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导致抗感染药物静脉滴注致不良反应/事件的危险因素。方法特将我院2015年9月—2017年9月统计到63例因抗感染药物静脉滴注致不良反应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3例抗感染药物静脉滴注致不良反应患者中有21例患者因单次给药剂量过大致不良反应,占总比率33.33%;16例患者因滴注速度过快至不良反应,占总比率25.39%;因不合理用药致患者不良反应6例,占总比率9.52%;20例患者因药物过敏史不详致不良反应,占总比率的31.74%,63例患者中不良反应受累系统以皮肤、消化系统为主。结论单次给药剂量过大、滴注速度过快、不合理用药及患者药物过敏史不详导致抗感染药物静脉滴注致不良反应主要原因,护理人员在给药时要加强药学监护,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并注意药物配伍。

  • 标签: 抗感染药物 不良反应 静脉滴注 给药剂量 临床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静脉滴注不同速度20%甘露醇对血压的影响,为甘露醇引起高颅压等不良反应提供依据,以及为相应不良反应的处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45名术前一般状况良好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25min组,比较三组在不同时间点生命体征变化。结果:输注20%甘露醇过程中会使血压降低,且输注的速度越快血压下降的速度越快且下降幅度越大,甘露醇输注过程中应密切关注血压,必要时需减慢输注速度或升压药物处理。

  • 标签: 甘露醇 输注速度 血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注射七叶皂苷钠引起静脉炎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静脉输注局部观察表,对 自 2017年 1月至 2019年 8月的 49例使用了七叶皂苷钠的患者进行全方位的观察和记录,最后对观察结果进行汇总和分析。结果:在用药后发生了静脉炎了患者有 26例,占 53.06%,在用药 7小时后, I级静脉炎 19例,占 73.07%, II级静脉炎 5例,占 19.23%, III级静脉炎 2例,占 7.7%。静脉炎的发生机率与血管的选择、药物浓度和输液器的类型相关,并且持续用药的时间越长则对患者静脉的损伤程度越重。结论:对使用了七叶皂苷钠的患者应该给予重视,随时关注患者的局部静脉变化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减少静脉炎的发生机率。

  • 标签: 静脉炎 七叶皂苷钠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注射七叶皂苷钠引起静脉炎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静脉输注局部观察表,对 自 2017年 1月至 2019年 8月的 49例使用了七叶皂苷钠的患者进行全方位的观察和记录,最后对观察结果进行汇总和分析。结果:在用药后发生了静脉炎了患者有 26例,占 53.06%,在用药 7小时后, I级静脉炎 19例,占 73.07%, II级静脉炎 5例,占 19.23%, III级静脉炎 2例,占 7.7%。静脉炎的发生机率与血管的选择、药物浓度和输液器的类型相关,并且持续用药的时间越长则对患者静脉的损伤程度越重。结论:对使用了七叶皂苷钠的患者应该给予重视,随时关注患者的局部静脉变化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减少静脉炎的发生机率。

  • 标签: 静脉炎 七叶皂苷钠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以下护理措施对静脉留置针滴注夫西地酸纳引起静脉炎的护理效果。方法将62例使用静脉留置针滴注夫西地酸纳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31例,干预组采用以下护理措施,对照组无采用任何措施。观察两组静脉炎发生率及留置针时间。结果干预组较对照组发生率低,病人输注时的疼痛症状减轻,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明显延长。结论采用以下护理措施,可有效的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延长留置时间,减轻患者痛苦。

  • 标签: 夫西地酸纳 静脉炎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20%的甘露醇,临床应用相当广泛,在使用时根据情况有时需加热,但是加热不当也会出现负作用,引起静脉炎。本文通过一个体案例,对静滴20%甘露醇时因加热不当引起静脉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避免出现负作用的有效方法和措施。

  • 标签: 静脉滴注 甘露醇 静脉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双黄粉针剂对乌头碱作用靶点——心肌细胞膜上的钠离子通道电流改变的影响。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乌头碱对培养大鼠心室肌细胞膜钠离子通道的影响,以及双黄粉针剂对该影响的干预作用。方法 本实验将原代培养的大鼠心室肌细胞,分正常对照组,乌头碱组,双黄干预组。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纪录正常大鼠心室肌细胞钠离子电流, 1umol/L乌头碱对大鼠心室肌细胞钠离子通道的影响,轻柔的洗脱乌头碱后,给与 100mg/L双黄粉针剂干预, 5分钟后观察和记录钠离子通道电流的变化情况。结论: 1.乌头碱对心肌细胞 INa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2.双黄粉针剂可拮抗乌头碱所致心肌细胞 INa的增强。

  • 标签: 双黄连,乌头碱,心肌细胞,原代培养,钠通道电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黄粉针剂对于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急性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次试验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所收治的60例慢性支气管炎并急性感染患者为临床试验对象,随机将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并保证两组患者在自然情况和基本病状方面都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对实验组患者采取双黄粉针剂注射治疗,而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青霉素、氨苄青霉素以及头孢唑啉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30例患者,治愈24例,好转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30例患者中,治愈19例,好转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3%。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讨论双黄粉针剂治疗法对于慢性支气管炎并急性感染患者有较好的抗病毒效果,一种较为有效、安全、快速的慢性支气管炎并急性感染临床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双黄连粉针剂 慢性支气管炎 急性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双黄粉针剂对乌头碱作用靶点——心肌细胞膜上的钠离子通道电流改变的影响。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乌头碱对培养大鼠心室肌细胞膜钠离子通道的影响,以及双黄粉针剂对该影响的干预作用。方法本实验将原代培养的大鼠心室肌细胞,分正常对照组,乌头碱组,双黄干预组。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纪录正常大鼠心室肌细胞钠离子电流,1umol/L乌头碱对大鼠心室肌细胞钠离子通道的影响,轻柔的洗脱乌头碱后,给与100mg/L双黄粉针剂干预,5分钟后观察和记录钠离子通道电流的变化情况。结论1.乌头碱对心肌细胞INa有明显的增强作用;2.双黄粉针剂可拮抗乌头碱所致心肌细胞INa的增强。

  • 标签: 双黄连,乌头碱,心肌细胞,原代培养,钠通道电流
  • 简介:摘要 :新型冠状肺炎病毒疫情发展中期,一场“双黄事件”的舆论风波席卷全网,线上质疑谩骂讨论声层出不穷,线下一夜间各大超市药房的双黄被一抢而空,最终却以“一场闹剧”匆匆收尾。在重大疫情下,舆论指引公众心态的“风向标”,反映公众态度的“晴雨表”。本文通过对双黄事件的背景、始末、产生原因几影响进行讨论,重点分析了双黄事件中的舆论传播特点和疫情之中信息治理的重要性、可行性及渠道,并从政府、非政府媒体及个人三个方面对疫情期间舆论的管控给出建议。

  • 标签: 新冠疫情 双黄连事件 舆论传播与引导 网络信息治理
  • 简介:菲利普·福瑞诺(1752—1832)美国独立革命后最杰出的诗人。在独立战争期间,弗瑞诺怀着强烈的爱国情怀和革命激情书写了很多具有革命性的篇章,获得了美国革命诗人的称号。弗瑞诺的几首自然诗多被国内不同版本的美国文学史教材引列,包括《野金银》《卡地提颂》和《印第安人的墓地》。对这些自然诗,有研究者从生态批评的角度探讨其中蕴含的生态意识;有研究者分析其中蕴含的“道法自然”的思想,也有研究者从语言运用角度对作品的文体特征展开了分析。本文从中国文论传统的两个美学范畴即意象和意境,结合西方文论,讨论分析弗瑞诺的自然诗《野金银》的题旨和美学旨趣。

  • 标签: 意象 意境 中国文论
  • 简介:介绍黎城县核桃与金银混交模式的形成及栽植要点;分析核桃与金银混交模式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提出"核桃与金银混交模式中低海拔地区(降雨量在600mm左右、海拔在500~1000m地区)的退耕还林最佳模式之一"。

  • 标签: 核桃 金银花 混交 退耕还林工程 经营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连翘、金银、香薷、苦参、蒲公英和薄荷水煎剂对厌氧链球菌和奈瑟氏菌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选取的菌株为口腔常见的厌氧链球菌和奈瑟氏菌,脑心浸出液肉汤(BHI)和脑心浸萃琼脂培养基,将连翘、金银、香薷、苦参、蒲公英、薄荷分别煎成水煎剂(初始质量浓度为1g/mL),采用LIVE/DEADBaclight细菌活力试剂盒对中药干预后细菌的活性进行测定,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计算活菌/死菌比例,分析6种中药的体外抑菌效果。结果香薷、薄荷和蒲公英无明显抑菌效果。荧光光谱分析发现金银对厌氧链球菌的抑制效果(死菌/总细菌)最好;连翘对奈瑟氏菌有较好的抑菌效果。结论6种中药中,金银对厌氧链球菌的抑菌作用较好,连翘对奈瑟氏菌的抑菌作用较好,其提取物可用于口腔抑菌中成药的制备。

  • 标签: 中药 荧光光谱 细菌菌属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者行双黄注射液治疗对降钙素原和安全性的影响 。方法:分析本院 2015 年 2月 -2017年 2月诊治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 124 例患者资料,按照临床治疗 方法不同分成两组,将行基础治疗 56 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行双黄注射液治疗 68 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降钙素原等指标 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 -6 和 C 反应蛋白水平( 0.11 ±0.05 ) ng·ml -1 、( 7.76 ±3.43 ) ng·ml -1 和( 10.68±4.25 ) mg·L -1 均比对照组( 0.36 ±0.12 ) ng·ml -1 、( 13.80 ±6.77 ) ng·ml -1 和( 17.22±8.18 ) mg·L -1 优 ( P< 0.05);两组总不良反应率 1.47% 、 3.57% 对比无显著差异( P> 0.05) 。结论:慢阻肺急性加重期者行双黄注射液治疗能够优化降钙素原水平 ,且不良反应少, 可被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双黄连注射液 降钙素原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注射丹参的不良反应,指导合理用药。方法选择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安阳县中医院各科收治的住院病人应用注射丹参治疗的10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56例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92例,占12.78%。结论提高对注射丹参不良反应的关注,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对应用注射丹参患者加强监护,以有效控制注射丹参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健康水平。

  • 标签: 注射用丹参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