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一种改良经乳突外耳道联合径路、采用1期转蒂Z形皮瓣结合2期植皮法在先天性外耳中耳畸形中听力重建效果。方法2001年3月至2010年1月间,110例确诊为先天性外耳中耳畸形病例,分为纵行切口组(24例)和Z形皮瓣组(86例)。所有病例Schuknecht畸形分型,经乳突外耳道联合径路,根据术中听骨链情况行Ⅰ-Ⅲ型鼓室成形术。比较两组术前畸形分型、听力结果、鼓室成形术式;并对两组近期、远期听力学效果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与纵行切口组比较,Z形皮瓣组术前听力水平、畸形分型乳突气化分类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术后近期听力,无论提高10dBHL以上或提高30dBHL以上,纵形切口组Z形皮瓣组近期听力效果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但远期听力效果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Z型皮瓣组近期远期听力效果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术前详尽耳畸形程度判定、术中对有效中耳传音结构最大程度保护经乳突外耳道联合径路、1期转带蒂Z形皮瓣结合2期植皮法具有良好优势,能结合其它方法优点,在经过合理选择病例中联合应用,获得较好远期听力重建效果。

  • 标签: 耳畸形 联合径路 Z形皮瓣 听力重建 并发症
  • 简介:目的:以SLC26A4基因热点突变c.919-2A>G和p.H723R为对象,研究SLC26A4基因单等位基因突变在中国汉族非综合征大前庭导水管(enlargedvestibularaqueduct,EVA)耳聋人群中出现频率,并通过正常听力人群比较评估该疾病SLC26A4单等位基因突变检出疾病发生相关性。方法通过Sanger测序对121例EVA耳聋患者进行SLC26A4基因全部外显子剪切位点序列筛查,经耳聋基因突变检测芯片对3056例正常听力对照进行热点突变筛查,分别确定c.919-2A>G和p.H723R单杂合突变在两组人群中出现频率,利用统计软件SPSS19.0分析其统计学差异。结果121例EVA耳聋患者中有78例样本检出SLC26A4基因双等位基因突变,12例样本检出单等位基因突变,其中6例为c.919-2A>G单杂合突变,2例为p.H723R单杂合突变,共占患病人群6.61%;3056例正常听力对照中发现33例c.919-2A>G和9例p.H723R单杂合突变,占对照人群1.37%;Fisher’sexact检验显示,SLC26A4基因c.919-2A>G和p.H723R单杂合突变出现率在EVA耳聋组正常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01)。结论SLC26A4单等位基因突变在EVA耳聋患者中出现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人群,提示携带SLC26A4单等位基因突变EVA耳聋患者可能存在无法用常规外显子测序方法所检出其它致病基因突变,需进一步研究,并在相关遗传咨询中加以注意。

  • 标签: 前庭导水管扩大 SLC26A4 单等位基因突变 遗传咨询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务工作者锐器伤发生原因特点,制定有针对性防护措施。方法根据本院上报锐器伤异常事件处理报告单资料统计,自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共发生锐器伤110例,结果资料显示发生锐器伤人员分布中护士(包括实习护士)所占比率最高,达80.91%;工作年限0~5年发生率最高,达65.45%;发生地点主要是病房59.09%,其次是手术室10.91%输液中心8.18%;引起损伤锐器种类主要是针头,达70.91%;锐器最初目的用于静脉输液采血所占比例60.91%;锐器伤发生环节主要是处理锐器物时40%配药时14.54%;发生锐器伤时未戴手套占60%;锐器伤不明感染源占71.82%;已知病人源情况HBV(+)5例,HCV(+)2例,TP+1例。结论发生锐器伤高危人群是护士低年资医务人员,操作不规范,防护意识不强是锐器伤主要原因,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实施标准预防,规范操作,正确处理锐器物,是减少锐器伤发生,预防医务人员院内感染有效措施。

  • 标签: 医务人员 锐器伤 职业培训 防护
  • 简介:摘要探究手术中低体温危险因素及其护理干预方法。通过分析研究围手术期发生低体温危险因素对机体影响、以及预防低体温发生措施,从而减少术中低体温发生,为围术期体温护理提供全面的保护措施。

  • 标签: 手术 低体温 预防 护理
  • 简介:目的通过对110名健昕人进行时域压缩言语识别测验,探讨健昕人群时域压缩言语识别阈限值及其影响因素,为判断患者是否有听处理障碍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采用2×2×2混合实验设计,对110名健昕成人儿童进行时域压缩言语识别测验。结果①健听人群时域压缩言语识别阈限值在50%左右;②单耳(右耳)言语识别能力比双耳言语识别能力高;③人单、双耳言语识别能力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强;④女生言语识别能力比男生言语识别能力高;⑤学业成绩时域压缩言语识别能力相关,学业成绩好学生言语识别能力高于学业成绩差学生。结论时域压缩言语降低了中枢听处理外余力,使言语识别难度增加;应关注学业困难学生时域压缩言语能力并采取适当干预措施。

  • 标签: 时域压缩 言语识别能力
  • 简介:目的提高鳃裂囊肿(瘘)诊治水平。方法对我院收治38例鳃裂囊肿和瘘患者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随访情况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对分析。结果本组38例鳃裂囊肿和瘘第1第2鳃裂囊肿瘘管发生率相当,大于20岁各年龄段患者发病例数无显著性差异;根据发生部位临床特征以及CT、造影和B超检查进行确诊,经彻底手术治疗,均能一次治愈。结论鳃裂囊肿(瘘)有效治疗方法为手术,充分术前检查和合理手术方案是治疗成功关键。

  • 标签: 先天性疾病 鳃裂囊肿 鳃裂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肋骨隐匿性不全骨折分布特点MSCT容积扫描后处理重组技术对隐匿性不全骨折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择40例胸部外伤患者,经多层螺旋CT扫描后,运用工作站多种后处理重组技术,总结肋骨隐匿性不全骨折分布特点,探讨多层螺旋CT对肋骨隐匿性不全骨折诊断价值。结果40例胸部外伤患者发现隐匿性不全骨折25处,其中22处分布于肋骨前段或腋前段,1处分别于后段,2处位于腋段。结论肋骨隐匿性不全骨折主要分别于肋骨前段或腋前段,MSCT容积扫描并后重组技术能有效提高肋骨隐匿性不全骨折诊断符合率。

  • 标签: 肋骨隐匿性骨折,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引流术中应用气体置换方法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安全性。方法通过对颅内压变化、所用气体安全性检测,术后并发症气体残余血肿吸收时长因素比较分析,评价微创引流术中气体置换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安全性。结果30例采用微创术中气体置换方法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无张力性气颅、颅内感染、脑脊液漏发生,残余血肿吸收时长明显缩短,无复发病例。结论微创引流术中应用气体置换方法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具有安全、简便,经济诸多优点。

  • 标签: 慢性硬膜下血肿 气体置换 安全性 评价
  • 简介:目的分析不同听力水平中老年人GJB2基因突变类型和基因型频率,探讨GJB2基因各种突变和单核苷酸多态(SNPs)是否年龄相关性耳聋遗传易感性相关联。方法通过普查共收集到648例中老年人听力学资料和血样,根据听力学检查结果将其分为四组。提取基因组DNA,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扩增GJB2基因编码区,利用直接测序方法获得所有样本基因型,区分致病突变和多态性改变,利用统计学分析方法研究各种突变和多态在各组分布情况。结果根据听力学结果将所有样本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157人)、轻度听力下降组(199人)、中度听力下降组(226人)、重度听力下降组(66人)。通过直接测序方法,发现4种移码突变,包括235delC杂合突变16例、299-300delAT杂合突变3例、176-191del16杂合突变1例、512insAACG杂合突变2例;1种错义突变109G>A;6种多态,包括79G>A、341A>G、608T>C、457G>A、368C>A、571T>C;3种已报道但疾病关系不确定突变11G>A、187G>T、558G>A;5种没有报道过突变...

  • 标签: 年龄相关性耳聋 GJB2基因 突变 测序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社会性专业性双重支持自我管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影响评估,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2-2014年期间通过社区动员形式,宣传糖尿病自我管理意义,并在社区招募对象,组建自我管理小组。参与活动共722例。以患者自我管理小组为单位,在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前后采用一对一问卷调查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结果722例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得分分析结果显示,自我效能总分为(66.9±17.4)分。自我效能影响因素自我效能得分多元线性关系显示,患者医保类型、居住地自我效能得分呈负相关(β’分别为-2.548、-2.351),患者文化程度、糖尿病知识知晓程度、糖尿病类型自我效能得分呈正相关(β’分别为3.401、0.250、2.53);活动前糖尿病知识知晓情况、自我效能均有显著改善,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目前我国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仍处于较低水平,足部护理血糖监测普遍表现较差,患者医保类型、居住地、文化程度、糖尿病知识知晓程度、糖尿病类型是影响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因素。社会性专业性双重支持自我管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有显著提高。

  • 标签:
  • 简介:眩晕是一种涉及多学科临床工作常见临床现象,通常涉及神经内科、耳鼻咽喉科、骨科、眼科以及心血管内科学科。在神经内科门诊中,眩晕是仅次于头痛常见症状,而在脑血管病患者中眩晕比例可达40%以上。然而由于其临床表现多样性和相应基础研究相对滞后,这一常见临床症状给医师带来不少困惑并导致诊治混乱。长期以来大量眩晕患者被冠以椎基底动脉供不足(verterbal.basilarinsufficiency,VBI)或颈性眩晕诊断,而部分由脑血管病导致眩晕也有可能被诊断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BPPV)。概念或认识上混乱很可能导致不正确检查和处理,影响治疗效果,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患者神经功能永久性损害甚至威胁患者生命。本文试图从脑血管疾病眩晕关系角度对其概念和相应处理进行阐述。

  • 标签: 脑血管疾病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脑血管病患者 颈性眩晕 神经内科
  • 简介:在生物学上,许多具有重要意义发现是从研究小鼠开始,MITF也不例外。1992年,第一例Mitf插入突变转基因小鼠被报导,它是建立在C57BL/6xC3H杂交背景上VGA-9鼠系,具有特定表型:白色皮毛,小眼畸形,纯合子VGA-9小鼠在出生2个月时丧失对声音反应;电镜观察可见VGA-9小鼠耳蜗血管纹中间细胞即黑色素细胞缺失。

  • 标签: WAARDENBURG综合征 转基因小鼠 C57BL 黑色素细胞 耳蜗血管纹 插入突变
  • 简介:内质网(endoplasmicreticulum,ER)是真核细胞所特有的亚细胞器结构.参与内分泌性蛋白及膜蛋白翻译后加工修饰、正确折叠和新生蛋白转运过程。然而,多种生理、生化以及一系列细胞毒因素,如基因突变或机体状态改变包括缺血、缺氧、营养不足、病毒感染、钙平衡失调各种内质网刺激因子均可干扰蛋白质合成,

  • 标签: 内质网应激 耳聋 翻译后加工 钙平衡失调 内分泌性 亚细胞器
  • 简介:喉咽反流(laryngopharyngealreflux,LPR)最早由CherryMargulies[1]在报道酸性反流喉后部肉芽肿病例时提出。本病未被正式命名前,曾有反流性喉炎、胃咽反流、咽食管反流和食管外反流提法。已知LPR某些呼吸道疾病有关,如哮喘。当哮喘患者出现咳嗽、反酸、嗳气、胸骨后烧灼感伴随症状时应考虑LPR。哮喘LPR有一定相关性,但两者间因果关系尚未完全阐明。

  • 标签: 哮喘(Asthma) 胃酸(GastricAcid) 喉咽反流(laryngopharyngeal reflux)
  • 简介:耳鸣定义是指患者在耳部或头部一种声音感觉,但外界并无相应声源存在,是突发性聋常见伴发症状,不仅听神经系统有关,而且心理障碍关系密切。无突发性聋耳鸣发病率呈现显著上升,而突发性聋患者群中伴随耳鸣发病率也有所增加。临床显示耳鸣可作为先兆出现在突发性聋发生以前数小时,也可能与突发性聋同时出现,少数作为突发性聋后遗症成为一种难以根治顽疾,遗憾是迄今为止对耳聋伴发耳鸣发生机制仍不十分清楚,在临床亦无有效治疗药物和方法。据流行病学调查突发性聋发病率是5~20人/10万,突发性聋中耳鸣发病率日本报道为78.2%~91%,国内为70%~100%。

  • 标签: 突发性聋 耳鸣 流行病学调查 伴发症状 发病率 神经系统
  • 简介:为了评估筛窦切除术后使用新型自交联透明质酸(hyaluronicacid,HA)水凝胶羟甲基纤维素(carboxymethylcellulose,CMC)黏性海绵相比,促进创面愈合安全性和有效性。2所社区医院4位医师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盲法进行了本研究。共纳入30例双侧慢性鼻窦炎患者行双侧筛窦切除术。

  • 标签: 鼻科学 筛窦切除术 杂志 过敏 美国 交联透明质酸
  • 简介:家庭概况我童年时代是在动荡不安社会中度过.我祖父做官,家境较富裕.祖父送父亲去日本早稻田大学读书,在读到第三年时,祖父突然病故,家庭失去了经济来源.继祖母不愿父亲读完四年,频频去信催父亲回国.回来后未找到工作.

  • 标签: 耳鼻喉科 医生 姜泗长 家庭 读书时代
  • 简介:目的对不同类型先天性外耳道狭窄闭锁患者,实施外耳道成形术重建外耳道改善听力。对新外耳道状态、听力变化和并发症情况进行随访,对影响远期疗效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外耳道畸形手术适应症选择、手术方案制定决策提供依据。材料方法一般资料:本文收集07年9月—10年9月期间资料完整73例先天性外耳道狭窄或闭锁行外耳道成形术者。入选标准依据Jahrsdoerfer中耳评分法;术前伴难以控制外耳道感染、胆脂瘤破坏鼓室者除外;平均随访时间22.0月、平均手术年龄12.8岁。治疗方法采用耳甲切口、上鼓室入路,常规替尔氏皮片外耳道植皮。新鼓膜采用颞肌筋膜或乳突骨膜外覆盖部分裂厚皮片,或小外耳道皮肤转位小鼓膜形成新鼓膜;凡士林抗生素纱条紧密填塞固定外耳道植皮,如无感染发生3-4周后取出,取出后常规膨胀海绵或消毒棉球扩张。结果狭窄组19例(95.0%)达实用听力(ABG〈30dB),且长期结果稳定,外耳道并发症少。其中4例(20.0%)术后气骨导差小于10dB。新外耳道感染及耳甲腔耳周皮肤湿疹和鼓膜外移钝角化少见。闭锁组仅27例(50.9%)获实用听力(ABG〈30dB),并发症多。两组之间在听力改善、长期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有显著差异,闭锁组效果较差。结论新外耳道状态、听力变化和并发症是否伴有小鼓膜和正常外耳道皮肤密切相关,是影响远期疗效重要因素;对完全闭锁者再造外耳道需要更慎重。

  • 标签: 外耳道狭窄 外耳道闭锁 外耳道成形术 小耳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