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交焦虑障碍(social anxiety disorder,SAD)患者的面孔与非面孔加工以及不同情绪效价下面孔加工的相关激活脑区。方法通过关键词检索了PubMed、Medline、Sciencedirect、CNKI等数据库,得到符合要求的31项经同行评议的SAD患者情绪面孔研究,其中SAD患者面孔与非面孔加工元分析纳入13篇文献,包含被试481人、161个激活点。SAD患者不同情绪效价的面孔加工元分析纳入18篇文献,包含被试586人、331个激活点。基于Talairach空间下采用簇水平整体错误(Cluster-level family-wise error,FWE,P<0.05)方法分析。结果SAD患者的面孔加工激活了左侧杏仁核(x=-18,y=-8,z=-12),右侧杏仁核(x=26,y =0,z=-20),内嗅皮层(Brodmann脑区28,x=16,y=-8,z=-10)和内侧前额叶皮质(Brodmann脑区10,x=2,y=44,z=-8)。并且,SAD患者在处理负性面孔时左侧杏仁核(x=-26,y=0,z=-16),右侧杏仁核(x=26,y=0,z=-12),左内侧苍白球(x=-20,y=-10,z=-6)和右内侧苍白球(x=20,y=-10,z=-6)有强烈激活,其中恐惧面孔激活双侧杏仁核(左:x=-28,y=0,z=-16,右:x=28,y=-2,z=-12)、愤怒面孔激活内侧苍白球(x=20,y=-8,z=-6)。结论SAD患者的面孔加工存在特定神经机制,双侧杏仁核、内嗅皮层和内侧前额叶皮质是面孔加工的关键脑区,杏仁核和内侧苍白球是负性情绪面孔加工的重要神经区域。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社交焦虑现象愈发明显,很多在校大学生对于人际交往都存在一定困惑感,不知该如何进行正常交际,随时间推移困惑感加重,便会产生社交焦虑。而经过相关专业文献研究发现,体育运动有助于改善大学生心理状态,缓解其社交焦虑现象,为其能够正常开展一段人际交往关系有着一定促进作用。比如排球、足球、篮球、舞蹈等体育项目,可调动个体心理情绪,优化抑郁症、黏液质大学生群体社交焦虑情况;而瑜伽、武术等体育项目,则在优化胆汁质、多血质大学生群体社交焦虑方面效果显著;除此之外,乒乓、健身、网球等体育项目,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减低大学生社交焦虑症状。本文将对体育选项课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影响进行全面分析,并结合实际做好相应整理和总结。
简介:摘 要:初步探索应用认知疗法以改善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术后社交障碍的效果。采用DSM-IV-TR诊断标准对一名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术后进行测评,并收集其主客观材料。患儿通过检查认知、证明认知不合理、建立合理认知、巩固治疗效果四个阶段的认知治疗,社交障碍有所改善。结果表明,认知疗法有助于改善患儿的社交认知与行为。研究旨在为推进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及整个特殊儿童群体的社交干预提供新的视角与可行路径。
简介:【摘要】2020年初,一场疫情来势汹汹,导致人们都不能正常出行,高中生也推迟开学在家上网课,高中生在家上网课的时候因为只有自己在上网课,来听老师讲解,自己只需要动脑动手,不能正常的与同学进行言语上的对话,就导致在疫情过后会有一些社交焦虑,那么本文就分析团体心理辅导如何缓解高中生在疫情过后的社交焦虑,找出最好的解决策略,让高中生在开学过后也能开心的与身边的同学一起互帮互助。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反刍思维在大学生社交焦虑与手机成瘾倾向间的中介作用。方法使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ocial avoidance and distress scale,SAD)、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obile phone addiction tendency scale,MPATS)和反刍思维量表(ruminative response scale,RRS)对682名大学生进行测量。采用SPSS 25.0及Mplus 7.0进行数据分析,用Pearson相关分析考察社交焦虑、手机成瘾倾向、反刍思维的相关性,用Bootstrap法检验反刍思维在大学生社交焦虑与手机成瘾倾向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大学生社交焦虑总分为(13.36±6.02)分,反刍思维总分为(51.04±11.56)分,手机成瘾倾向总分(40.46±11.74)分。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检出率为23.90%,社交焦虑检出率为49.85%。大学生社交焦虑总分与反刍思维总分呈正相关(r=0.31,P<0.01),与手机成瘾倾向总分呈正相关(r=0.25,P<0.01),大学生反刍思维总分与手机成瘾倾向总分呈正相关(r=0.46,P<0.01)。结构方程模型显示,反刍思维在高社交焦虑和手机成瘾倾向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效应值为0.18;低社交焦虑与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间不存在中介效应,直接效应为0.33。结论低社交焦虑直接影响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高社交焦虑通过反刍思维间接对手机成瘾倾向产生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潜在类别及与社交焦虑的关系,为不同类型群体实施相关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scale of regulation emotional self-efficacy,SRESE)和交往焦虑量表(interaction anxiousness scale,IAS)对41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采用SPSS 26.0进行描述统计,数据整理;采用Mplus 8.3进行潜在剖面分析(latent profile analysis,LPA),以探索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潜在类别,并使用修正BCH法探讨不同类别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社交焦虑的关系。结果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可分为"高表达积极低管理消极情绪效能型"、"低情绪调节效能型"和"高情绪调节效能型"3个潜在类别,分别占所有大学生被试的30.3%,22.3%和47.4%。3个类别在社交焦虑上具有不同表现,其中"高表达积极低管理消极情绪效能型"[(48.66±0.75)分]和"低情绪调节效能型"[(48.05±0.97)分]在社交焦虑得分较高,两者社交焦虑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4,P=0.62)。而"高情绪调节效能型"在社交焦虑上得分较低[(45.29±0.56)分],与前两个类别的大学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6,12.30,均P<0.05)。结论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存在3种不同潜类别;不同类别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存在不同社交焦虑,可以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方式,提高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水平,降低社交焦虑。
简介:【摘要】目的 对焦虑障碍治疗中团体认知行为治疗(GCBT)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与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焦虑障碍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时间2020年2月-2021年3月;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40例(采取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和研究组40例(采取团体认知行为(GCBT)治疗);对两组患者两组治疗前后焦虑评分、社会功能缺陷评分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焦虑评分、社会功能缺陷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焦虑障碍治疗中,团体认知行为治疗(GCBT)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情绪,促进患者社会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对促进患者疾病恢复有着积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社交焦虑水平大学生在加工不同情绪面孔时注意偏向的行为和眼动特点。方法根据Liebowitz社交焦虑量表得分筛选高、低社交焦虑大学生26人和27人,通过点探测任务测量被试在一致和不一致条件下的反应时和正确率,同时记录被试在观察愤怒、厌恶和中性面孔时的眼动特征。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高社交焦虑组在面孔一致和不一致条件下的正确率分别为(0.97±0.10)和(0.93±0.15);高社交焦虑组在一致和不一致条件下的反应时分别为(660.97±125.38)ms和(687.81±150.90)ms,高社交焦虑被试对靶刺激判断的正确率和反应时在不同一致性条件下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正确率:F(1,51)=15.25,P<0.01;反应时:F(1,51)=7.85,P<0.01],低社交焦虑大学生的正确率和反应时不受一致性条件影响(均P>0.05)。高、低社交焦虑大学生对情绪面孔的首次注视潜伏期和对中性面孔的首次注视潜伏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102)=15.01,P<0.01];高、低社交焦虑大学生对情绪面孔的总注视次数与对中性面孔的总注视次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102)=4.38,P<0.05]。结论不同社交焦虑水平的大学生均表现出对情绪面孔的早期注意警觉和注意脱离困难,但只有高社交焦虑者在行为水平上表现出对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向。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焦虑及抑郁的发生情况,并分析患者住院期间的急性应激障碍、焦虑、抑郁对随后1个月时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焦虑、抑郁的预测效应。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9 —12月选取哈尔滨市某三级甲等医院457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在住院期间(入院1周内)及随后1个月时分别使用急性应激障碍量表(ASDS)、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问卷中文平民版(PCL-C)、贝克焦虑量表(BAI)以及贝克抑郁量表第2版(BDI-Ⅱ)对其进行调查。结果457例AMI患者住院期间ASD、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分别为31.29%(143/457)、42.23%(193/457)和29.98%(137/457);1个月时AMI患者PTSD、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分别为30.20%(138/457)、10.50%(48/457)和26.48%(121/457)。交叉滞后模型分析结果显示,AMI患者在院期间的急性应激障碍(β=0.11,P<0.05)、焦虑(β=0.16,P<0.01)、抑郁(β=0.25,P<0.01)对1个月时的创伤后应激障碍预测作用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住院期间的焦虑、抑郁分别对1个月时的焦虑(β=0.34,P<0.01)和PTSD(β=0.16,P<0.01) 、抑郁(β=0.59,P<0.01)和创伤后应激障碍(β=0.25,P<0.01)预测作用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急性应激障碍的高警觉、再体验与分离症状群对创伤后应激障碍预测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MI患者住院期间的急性应激障碍、焦虑、抑郁对随后1个月时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焦虑、抑郁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应加强对AMI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理干预,及时疏解其焦虑、抑郁、恐惧等负性情绪,从而有效降低其后期创伤性应激障碍的发生。
简介:摘要焦虑障碍是最常见的精神健康问题之一,疾病负担大,发病率高,药物治疗依从性差。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CBT)是一种基于证据的心理疗法,对于焦虑障碍具有较好的疗效,但其疗效因人而异。有研究表明焦虑障碍的CBT疗效与多种基因有关,而这些基因在CBT疗效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不同,国内相关研究较少,通过这些机制研究可进一步阐明焦虑障碍的生物学标志物,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并应用于焦虑障碍的诊断、治疗等方面。该综述通过HPA轴相关基因、5-羟色胺系统相关基因、单胺氧化酶系统相关基因、神经发育相关基因来探究CBT治疗焦虑障碍的疗效,发现FK506结合蛋白5启动子的甲基化、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的甲基化及多态性、色氨酸羟化酶2的基因多态性、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的基因多态性、单胺氧化酶A的基因多态性等与CBT治疗焦虑障碍的疗效有关。通过研究遗传学与焦虑障碍CBT疗效的关系,未来可从焦虑障碍致病基因如何影响CBT疗效的相关环路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阐明遗传因素在焦虑障碍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并探索预测CBT疗效的遗传预测因子。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心理护理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焦虑与抑郁情绪的改善效果展开探讨。方法:研究期:2019年1月-2021年1月,纳入100名观察对象展开研究,观察对象为双相情感障碍病例,采用计算机双色球分组法,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并实施不同护理方案:心理护理(观察组,n=50),常规护理(对照组,n=50),对不同护理方案在患者负面情绪的改善效果展开分析。结果:经护理干预,患者心理情绪(焦虑、抑郁)指标值(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围绕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护理,心理护理模式在消除患者的负性情绪上,应用价值明显,值得临床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模式在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焦虑症中的应用。方法:筛选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70例PTSD继发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5例,比较观察组(以心理护理为核心试验方案)和对照组(以常规护理为对照试验方案)的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各项康复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HAMA和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PTSD继发焦虑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症状,提升康复质量,加强预后转归水平,值得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心理护理干预创伤后应激障碍焦虑症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观察对象通过随机选取的方式来进行选择,两组患者分别来自本院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接受治疗的82例创伤性应激障碍焦虑症患者,按照病例建立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创伤后应激障碍焦虑症患者的护理治疗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均明显改善,护理治疗依从性及生存质量均明显提高,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数据差异明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