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MRI诊断及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诊断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100例患者进行分析,将关节镜检查作为标准,对MRI诊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特异度、准确度、灵敏度等进行分析。结果将关节镜检查作为金标准,MRI诊断的准确度为94.0%,特异度为88.0%,灵敏度为98.0%,阳性预测值为96.0%,阴性预测值为92.0%,表示MRI诊断和关节镜检查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结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采用MRI诊断的临床准确率较高,在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经关节镜行全切术及部分切除成形术的疗效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科收治的共计31例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4例,女17例;平均年龄(37.6±17.3)岁;病程22d~3.7年。患者均经关节镜确诊为盘状半月板损伤。经保守治疗后症状不能改善,遂行关节镜下手术治疗。31例患者中,有17例行盘状半月板部分切除成形术(1组),14例行盘状半月板完全切除术(2组)。随访6个月~24个月。术后1个月,Ikenchi法评价手术效果。结果术后全部患者的异常症状和体征均得到一定的改善。总体的手术优良率90.3%,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术后1年,两组患者膝关节活动范围(屈曲、伸直范围)均较其术前有显著的改善。结论临床经手术治疗盘状半月板时应最大程度的保留半月板功能;除严重撕裂、无法保留者,尽量行半月板部分切除成形术。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盆腔炎汤保留灌肠、小剂量氟罗沙星联合使用对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照组慢性盆腔炎患者给予小剂量氟罗沙星治疗,研究组慢性盆腔炎患者给予小剂量氟罗沙星、盆腔炎汤保留灌肠治疗,记录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治疗前后炎性因子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48%)显著高于对照组(71.74%)(P<0.05);经不同药物方案治疗后研究组慢性盆腔炎患者IL-6、TNF-α水平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用药期间两组药物相关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P>0.05。结论联合给予盆腔炎汤保留灌肠、小剂量氟罗沙星联合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有效性、安全性,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身心健康。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暴发性心肌炎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被诊断为病毒性感染的65例心肌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致病形式分为暴发性心肌炎组35例和非暴发性心肌炎组30例。暴发性心肌炎组和非暴发性心肌炎组采用回顾性分析,探讨小儿暴发性心肌炎的危险因素。结果经临床检查,暴发性心肌炎组临床症状比非暴发性心肌炎组临床症状严重;暴发性心肌炎组患儿超声检查中左室短轴缩短率参数(31±5.3)%和左室射血分数(56±3.2)%低于非暴发性心肌炎组患儿(37±5.97)%、(73±3.7)%;经死亡率统计,暴发病死率31.4%高于非暴发组10.0%。结论暴发性心肌炎组患儿死亡率更高,血液中各项高血清酶(肌酸激酶同工酶、谷草转氨酶)和低左室射血分数是暴发性心肌炎患儿的主要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化脓性阑尾炎的术后护理方法以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8月我科室就诊的化脓性阑尾炎患者1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与观察组(5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对干预后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观察和比较。结果研究显示,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6%(3/5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5.85%(19/53),感染率观察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脓性阑尾炎,在术后极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如果不能及时救治,对患者的生活将会造成重大影响,而有效的护理措施恰好能遏制这种不良现象的发生,并有利于挥着的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手术护理配合及其应用价值。方法从2016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中随机选择150例纳入本次研究,均接受手术治疗。实施随机分组研究,其中参照组(75例)给予常规护理配合,实验组(75例)给予全面护理配合。观察统计两组的住院时间、护理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方面存在组间统计学差异,实验组显著短于参照组,P<0.05.在护理质量评估方面,实验组的健康教育、消毒隔离、药物管理、病区环境、仪表素质基础护理、护理文书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实施全面护理配合可以获得理想的临床效果,在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妇科门诊常见阴道炎的发病情况及发病因素,为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本院收治的接受妇科门诊阴道分泌物检查的患者中选取120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三种常见的阴道炎中,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病症,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阴道炎与滴虫性阴道炎对比有差异但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症中,春、夏季检出率明显高于秋、冬季,在细菌性阴道炎病症及滴虫性阴道炎中,冬季的检出率较其他季节低,其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大于50岁的患者在细菌性阴道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检出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但滴虫性阴道炎检出率高于其他两组,综合统计,年龄大于50岁的患者检出率还是最低。结论在女性阴道炎患者中,最为常见的是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育龄期女性多发阴道炎,该病的发生与年龄、季节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