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品管圈活动(QCC)在提高急诊输液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15年4~10月QCC活动开展后随机抽取的急诊输液患者192例作为观察组,选择QCC活动开展前随机抽取的急诊输液患者19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两组输液患者健康教育知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输液前及输液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输入药品的名称、作用、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相关疾病的饮食、休息、居家自我护理等预防保健知识,输液结束后的注意事项知晓率由改善前的67%/周上升至改善后的85.6%/周。输入药品的名称、作用、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知晓率由改善前的51.3%/周上升至改善后的88.8%/周。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有利于增强护士的主动性和责任感,提高护士对输液病人的药物知识的掌握,在输液过程中的应急处理能力,对提高急诊输液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具有显著的效果,提升了护理健康教育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阶段性人文关怀在提高乳腺癌患者功能锻炼遵循率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对80例乳腺癌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为常规的健康教育,实验组进行从手术到术后化疗及电话回访的跟踪模式进行统计调查,根据恢复的不同阶段,将干预过程分为入院准备阶段,在院恢复阶段及延伸服务阶段。结果实验组患者患肢恢复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阶段性人文关怀模式可降低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水肿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QCC)在提高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合格率的作用。方法将2016年1月-2016年3月行结肠镜检查的5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将2015年4月-2015年8月行结肠镜检查的5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通过采取现状把握、目标设定、实施与检讨、标准化等,对QCC活动前后两组患者比较肠道准备合格率。结果观察组肠道准备合格率96.23%,对照组肠道准备合格率71.70%,观察组患者肠道准备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提高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合格率的作用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5月—2017年4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48例患者,作为主要观察主体。使用抓阄法分组,分为对照组(24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24例,手术室细节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1)对照组83.3%的护理满意度较比观察组的100%,略低一些,护理满意度指标组间比较统计学有差异(P<0.05)。(2)对照组反应护理质量的护理记录评分、无菌状态评分、健康教育评分、物品管理评分、知识考核评分、基础护理评分指标,较比观察组均略低一些,上述指标组间比较统计学均有差异(P<0.05)。结论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以及促进患者满意度的提升,均可发挥显著作用,因此,临床使用予以推荐。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提高间质性肺炎(ILD)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40例ILD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参照组(n=70,给予常规护理)和试验组(n=70,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生活质量改善效果和血气分析检测结果。结果参照组环境、社会、心理及生理等方面的评分均明显低于试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H、PCO2、PO2等血气分析指标比较,试验组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对间质性肺炎患者的护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有利于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优先选择和全面普及。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干预对提高产后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来我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剖宫产产妇10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健康宣教、指导产妇正确哺乳等,观察组产妇在此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包括进行心理干预、指导正确喂奶体位以及饮食护理与睡眠护理等。比较两组产妇产后第2、3d时纯母乳喂养成功率以及泌乳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第2天和第3天的母乳喂养成功率分别为84%、96%,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58%、60%;观察组产妇母乳充足的例数为49例,显著高于对照组母乳充足例数26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产后母乳喂养成功率,适于在临床领域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射介入病区通过品管圈工具的应用,制定出提高患者介入术后穿刺肢体制动依从性最为相关的改进护理措施和标准流程,并组织实施,最终使介入术后患者穿刺肢体制动依从性提高。方法2016年9月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将2016年10月符合调查条件的20例介入术后患者,设为品管圈改善前期;将2017年1月符合调查条件的20例介入术后患者,设为品管圈改善后的改善期,并与品管圈改善前期比较。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患者介入术后穿刺肢体自行活动由改善前期的平均13.2次/人降至改善后的平均8.9次/人,目标达标率97.7%,进步率32.57%。结论应用品管圈护理模式能提高患者介入术后穿刺肢体制动依从性,对患者术后护理、住院满意度加强了提高,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临床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细节护理,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手术室护理安全性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消毒隔离情况、手术器械准备情况和仪器设备使用情况、护理工作配合情况等不同项目评分方面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临床可行性较高,不仅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还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值得广泛推之。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药物自我管理技能训练对提高精神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底前龙岗区社区在管治疗在知情同意的原则下自愿参与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其健康家庭照料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精神分裂症常规健康教育技能,观察组联合采取药物自我管理技能训练。比较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技能干预后的治疗依从性。结果经过健康教育技能干预后,观察组的按时服药率为94.00%(47/50),合理饮食率为92.00%(46/50),定期检查率为96.00%(48/50),合理运动率为88.89%(48/5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健康教育技能干预后的家庭/社会状况、生理状况、功能状况以及情感状况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物自我管理技能训练可以有效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护理激励机制在提高护理人员积极性和护理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重症医学科22名临床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名。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管理方式,观察组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引进激励机制。通过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效果。结果通观察组在实施护理激励机制后,护理人员的理论考试成绩以及技能考试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医护纠纷发生率以及存在离职想法的比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激励体制可以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以及工作能力,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减少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提高护理满意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12月所收治的52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骨折病患,将2015年1—6月份收治2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5年7—12月份收治2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之优质护理干预,对不同护理干预方式下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优质护理后护理满意率为25(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76.92%),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较高,且观察组患者在术后疼痛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够有效的帮助骨折患者减少术后疼痛,有效的进行改善预后,且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利于患者的身体早日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