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我公司2002年被安徽省列为化工行业“专、精、特、新”的百强企业之一,是集碳铵、尿素、三聚氰胺、甲醇生产于一体的化工集团。造气车间有φ2600mm煤气炉3台、φ2400mm煤气炉2台,1台在建φ2800mm煤气炉。从2002年2月起造气全部试烧13—25mm的小籽煤获得成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并在全省进行了推广。在小籽煤全烧成熟的基础上,经过再次摸索和工艺调整优化,2003年起部分掺烧8—13mm的小粒煤,并再次获得成功,至今,炉况稳定,供气充盈,炉渣残碳量低。2003年全年累计吨氨实物耗煤1194kg(且全年没有大修)。同比2001年块煤制气吨氨下降42kg。实践证明,在操作上、工艺调整上、技改上的创新是原料煤由中块到小块成功过渡的关键。本文就我公司籽煤制气运行情况进行了总结。
简介:随着原料煤价格的飞涨和运输成本的飙升,越来越多的合成氨厂开始放弃对块煤的争夺,改用成本相对较低的粉煤,制成煤球或煤棒来制气。又因煤棒制作工艺简单,投资少,见效快,制气工艺较成熟,故受到了大多数厂的青睐。然而,一般的大中型合成氨厂,每天消耗的原料粉煤都在一千至数千吨以上,迫使厂家千方百计寻求多源头购进原料煤。东西南北不定点的原料煤,其固定碳、灰熔点、灰分、发热量、化学活性和机械强度等物理、化学性质参差不齐,如何应对入炉煤性质的变化,利用不同性质的煤棒,在保证炉况稳定的前提下,制出足够合格的半水煤气,满足生产需要,是许多厂苦思冥想急需解决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