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总结2016年至2021年我国公立医院改善住院患者就医体验的进展和成效,为进一步改善住院患者就医体验和提升住院患者就医满意度提供依据。方法基于2016年至2021年的5次"全国改善医疗服务第三方评估"住院患者调查,对住院流程、费用和住院患者就医满意度进行描述性趋势分析,并对不同区域及不同机构类型的患者满意度进行分层分析。结果2021年第5次评估住院患者就医总体满意度(98.5%)较2016年首次评估(96.2%)有所提升。西部地区、妇幼机构在区域和机构类型分层比较中提升最为明显。住院患者对膳食满意度的改善不明显,对"医疗费用高""手续办理繁琐"和"等待床位时间长"最为不满。结论2016年至2021年,住院患者就医满意度持续提高,但非医疗技术类服务仍有改善空间。改善住院患者膳食服务以及进一步降低住院患者医疗费用个人负担,是下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提高住院患者就医体验的重点。
简介:【摘要】 目的 : 研究 门诊导医服务质量的提高对就医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 方法: 选取我院于 2018 年 2 月至 2019 年 2 月期间接治的 200 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 对以上患者予以我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对我院门诊导医服务满意度进行调查统计,并且对结果进行分析研究。 结果: 患者对我院门诊导医服务质量的满意度为 95.50% ,有 9 例患者不满意。 根据门诊导医的工作内容,其中咨询作用比例为 86.50 % ,沟通作用比例为 84.00% 。 结论 :对门诊导医服务加强服务质量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同时能够树立医院的优秀形象,并且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有着重要的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下受教育程度和经济收入是否为农民就医行为产生差异的原因,并对其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剑阁县某镇农民为调查对象,采取问卷逐户走访的形式进行实地调查。结果不同受教育程度农民和不同经济收入的农民就医行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文化程度和收入水平是农民就医行为产生差异的重要因素。政府应加大对政策的宣传力度,促进农民的增收,以减少因受教育程度和经济收入的不同而产生的就医行为的差异。
简介:目的分析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工作在上海儿童专科医院开展情况,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检索医院信息系统,调取95例研究对象的社会学基本信息、参保地信息、治疗及费用等相关数据。采用卡方检验、方差分析、秩和检验及Mann-WhitneyU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9.5%的患儿为5岁以下儿童。88.4%的患儿原参保地为华东地区。97.9%的患儿为转诊转院治疗。患儿疾病种类以恶性肿瘤及心血管疾病为主,43.2%的患儿为第2次及以上住院,18.3%的患儿住院次数在5次以上。84.2%患儿在出院时即完成了实时结报,平均报销比例为55.6%。不同省份/自治区参保患儿的住院费用、住院天数、结算天数、报销比例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首次住院患儿报销比例略低于非首次住院患儿、手术患儿住院费用高于非手术患儿,报销比例最高的三种疾病类型为移植后治疗、心血管疾病、神经内外科疾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议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及信息互联互通,扩大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覆盖面;结合医联体等措施,扩大分级诊疗,推进医疗资源合理利用。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未婚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属的就医态度和心理状态。方法研究中,纳入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未婚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160例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将国内常模作为对照组,此次研究的家属为观察组。利用对观察组发放的症状自评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进行研究。将结果数据与国内常模进行对比。结果此次研究,通过症状自评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调查,发现未婚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对于精神病的相关知识认识不到位。观察组在症状自评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调查情况上,要显著优于对照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调查分析,发现未婚首发精神分裂患者家属在对精神疾病的认识上有很大的欠缺,在医疗护理上不能很好的进行配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
简介:摘要:目的 对PDCA循环应用于门诊护理服务中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2022年6月至2022年11月期间在本院门诊就诊的59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1例)和研究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给予PDCA循环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预约时间、等候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预约时间、等候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43%,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0.97%(P<0.05)。结论 PDCA循环应用于门诊护理服务效果明显,可有效减少患者预约时间、等候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过敏性皮肤病患者就医延迟的影响因素及健康结局分析。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ASD患者就医延迟评估问卷、感知压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疾病症状严重程度VAS、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于2023年6月到12月我院皮肤科ASD患者进行网络问卷调查,分析其就医延迟的影响因素及与健康结局的关系(就诊时间≥3个月定义为就医延迟)。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就医延迟的影响因素,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就医延迟与健康结局的关联。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就医延迟者和未就医延迟者的显著感知压力、对医疗系统的不信任、有过皮肤问题治疗的不良经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感知压力越大(β=0.966,OR=2.63,95%CI=1.22~5.64)、有过皮肤问题治疗不良经历(β=0.622,OR=1.86,95%CI=1.18~2.94)是ASD患者就医延迟的危险因素(P<0.05)。就医延迟组的治疗满意度低于未就医延迟组,就医延迟组的疾病症状严重程度高于未就医延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D患者感知压力越大和有过皮肤问题治疗的不良经历是就医延迟的重要影响因素,就医延迟与多种不良皮肤健康结局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评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建立的“宽仁先锋老年关爱驿站”对门诊患者就医体验提升的效果。方法:采用定量研究方法,通过对比“老年关爱驿站”实施前后的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得分来评定其对患者就医体验的影响。问卷涵盖医疗服务质量、等候时间、诊断信息通透度等方面。选择2022年至2023年间200名年龄在60岁以上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人。结果:实验组表现出显著的就医体验提升,就医满意度从实施前的均值6.50(SD=1.20)提高至实施后的均值8.40(SD=0.85),P<0.05。等候时间的满意度也由原均值5.75(SD=1.50)提高至7.65(SD=1.05),P<0.05。结论:“老年关爱驿站”明显提升了老年患者在门诊就医时的整体体验,特别是在就医满意度和等候时间上的满意度方面,能够作为提升老年患者服务的有效模式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