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6月~2017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患者30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是否有颈动脉斑块分为正常组140例,斑块组162例。所有患者均行颈动脉超声检测,详细询问有无吸烟、饮酒、脑卒中、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等病史,检测患者血糖(GLU)、尿酸(UA)、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sdLDL-C、Hcy水平。将斑块组中有一处斑块形成的患者纳入单发斑块组,有两处斑块形成的患者纳入双发斑块组,有大于两处斑块形成的患者纳入多发斑块组,进行三组间sdLDL-C、Hcy水平比较。结果斑块组吸烟人数、收缩压、UA、GLU、Hcy、LDL-C、sdLDL-C水平较正常组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吸烟、收缩压、UA、GLU、Hcy、LDL-C、sdLDL-C(P<0.05);组间Hcy、sdLDL-C水平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多发斑块组、双发斑块组、单发斑块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cy、sdLDL-C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与粥样硬化斑块的数量具有一致性。联合检测两者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干预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同型半胱氨酸 颈动脉粥样硬化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儿血小板参数及超敏C反应蛋白变化及对预后的影响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我科室的60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有无器官功能衰竭分为衰竭组和非衰竭组,每组研究对象为30例,同期选取30例未见异常的患儿为参照组,评估三组患儿的治疗前后的血小板参数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治疗前,衰竭组的血小板参数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衰竭组和非衰竭组的血小板参数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及超敏C反应蛋白变化水平可明显反映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儿的预后,临床上早期对该病患儿的上述指标进行诊断和治疗,对患儿病情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血小板参数 超敏C反应蛋白变化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劳力型热射病患者血中肌酸激酶和肌红蛋白与APACHEII评分相关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10月沈阳军区总医院急诊医学部监护室收治的40例劳力型热射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收集患者入监护室时血中肌酸激酶、肌红蛋白的浓度及入ICU时患者APACHEII评分,分析患者肌酸激酶和肌红蛋白的数值与患者APACHEII评分值的相关性;分析血肌酸激酶及肌红蛋白浓度在判断劳力型热射病患者危重程度的意义。结果患者APACHEII评分随着肌酸激酶与肌红蛋白血值升高而升高;结论肌酸激酶与肌红蛋白浓度与患者APACHEII评分正相关。

  • 标签: 劳力型热射病 肌酸激酶 肌红蛋白 APACHEII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与新生儿溶血病患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患新生儿溶血病的患儿4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20)未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观察组(n=20)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患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的血红蛋白Hb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的最高血清总胆红素值较对照组患儿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后,NEC的发生率为3.45%;观察组患儿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后,NEC的发生率为4.51%。两组患儿的NEC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溶血病患儿患NEC的发生率,与是否静脉输注IVIG无显著的相关性。因而,本实验研究认为,新生儿溶血病的治疗,需要根据患儿自身的实际病情,酌量应用IVIG进行治疗。

  • 标签: 静脉输注 丙种球蛋白 新生儿溶血病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和中性粒细胞联合检测对急性阑尾炎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至我院就诊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共有110例,时间段为2016.1.20-2018.1.20,其中穿孔性阑尾炎31例,化脓性阑尾炎35例,单纯性阑尾炎44例,对三种急性阑尾炎患者均给予CRP、WBC、中性粒细胞联合检测,分析其检测水平与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所有患者中,101例白细胞计数递增,107例中性粒细胞比例递增,106例C反应蛋白递增,94例三者同时递增;对比急性穿孔性阑尾炎、化脓性阑尾炎、单纯性阑尾炎患者的CRP、WBC、中性粒细胞水平均差异显著,且存在依次递减的趋势,P<0.05。结论对急性阑尾炎患者给予CRP、WBC、中性粒细胞联合检测的意义显著,便于判断病情的发展情况,指导疾病的治疗。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白细胞计数 C反应蛋白 中性粒细胞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检测结果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妊娠期糖尿病孕妇50例,均为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血糖正常的健康孕妇50例,设为对照组,对比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妊娠结局。结果经检测示,观察组孕产妇HbAlc为(10.4±0.3)%,对照组为(4.9±0.2)%,具统计差异(P<0.05)。观察组早产率、胎膜早破率、羊水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具统计差异(P>0.05),观察组胎儿窘迫率、产后出血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具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胎膜早破、胎儿窘迫、早产等情况呈HbAlc检测结果呈正相关(P<0.05)。观察组新生儿体重、新生儿血糖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糖尿病产妇体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妊娠结局具密切相关性,水平越高,母婴并发症发生风险越大,可将其作为重要的监测血糖控制的指标。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本课题旨在探讨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应用大剂量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随机数字法的分组方法将本院2015年2月~2017年6月在院治疗的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112例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56例患儿采用大剂量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治疗,对照组56例采用常规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指标、生活质量与总有效率。结果试验组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退热时间、昏迷时间、惊厥消失时间、脑电图恢复正常时间、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分别均少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指标可通过大剂量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治疗显著改善,总有效率和生活质量能够得到明显提高,值得推广。

  • 标签: 重症病毒性脑炎 大剂量 免疫球蛋白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蛋白酶活化受体1(PAR1)在肿瘤细胞转移过程中的作用,评估凝血系统与肿瘤转移的关系.方法:首先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了siRNA对B16F10黑色素瘤细胞中PAR1的内源表达的影响,然后在PAR1受siRNA干扰的情况下检测B16F10细胞在体内外迁移能力,其结果与未受siRNA干扰的试验结果相对照,来确定PAR1在B16F10瘤细胞体内外迁移中的作用.结果:75nmol/L的siRNA干扰48h后可明显抑制B16F10中PAR1的表达,其转录水平抑制率是60%,蛋白水平的抑制率为85%;体外迁移实验表明,PAR1表达量减少后与对照组相比细胞迁移能力减弱(P<0.01);动物实验表明,干扰B16F10细胞中的PAR1后,肿瘤细胞经血管迁移能力减弱,在肺部形成的转移瘤数目减少(P<0.01).结论:PAR1具有促进肿瘤细胞迁移作用.开发PAR1封闭剂有望抑制肿瘤转移,可作为研制抗肿瘤转移药物的新靶点.

  • 标签: 蛋白酶活化受体 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10) RNA干扰 实验性肺转移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主动脉夹层采用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诊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56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将其设定为观察组,再选取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设定为对照组,对其均采用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诊断,比较两组诊断结果,并分析两种诊断方法在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中的ROC曲线。结果观察组的D-二聚体和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的最佳临界点为0.55mg/L,特异度为75.3%,敏感度为98.2%;C-反应蛋白的最佳临界点为5.93mg/L,特异度为71.7%,敏感度为61.8%。结论对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采用C-反应蛋白与D-二聚体联合诊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为疾病治疗提供有效数据信息。

  • 标签: C-反应蛋白 D-二聚体 急性主动脉夹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对糖尿病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实施个体化饮食、运动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40例为观察目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实施个体化饮食、运动管理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40例仅给予常规治疗设为对照组,连续干预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血糖水平、血脂指标、用药情况进行评定比较。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FBG、2hPBG、TC及TG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期间减药例数及用药调整例数均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药物使用剂量显著降低,而对照组则显著升高。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实施个体化饮食及运动管理,能够显著降低治疗相关用药的使用剂量,提高血糖、血脂的控制水平,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糖尿病 药物治疗 个体化饮食 运动管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定喘汤合气化痰丸加减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痰热蕴肺证效果及体征积分。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我院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痰热蕴肺证100例患者(实施信封随机分组模式),对照组的50例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的50例患者进行定喘汤合气化痰丸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FEV1(1.95±0.85)L、FVC(2.45±0.86)L、FEV1/FVC(0.86±0.87)%、6min步行距离(384.45±22.33)m、啰音积分(0.14±0.35)分、痰液性质积分(0.46±0.21)分、痰量积分(0.81±0.12)分、咳嗽积分(0.47±0.47)分、呼吸困难积分(0.33±0.16)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痰热蕴肺证患者实施定喘汤合气化痰丸治疗显著。

  • 标签: 定喘汤合清气化痰丸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痰热蕴肺证 体征积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对 2型糖尿病肥胖病人应用饮食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 及对患者消化系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在我院进行药物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的饮食宣教,而试验组则进行糖尿病人饮食控制,采取个性化饮食管理、健康宣教以及随机到访的方式进行饮食方面的控制措施,比对分析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变化状况和相应的临床效果 及消化系统并发症发生几率。结果 干预进行1年后,发现试验组患者的空腹 FBG、 2hFBG、 HbA1c以及 BMI等均优于对照组;试验组干预 1月后仅 FBG出现明显的降低情况,其余各个阶段的各指标均出现明显的降低, 且患者出现的消化系统并发症主要为胃麻痹、胃病及消化道出血,试验组发生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上述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对2型糖尿病肥胖病人应用饮食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同时降低患者消化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2型糖尿病肥胖病人 饮食护理 临床疗效 依从性
  • 简介:目的:观察在全反式维甲酸(ATRA)作用下,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NB4细胞株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信号转导途径中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TGF-β1/Smad途径在NB4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ATRA作用于NB4细胞株不同时间后,应用蛋白印迹(Westernblot)方法检测TGF-β1、Ⅰ型受体(TβRⅠ)、Ⅱ型受体(TβRⅡ)、Smad2、Smad4和Smad7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ATRA作用3h后TβRⅠ、TβRⅡ的表达量开始增加;12h后TGF-β1的表达量开始增加,随着加药时间延长,蛋白表达量逐渐上升,48h表达量至最高,然后下降。而Smad2、4、7蛋白的表达在加药3~6h后开始增加,呈逐渐上升趋势,Smad2表达量于48h达峰值,然后逐渐下降;而Smad4和Smad7的最高值出现较晚,出现在72h,然后下降。结论:TGF-β1信号转导途径与APL细胞的分化密切相关,ATRA在体外能上调TGF-β1/Smad途径的蛋白表达,以发挥抗白血病效应。

  • 标签: 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信号转导途径 全反式维甲酸 诱导分化
  • 简介:摘要目的对需要机械通气的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球蛋白的方式进行治疗,查看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需要机械通气的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参与研究,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34例,观察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免疫球蛋白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加入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对比,观察患者的死亡率、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住院时间、肌力评分和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需要机械通气的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球蛋白的方式进行治疗,不会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安全性造成不利影响。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免疫球蛋白 机械通气 吉兰巴雷综合征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肌钙蛋白T(cTnT)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的AMI患者100例,同期血清cTnT升高的非AMI患者共100例,健康体检者100例,三组均在来院时抽血测定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比较AMI组与非AMI组血清cTnT水平。结果AMI组及非AMI组血清cTnT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MI组血清cTnT水平明显高于非A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非AMI患者也可以出现血清cTnT升高,但升高水平不如AMI患者显著;cTnT结合CK-MB、心电图,仍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良好手段。

  • 标签: 肌钙蛋白 急性心肌梗塞 非急性心肌梗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脑卒中患者中血清sE-选择素、前白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脑微出血的临床关系。方法分别选取60例脑卒中病人和60例健康人展开研究,将其记为患病组和健康组。检测并对比两组血清sE-选择素、前白蛋白的表达水平,对比患病组中发生脑微出血者和未发生脑微出血者、不同脑微出血严重程度者血清因子的水平。结果患病组血清sE-选择素水平远高于健康组(P<0.05),而前者血清前白蛋白水平远低于健康组(P<0.05);发生脑微出血者与未发生脑微出血者血清sE-选择素、前白蛋白水平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脑微出血严重程度者血清指标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重度者异常最明显、中度者次之、轻度者最次。结论脑卒中患者中血清sE-选择素异常升高,而前白蛋白水平异常降低,与脑微出血存在有紧密的关系。

  • 标签: sE-选择素 前白蛋白 脑卒中 脑微出血 临床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合并贫血的糖尿病患者病情观察和疗效监测中的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有贫血的糖尿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观察组,其中轻度贫血(Hb>90g/L)30例,中度贫血(Hb为60~90g/L)18例,重度贫血(Hb<60g/L)12例,同时选取本院同期住院的无贫血的糖尿病患者30例做为对照组,采用南京神州英诺华DH-604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实验对象的早晨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比较,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各种贫血的糖尿病患者组的空腹血糖与无贫血的糖尿病患者组的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贫血(Hb>90g/L)的糖尿病组的糖化血红蛋白与无贫血的糖尿病组的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贫血的糖尿病组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低于无贫血的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重度贫血的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不能真实反映糖尿病患者的病情,不能作为临床观察疗效、监测病情变化的指标。

  • 标签: 血糖 贫血 糖化血红蛋白 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5年的1月~2016年的6月我院所收治的87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甲泼尼龙治疗,观察组采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体温消退、神经系统恢复及痊愈所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小儿手足口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采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施治效果颇为显著,可帮助患儿增强机体免疫力,迅速控制症状发展,提高其康复效率。

  • 标签: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甲泼尼龙小儿手足口病神经系统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应用α-糜蛋白酶单纯液化引流与应用尿激酶冲洗抽吸引流颅内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行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的54例颅内血肿患者分为对照组(应用尿激酶冲洗抽吸引流)20例及观察组(应用α-糜蛋白酶单纯液化引流)34例,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8%、死亡率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0%、死亡率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血肿清除率、NIHSS评分无明显差异,术后第3d、5d、7d各指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内血肿治疗中应用α-糜蛋白酶单纯液化引流取得的效果优于应用尿激酶冲洗抽吸引流,不失为一种理想的引流方案,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alpha -糜蛋白酶 尿激酶 颅内血肿
  • 简介:目的:探讨肝脂酶(HL)的基因启动子514C/T多态性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203例高HDL-C患者和156名HDL-C正常对照者(对照组)的HL基因启动子514C/T多态性及其基因型,并探讨其与血脂水平的关系。结果:高HDL-C组HL基因启动子514C/T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按TG与TC水平将高HDL-C组再分成2组进行观察,高HDL-C组1[TG≥1.70mmol/L和(或)TC≥5.72mmol/L]的等位基因型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HDL-C组2(TG〈1.70mmol/L且TC〈5.72mmol/L)的等位基因型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HDL-C组1中CC型者除载脂蛋白A1(ApoA1)及ApoA1/ApoB100外,其他血脂指标均明显高于同基因型的对照组(P〈0.05)。经过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与高HDL-C的发生有关(P〈0.05),而载脂蛋白B100(ApoB100)则与高HDL-C的发生呈负相关。结论:HL基因启动子514C/T多态性可能与脂质代谢有关。

  • 标签: 肝脂酶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基因多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