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心脏急症和稳定性冠心病治疗,观察临床用药和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12月收治ACS和稳定型冠心病患者,选择其中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各45例,共90例,其中男性患者68例,女性患者22例,分为稳定组和不稳定组,保守用药治疗。结果通过两组积极治疗后,不稳定组显效13(28.89%)例,好转18(40.00%)例,总有效率68.89%,稳定组显效20(44.44%)例,有效23(51.11%)组,无效2(4.44%)例,总有效率95.56%,差异显著。结论心脏急症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治疗药物基本相同。对于治疗,心脏急症需要抓住窗口期治疗,促进转归,到稳定期后,要继续用药,注意稳定情绪、避免劳累、过度运动等诱因,都可以有效预防发作。
简介:中图分类号R2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518-01摘要本文主要对中药制剂稳定性研究中含量测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控制制剂质量,保证药物的疗效及科学性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临床手术方法。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于2014年—2015年我院接诊的60例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法,并对骨盆骨折Tile分类中B1型患者行骶骼关节前方入路,使用钢板进行固定,对B2、B3、C1、C2患者行骶骼关节后方入路,利用加压螺钉进行固定,而对C3患者行双侧连成一体的骶骼关节前方入路,利用钢板与空心钉进行固定。结果在本次研究中,手术平均时间为11min?,出血量平均为550ml,在根据其标准判定后,优秀有30例,良好有20例,一般为7例,差为3例。结论给予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针对性手术方法与固定方法,能够促进骨折的愈合率,提高治愈率。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生物力学法对粉碎性骨折、横断性骨折及短斜性骨折三种不同类型中内固定肱骨骨折钢板手术后稳定性进行深讨。方法选取肱骨骨干标本24个,随机分为3组,分别标记为粉碎性骨折组、横断性骨折组及短斜性骨折组,在选取标本时注意控制其骨密度值的近似程度。采用生物力学仪测定标本垂直时外旋转角值及水平时外翻位移值。结果三组外转角值及外翻位移值大小次序为横断性骨折组<短斜性骨折组<粉碎性骨折组,且各组之间测量值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钢板内固定肱骨骨折时,不同类型肱骨骨折的固定后的稳定性有差异,其中粉碎性骨折通过内固定后稳定性最差,短斜性骨折次之,横断性骨折最好。因此,遇到粉碎性骨折除进行钢板内固定外,术后还应进行适度的功能锻炼,必要时采用适当的外固定加以辅助。?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利福平注射液与输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测定用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利福平注射液后的外观、pH值、不溶性微粒、含量测定以及有关物质的检测。结果利福平注射液在外观、pH值、不溶性微粒及含量测定中均无明显区别,但在不溶性微粒检测中,在0.9%氯化钠中偏高。结论利福平注射液应用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以免产生过多不溶性微粒,产生血栓静脉炎或者不良反应。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核心稳定性对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4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实验组上午常规康复训练,每次30min,下午核心稳定性训练,每次30min,一周5天,共训练8周。对照组常规康复训练,上午下午各一次,每次30min,2次/天,一周5天,共训练8周。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分别采用Barthel指数和Berg平衡量表对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Berg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辅以核心稳定性训练,可显著提高患者的平衡及ADL功能,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