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近年来地震在我国发生频率的增加,以及带来不同程度的破坏和影响,我国需要将对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的重视提上日程。《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条例》是在此认识基础上而出台的条例。本文在具体分析本条例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地震监测设施的现状以及地震观测环境的问题,对地震科学的研究与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 标签: 依法保护 地震监测设施 地震观测环境
  • 简介:我国是一个多地震国家,从古至今,见诸史籍记载的地震现象就达八千多次。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为防止地震对人类社会造致的灾害,曾对地震这种自然现象进行了长期连续的认真观测记录,并总结积累了不少识别地震先兆和避免地震灾害的知识经验。它们是一份十分宝贵的科学历史遗产。

  • 标签: 地震观测 古代 地震灾害 史籍记载 人类社会 自然现象
  • 简介:分析了地震台站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受干扰与影响的主要因素,总结了近年来地震台站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保护的经验启示,并就进一步做好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保护工作提出相关建议。

  • 标签: 地震监测设施 地震观测环境 地震台站
  • 简介:区域精密水准测量在地震监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其作业范围广、观测周期长,容易受外界复杂多变的环境因素影响。目前对环境因素的影响分析大多是定性描述,缺乏实验观测数据的支撑。针对这一问题,选取大约2000km区域精密水准观测数据,结合观测环境资料,统计分析不同环境因素对观测成果的影响程度,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 标签: 地震监测 精密水准测量 环境因素 统计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工程建设活动对于地震台站的观测环境的不利影响也越来越大,而地震台站的监测设备也经常面临着人为破坏和被盗的风险。本文以目前地震台站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破坏的类别作为切入点,深入而详尽的探究了地震台站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保护的有效方法,从而提升地震台站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保护工作的进行质量,希望能对我国地震观测行业的深入发展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

  • 标签: 地震台站 监测设施 观测环境 保护
  • 简介:摘要:对于地震行政执法而言,其中较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地震观测环境保护工作,这项工作与地震监测及预报功能的发挥都密切相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关系着人们的安全。然而在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之间出现了一定的矛盾,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矛盾也越发尖锐。在进行地震观测环境执法时,应该追求社会经济及地震观测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从而为地震监测设备提供足够的保护,也为进一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为此,本文针对地震观测环境保护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解读。

  • 标签: 地震观测环境保护 现状 难点 优化措施
  • 简介:摘要: 地震是地球板块相互挤压、相互 碰撞引起的地质灾害。如果没有有效的保护,必然会产生无法挽回的巨大伤害 。我国是一个地震高发国家,国家高度重视防震减灾工作,出台了多项法律法规。由于台站队伍力量相对薄弱 ,社会冷漠,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保护不足。为做好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保护工作,首先是切实增强 地震台站队伍建设,从而有效 提高台站人员综合业务水平,加大防震减灾宣传力度,逐渐提升 群众保护意识。同时,严格按照相关 法律法规制定 ,加大 执法力度 ,确保地震监测网正常有序运行 。

  • 标签: 地震监测设施 观测环境 保护
  • 简介:龙岩地震台核旋观测室始建于1984年,1985年2月开始使用。室内建有三个仪器墩。长期来,探头一直放在最西边的墩上进行观测。1998年龙岩台核旋观测仪故障停测后,1999年12月新购回G-856核旋观测仪,并于2000年1月开始正式观测。由于使用G-856核旋观测观测以来,H分量一直不稳定,Z分量测值也经常出现不稳定值,后改将探头放在中间墩上,观测结果Z分量测值稳定,而H分量测值仍不稳。从2000年7月5日开始,进行加密观测,分析结果作者认为有仪器老化与不配套的原因,更重要的是环境变化的影响,在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 标签: 磁场梯度 核旋观测
  • 简介:摘要地下流体是地球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壳中普遍存在和活跃的组分。地下流体积极参与地壳中的各种动力作用,并在地球各层圈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中起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介绍我国地震地下流体井泉的分布现状、观测井含水层特征及自流热水井的观测现状,以期为我国地震地下流体台网的进一步调整与优化尽上绵薄之力。

  • 标签:
  • 简介:本文介绍了数字观测中的模数转换、采样、量化和传输的基本原理并以地形变数字观测为例介绍了采样定理的应用

  • 标签: 数字 观测 采样
  • 简介:摘要:对攀枝花南山地震地震监测干扰事件进行分析,阐明地震观测环境保护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地震观测环境保护应对策略和建议,为地震台站观测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思路。

  • 标签: 地震观测 观测环境 保护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地震监测台站观测环境的影响因素及其保护策略。通过分析人为干扰和自然条件变化对地震监测台站的影响,揭示这些问题对观测数据精度的威胁,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研究发现,建设工程、交通运输、气候变化等因素显著影响地震监测的准确性。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技术升级、环境管理、政策支持和社会参与等保护策略,以确保地震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升地震预报和研究的科学性。

  • 标签: 地震监测台站 观测环境 影响因素 保护策略
  • 简介:地震前兆和地震观测的数字化传输1.引言地震观测在经历了沙盘记录、薰烟记录、电子放大等模拟记录阶段后,在19世纪七十年代初,国外已不断地对地震观测数字化传输进行研究与应用。国内在“768”工程建设中,作为全国六大区域台网之一的兰州地震遥测台网,也受命进...

  • 标签: 地震前兆 地震观测 数字化传输 地震前兆数据 地震遥测台网 地震遥测设备
  • 简介:利用正弦波信号对数字地震观测系统进行标定,计算各频点的响应灵敏度,确定地震观测系统的幅频特性曲线。对正确分析和解释地震观测记录以及地震基本参数测定是必须的。

  • 标签: 标定 响应灵敏度 幅频特性曲线
  • 简介:针对南昌地震台2013年11月16日出现的漏电干扰事件,建立了均匀半无限介质的地面点电源模型,分析电场数据在近源场和远源场的区别,远场可近似为均匀场,近场为不均匀场;对比2种电场观测方式(地电场和自然电场)对漏电源的响应,对于南昌地震台此次漏电源,2种电场观测方式数据均表现为干扰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不一,且方向相反。

  • 标签: 地电场 自然电场 漏电干扰
  • 简介:摘要简述了玉树地震台前兆观测的现状,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产出的各项数据资料并进行分析,主要从前兆观测中所受到的环境干扰、人为干扰及观测技术系统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周边干扰的排除,分析出对前兆观测干扰的原因,在数据记录特征上对干扰分类,对其采取合理、有效的解决措施,在观测资料的使用价值上得以提升。

  • 标签: 前兆观测 资料分析 干扰分析
  • 简介:对南京地震台地电场记录到的典型干扰进行了分类,总结了其干扰特征,初步分析了产生干扰的原因,以期对地电场台站观测人员的日常观测有所帮助,有助于快速判定地电场数据的变化。

  • 标签: 地电场 典型干扰 南京地震台
  • 简介:对西宁地震台2008年1月至2013年5月各前兆测项受到的干扰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周边环境以及气压突变和雷电等气象因素未造成干扰,存在的干扰主要是人为干扰和观测技术系统干扰。

  • 标签: 前兆观测 环境干扰 人为干扰 观测技术系统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