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暂时固定对双端固定龈端密合度的影响。方法:选择37例拟行后牙三单位双端固定修复的患者,按常规步骤制作修复,选用Luxatemp材料制作暂时固定,复诊时检查双端固定龈端密合情况,同时针刺法检测并记录缺牙区黏膜厚度。结果:初次复诊时13例双端固定龈端不密合,缺牙区黏膜厚度2.215±0.410mm;24例密合,缺牙区黏膜厚度1.918±0.128mm,二者有显著性差异。13例不密合者磨去暂时固定部分,观察1周,再次复诊时12例恢复密合。结论:暂时固定在牙合力作用下使覆盖区的黏膜发生弹性形变,导致双端固定龈端出现间隙。黏膜的变形与黏膜厚度有关,且具有可复性。

  • 标签: 暂时固定桥 桥体 密合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半口连体固定与分段固定的疗效对比。方法选择自2008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120例适合半口义齿的中老年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经相应治疗后,A组患者作分段固定修复,B组患者作连体固定修复,随访3年,通过观测两组患者的咀嚼感觉、食物嵌塞情况,及义齿有无固位不良、固定断裂、牙冠磨损情况,基牙有无龋损、牙周病、及根尖不适的情况,评定义齿的使用情况及基牙的变化情况。结果随访3年后,连体固定在咀嚼感觉、食物嵌塞等方面的疗效评分明显高于分段固定患者(P<0.05);牙龈不适、固位不良及固定断裂情况均较分段固定显著降低(P<0.05);且基牙龋损、牙根根尖不适、牙周病的病例比例也较分段固定明显降低,(P<0.05)。结论连体固定较分段固定更适合于需要进行半口牙齿修复的患者。

  • 标签: 连体固定桥 分段固定桥 半口 疗效对比
  • 简介:锤造固定义齿在基层口腔牙列缺损修复中应用广泛.但临床常出现因原因造成固定制作失败,如磨损穿孔、变形、折断、金属(牙合)面与塑料脱离等.为避免上述情况,我们将设计为金属全冠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自1997年6月至2000年5月,我们在没有铸造条件下按此法制作固定76例,男44例,女32例,年龄25-60岁,均为后牙双端固定,缺牙l-2个.缺1个牙57例,缺2个牙19例.上颌牙39例,下颌牙37例.全冠内的空隙用自凝或热凝塑胶填塞.

  • 标签: 后牙 锤造固定义齿 锤造固定桥 全冠式桥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临床固定修复的效果,为治疗工作有效开展提供启示。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口腔患者75例,对他们采用固定修复技术进行治疗,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75例患者均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中,轻度组和青年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5.65%、96.23%。且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牙齿不同损坏程度的患者,采用固定修复技术虽然治疗效果存在一定差异,但都能取得比较明显的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口腔特征,对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也具有重要作用,因而值得推广和应用固定修复技术。

  • 标签: 口腔 固定桥修复 疗效观察 修复效果
  • 简介:目的:解决栓道附着箱状洞型牙预备中易损伤牙髓的问题.方法:应用栓道附着,根据磨牙就位道方向置栓于前磨牙全冠蜡型之外(之内),包埋铸造后,栓道就位于栓之上制作和磨牙蜡型.结果:11例患者咀嚼功能良好,牙龈健康,牙周膜间隙正常.结论:改良栓道附着增加了其临床应用适应证,较好解决了倾斜基牙的固定修复活动连接问题.

  • 标签: 栓道附着体 半固定桥 临床应用 牙体预备 倾斜牙 义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口腔临床固定修复治疗的效果。方法整理收集164例采用固定修复的患者进行临床随访调查,比较不同牙缺损程度、不同年龄固定修复效果。结果全部164例患者接受固定修复2年后,153例修复成功,占93.3%;11例患者出现修复失败,占6.7%,其中4例患者固定松动脱落,发生率为2.43%,7例患者出现固定破损,发生率为4.27%;不同牙缺损程度固定修复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固定修复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临床固定修复疗效明显,有效改善患者咀嚼效能。

  • 标签: 口腔临床 固定桥修复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口腔临床的固定修复治疗的效果进行简单的探讨。方法对我院251例采用固定修复患者进行临床的跟踪调查、比较和统计。结果251例患者通过一年多的固定修复,康复的有234例,康复率占到93.23%;17例患者修复失败,占到6.77%,失败的包括9例患者出现固定的破坏,占到3.59%,6例固定脱落,占到2.39%。不同程度的牙损患者在医学的临床疗效上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的患者在临床疗效上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腔临床固定修复治疗对咀嚼患者具有较为明显的效果。

  • 标签: 口腔 固定桥 修复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固定设计临床教学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首先,分析了固定设计临床教学的实践性强、知识更新快和注重综合素质培养的特点。其次,指出了实践教学资源不足、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和教学方法单一落后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加强实践教学资源建设、优化教学内容和创新教学方法的优化对策。通过这些对策的实施,可以提高固定设计临床教学的质量,培养更多优秀的口腔医学人才。

  • 标签: 固定桥设计 临床教学 实践教学 教学内容
  • 作者: 杨霄松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2-26
  • 出处:《向导.学术研究》2023年17期
  • 机构:上海市黄浦区豫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口腔科
  • 简介:目的评价传统纤维支架设计和改良纤维支架设计的嵌体固定(Inlayfixedpartialdentures,IFPD)12~48个月期间的临床情况。材料与方法41个玻璃纤维强化复合树脂嵌体固定共分为2组:第一组仅以单向纤维制作支架,共19例;第二组在单向纤维支架的基础上以网状纤维对区进行了改良制作。对修复作如下评价:颜色匹配性、边缘变色、继发龋、表面纹理、边缘适合性、折裂和术后敏感等情况。结果第一组中有3例分别于3个月、4个月和8个月的时候出现区表层树脂与纤维支架部分分层形式的折裂,折裂率为16%;第二组中有一例在46个月后出现基牙固位体表层树脂的折裂,折裂率为5%。但两组的折裂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嵌体固定在颜色匹配、边缘染色、继发龋、表面纹理、边缘适合性、折裂、术后敏感指标中达到理想的比例很高。统计分析的结果显示,基线检查与最后复查的颜色匹配性之间存在显著差别。结论改良设计的嵌体固定较传统设计折裂率低,但没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纤维强化 复合树脂 嵌体固定桥 纤维支架 光固化树脂
  • 简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修复技术的进步,烤瓷固定以其外观逼真,质地坚硬,生物相容性好,而被越来越多人接受.但由于金瓷修复,制作工序繁琐,陶瓷韧性差,脆性大,当操作设计不良或患者使用不当,均可能导致崩瓷[1].虽有许多以树脂修补的方法和产品,但修复后的美观及持久性不够理想[2].

  • 标签: 金属烤瓷修复体 固定桥 崩瓷 修复技术
  • 简介:摘要:针对后牙双端氧化锆固定抗折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多方面改进临床应用实践,包括制定规范流程、个性化定制和全面风险管理,以提升固定在临床中的效果和可靠性。改进策略包括临床指导规范、患者个性化需求、全面风险管理等。最后,针对不同患者的特殊需求和满意程度进行了调查评估。

  • 标签: 后牙双端氧化锆固定桥 临床应用 个性化定制
  • 简介:目的:观察松动牙作基牙时,固定支持组织的应力分布。方法:在POWERSHAPE及ANSYS软件的帮助下,建立右下第一磨牙缺失及局部固定义齿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第一双尖牙Ⅱ度松动,观察并对照3个实验固定模型中基牙应力的变化,最大应力值的部位和大小。结果:模型一和模型二的最大应力均出现在第二双尖牙处,模型三最大应力出现在第一双尖牙处。结论:在松动基牙侧增加基牙数目,可以有效改善固定支持组织的应力分布。

  • 标签: 义齿 局部 固定 基牙 松动牙 有限元分析
  • 简介:目的本临床研究的目的是了解3—5单位的后牙氧化锆固定经3年使用后的成功率。材料和方法临床病例45人,每人至少应用一个固定以修复缺失的1—3颗后牙,共计完成固定修复57件。利用计算机辅助制作系统制作架一在初步烧结的氧化锆瓷坯上磨削出较原型稍大的架,放大比例经过精确计算以保证再次烧结后的尺寸正好合适。固定完成后采用Variolink或PanaviaTC树脂粘接剂进行永久粘接,粘接完成后即刻、12个月、24个月、36个月后进行临床及放射学检查,并对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Kaplan—Meier生存分析:利用McNemar检验对实验牙(基牙)和对照牙(对侧同名牙)的探诊深度、菌斑指数、探诊出血指数进行比较。结果36个月的观察期后,有36个病例的46件固定得到复查。所有的氧化锆架均未发生折裂,架成功率为100%;7件固定因为生物学或技术原因而拆除,固定的成功率为84.8%;继发龋的发生率为10.9%;饰瓷部分的少量崩瓷发生率为13.0%;实验牙和对照牙间的探诊深度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氧化锆架有足够的稳定性,可以用于后牙缺失的固定修复;但现在的仿型加工技术其技术性问题的发生率较高,有待于在将来的加工技术中加以改进。

  • 标签: 前瞻性临床研究 后牙固定桥 氧化锆 计算机辅助制作 MCNEMAR检验 树脂粘接剂
  • 简介:目的:下颌第一二磨牙缺失三基牙双端固定修复的条件下,分析近中倾斜不同角度的第三磨牙作为基牙后受力时修复、牙组织及牙周膜的应力分布情况,为临床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已建好的第一二磨牙缺失三基牙双端固定修复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基础上,将第三磨牙近中倾斜0°、10°、20°、30°和40°,通过Ansys软件分析修复、牙以及牙周膜的应力变化情况。结果:无论是垂直加载还是倾斜加载,修复的等效应力最大值位于第二三磨牙之间的连接处;随着第三磨牙倾斜角度的增加,修复、牙以及牙周膜的等效应力极值增加。当第三磨牙倾斜30°时,垂直载荷下,第三磨牙牙周膜等效应力极值(9.11MPa)约为无倾斜时(3.81MPa)的2.4倍。结论:当牙齿倾斜角度大于30°时,不适宜作为固定的基牙,并且行固定修复时,应适当降低牙尖斜度,减小基牙的侧向力。

  • 标签: 固定桥 倾斜基牙 有限元分析 应力分析
  • 简介:传统固定采用手工雕塑蜡模,再进行整体铸造或分体铸造后焊接的方法制作,制作周期较长,过程比较繁琐。自从CAD/CAM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应用于口腔修复领域以来,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固定制作方法。本文利用德国Sirona公司的CerecInlab系统制作二氧化锆全瓷固定支架,总结了Cerecinlab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固定支架的经验。

  • 标签: 计算机辅助设计 计算机辅助制作 固定桥 二氧化锆
  • 简介:背景:采用循环疲劳有限元方法研究修复的疲劳寿命更符合口腔实际情况。目的:研究不同牙弓曲率下不同全瓷材料固定的疲劳寿命。方法:将全瓷固定数字模型按照牙弓曲率建立4组模型(0°设为Ⅰ组,30°设为Ⅱ组,60°设为Ⅲ组,90°设为Ⅳ组),每组模型分别采用In-CeramZirconia、Zenotec、Lava全瓷材料进行固定疲劳寿命分析。结果与结论:全瓷固定连接是应力最集中的部位,也是应力极值部位、疲劳寿命最短的部位及最容易发生材料破损的部位。随着牙弓曲率的增加,In-CeramZirconia全瓷材料组疲劳寿命从4.6年下降到1.7年,Zenotec、Lava全瓷材料组均能保持19.6年的疲劳寿命;固定连接是疲劳寿命最短的部位。结果表明,尖牙前后区域采用In-CeramZirconia全瓷固定修复的预期疲劳寿命较短,可能不是合适的修复材料;Zenotec和Lava全瓷材料在不同曲率下都能满足临床使用的预期寿命。

  • 标签: 牙弓 牙瓷料 疲劳 有限元分析 组织工程 全瓷材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接骨板技术(minimally invasive plate oseoynthesis,MIPO)结合股骨近端非接触接假周围骨折钢板(non-contact bridging periprosthetic plate,NCB.PP)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固定术后钉周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20年1月治疗并获得随访的1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固定术后钉周围骨折患者资料,男7例,女5例;年龄(74.88±12.1)岁(范围65~83岁);左侧8例,右侧4例;骨折后均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PFN)短钉固定,术后6~36个月后因跌倒致闭合性钉周围骨折;均为Vancouver B型患者;术前骨密度检查1例骨量正常,10例骨质疏松,1例骨量低下。所有患者均采用MIPO技术复位固定骨折,并以股骨近端NCB.PP固定。比较术后第1天、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术后3个月、末次随时Harris髋关节评分。结果12例患者手术时间(68.7±4.33)min(范围65~75 min);术中出血量(291.67±114.48)ml(范围150~400 ml);术后引流量(79.17±17.17)ml(范围50~100 ml)。骨折复位后,近端使用(3.25±0.96)枚(范围2~5枚)双皮质螺钉固定;其中3例附加捆绑带捆扎固定;3例术中行自体髂骨植骨。1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60个月,平均16个月。末次随访时,10例患者骨折愈合,愈合时间(7.75±2.83)个月(范围4~13个月),骨折愈合率为83.3%(10/12)。另外2例患者中,1例为83岁严重骨质疏松患者,术后卧床,随访12个月仍未愈合;1例为68岁患者,术后6个月复查出现骨折断端骨吸收,进行二次手术,给予断端取髂结合异体骨植骨,至术后13个月时骨折部分愈合。术后1周、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分别为8.00(8.00,9.00)分、2.50(2.00,3.00)分和0.00(0.00,0.75)分,术后1周与术后3个月、术后1周与末次随访、术后3个月与末次随访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129、-3.097、-3.134,均P< 0.05)。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分别为(72.50±2.91)分和(86.67±5.3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57,P< 0.001)。末次随访时,除1例骨折未愈合和1例再手术患者外,其余10例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优6例、良4例,优良率为83.3%(10/12)。术后1例伤口浅表感染,静脉滴注敏感抗生素而愈合;1例出现切口出现脂肪液化,给予局部换药切口愈合。结论MIPO技术结合NCB.PP治疗股骨近端骨折术后短髓内钉周围骨折,具有手术损伤小,出血量少,骨折愈合率高等特点,近期疗效满意。

  • 标签: 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髓内 内固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