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讨护理安全管理中采取身份识别+“双向查对”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纳入了在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时间段内,自行前往我院的住院患者,共计有68例,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各34例,对比组实行常规查对,干预组实行身份识别+“双向查对”,干预组与对比组的护理质量评分、纰漏事件情况实施组间对照。结果:(1)干预组基础护理、药品配置、清洁消毒、健康教育评分高于对比组,P<0.05,有差异。(2)干预组(5.88%)的住院患者用药纰漏、标本采集纰漏、治疗纰漏事件低于对比组(26.47%)的患者,P<0.05,有差异。结论:护理安全管理中采取身份识别+“双向查对”效果明显。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针对脑干听觉诱发电位V波反应阈识别伪聋的价值进行有效的研究以及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接纳的32例(60只耳)噪声工作者以及同一时期的32例(64只耳)正常听觉人群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噪声工作者为观察组,正常听觉人群为正常组,两组研究对象均实施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纯听力以及声导抗测定。结果:正常组V波反应阈F10-20dB,作为其客观听阈,观察组主观听阈与检测听阈相同25例,其中听力正常6例(20.2%),听力下降19例(64.2%),两者都不符合的则考虑为伪聋5例(15.6%)。结论:应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纯听力以及声导抗联合测定,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地识别伪聋,对人体的听力情况也能做出相对合理、客观的评定。
简介:【摘要】: 目的: 主要针对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V 波反应阈识别伪聋的价值进行有效的研究以及分析。 方法: 选择我院 2017 年 12 月 -2018 年 12 月,接纳的 32例( 60只耳)噪声工作者以及同一时期的 32例( 64只耳)正常听觉人群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噪声工作者为观察组,正常听觉人群为正常组,两组研究对象均实施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 、纯听力以及声导抗测定。 结果: 正常组 V波反应 阈 F10-20dB,作为其客观听 阈 ,观察组主观听 阈 与检测听 阈 相同 25例,其中听力正常 6例( 20.2%),听力下降 19例( 64.2%),两者都不符合的则考虑为伪聋 5例( 15.6%)。 结论: 应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 、纯听力以及声导抗联合测定,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地识别伪聋,对人体的听力情况也能做出相对合理、客观的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