分析数据,研究组静脉全身麻醉准备时间以及神经阻滞麻醉准备时间、椎管内麻醉准备时间均较短,与参照组麻醉准备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医师的管理满意度为(91.67%),与参照组麻醉医师的管理满意度(62.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护士加强麻醉药品安全管理力度,有利于麻醉质量提升,应用价值优异,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究护理安全管理对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有针对性的选择在2015年1月到2018年1月这个时间范围内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涉及的研究对象有100例患者,针对所有患者按照随机的方法分为两个组别,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各有50例患者。针对对照组患者所进行的是常规的透析护理方法,而针对观察组患者所进行的是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进行相对应的护理安全管理,针对两个组别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导管感染几率以及透析出血发生几率等一系列相关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对比。结果通过相关的研究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要比对照组患者有十分明显的提高,而导管感染发生几率以及透析中出血发生几率均都要比对照组患者有十分明显的降低,两者的比较差异十分显著,具备相应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具体的临床实践中,切实有效的应用护理安全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有效提升血液透析室的护理质量,这种方法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深入应用和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