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评价冠脉桥血管的价值.方法10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在心电门控技术下采用16层螺旋CT行冠状动脉造影扫描,将所得原始数据进行薄层重叠400msR-R间期重建,重建图像系列调入3D任务卡内进行容积再现、最大密度投影、曲面重建和多平面重建等图像后处理,全面观察桥血管有无狭窄、钙化及吻合口情况.结果10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共有29条桥血管,其CT图像均能清晰显示,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可用于影像学评价;4例桥血管有不同程度的钙化和狭窄变细,经DSA检查得到证实.结论16层螺旋CTA作为一种无创性的检查在冠状动脉桥血管随访的诊断和评价中是安全可靠的检查技术,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在头颈部血管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于2014年3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120例临床怀疑或确诊头颈部血管病变患者行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同时采用容积重建(VR)、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1P)显示血管,评价128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造影成像对头颈部血管性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120例患者经扫描后,其中正常无病变20例,动脉狭窄或动脉硬化88例,颈内动脉动脉瘤5例,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7例。结论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对头颈部血管性疾病的诊断,具有准确性高、无创、快速、安全的优点,在头颈部血管性病变的诊断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的癌(ISMC)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复查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所有宫颈癌病例,从中筛选出3例宫颈ISMC,收集其临床资料,观察组织形态和免疫表型,结合文献复习,分析ISMC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结果3例患者年龄38~48岁。临床均表现为阴道接触性出血。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3例均伴18型阳性。镜检ISMC细胞呈复层排列,形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细胞巢,细胞巢最外层细胞呈有极向的栅栏状排列,内层细胞极向紊乱,胞质内富含黏液。3例ISMC均伴发宫颈普通型腺癌,1例同时伴发鳞癌。免疫表型:P16弥漫阳性,P40、CK5/6示巢外层细胞阳性。特殊染色阿辛兰提示内层细胞胞质内黏液丰富。1例术后1个月肺部多发转移;1例术后12个月盆腹腔多发转移。结论ISMC具有独立的病理组织学特征且预后差,诊断需结合免疫表型及特殊染色,并需要与宫颈非角化型鳞癌等多种类型肿瘤进行鉴别。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浆肌层切开剥离阑尾粘膜腔切除阑尾的手术方式和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且确诊为阑尾炎并行阑尾切除的患者490例,男257例,女233例,男女比例为1.21;患者年龄8-83岁,平均年龄为(24.5+6.7)岁。其中传统方法切除阑尾215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60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86例,阑尾坏疽、穿孔53例,阑尾周围脓肿形成5例,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11例);浆肌层切开剥离阑尾粘膜腔切除阑尾275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25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105例,阑尾坏疽、穿孔103例,阑尾周围脓肿形成31例,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11例)。结果传统方法切除阑尾185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56.9+5.9)min,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38.2+6.9)h,住院时间为(7.1+3.2)d。并发症中切口感染24例(12.97%),腹腔脓肿2例(1.08%),肠梗阻9例(4.86%)。浆肌层切开剥离阑尾粘膜腔切除阑尾275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40.9+7.9)min,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34.2+7.9)h,住院时间为(6.5+2.6)d。并发症中切口感染32例(11.63%),腹腔脓肿1例(0.36%),肠梗阻11例(4.00%)。结论浆肌层切开剥离阑尾粘膜腔切除阑尾作为阑尾切除的一种手术方法,手术时间短、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能减少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尤适用于阑尾炎症水肿严重、阑尾腔明显增大及阑尾与周围组织器官粘连严重、不易分离的患者。
简介: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TPV)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CT检查发现的CTPV患者22例,采用MPR、MIP、VR等图像后处理技术显示异常的门静脉及侧支血管情况。结果22例CTPV在CT平扫上显示门静脉结构不清,肝门区可见多发的结节状、条状软组织影。增强扫描显示6例动脉期肝实质灌注异常;门静脉期11例患者门静脉主干和(或)左右分支增粗,内可见充盈缺损,4例门静脉显示不清;2例门静脉主干和(或)左右分支在正常范围内;4例门静脉主干变细;1例门静脉主干受侵致管腔狭窄。胆管周围静脉丛(86.36%)、胆囊静脉(77.27%)及食管胃底静脉(77.27%)呈点状、细网状、簇状扩张。结论64层螺旋CT能准确显示CTPV的部位、范围,立体地显示各曲张血管的走行及曲张程度,是检查CTPV的有效手段。
简介:目的研究两种不同包埋材料对铸件表面硬化层的影响。方法用铸造蜡片制作尺寸为20mm×20mm×1.5mm的片状试件共6片.分为2组.实验组采用新型铸钛包埋材料包埋,对照组采用ReinatitanP1us专用铸钛包埋料包埋铸造。铸件处理后用显微硬度仪测试表面硬度,负重200g持续5s.测量维氏显微硬度值,比较不同铸钛包埋材料所铸的铸件表面显微硬度,从而判断包埋料对铸件表面硬化层的影响。结果实验组纯钛铸件表面的维氏显微硬度值较高,为(255.33±16.042)HV;随着测量位点与表面距离增加,维氏显微硬度值降低,纯钛铸件表面的硬化层厚度约50μm。对照组纯钛铸件表面的维氏显微硬度升高显著,为(416.33±6.506)HV;随着测量位点与表面距离增加,维氏显微硬度值逐渐降低,但硬化层较厚,约140μm。结论用新型铸钛包埋材料所铸的纯钛铸件表面的硬化层厚度较低.对铸件的理化性能影响较小.能满足精密铸造修复体的应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