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3 个结果
  • 简介:绍兴位于浙江省宁绍平原的西部,介于北纬29°41′~30°10′和东经120°18′~120°48′之间。北滨钱塘江口,西南是绵亘的会稽山脉,东北为一大片冲积平原,即山会平原。这里在远古是一片浅海,由于陆地的缓慢上升和稽北丘陵河流的冲积,曾为一片沼泽平原。曹娥江掠过其东境,浦阳江流贯其西境和北境,二江均在北部的三江口附近注入杭州弯(古称后海)。稽北丘陵有许多河流从山麓冲积扇北流进入沼泽平原,通过平原也流入后海。从南到北,从地形上看,形成了“山—一原—一海”的台阶式特有地形。因此,洪水下泻,海潮泛滥是

  • 标签: 宁绍平原 浦阳江 会稽 后海 三江口 台阶式
  • 简介:这个春天,只因为看到一张烟雨中的江南图片,很动心地决定了这次绍兴行程,去江南看春天。第一次坐直达绍兴的高铁。我想,它大概是第一个通高铁的江南小镇吧,如果可以叫小镇的话。每次到江南,都是雨天。我承认江南的气质与我吻合,所以每次去江浙,我都觉得舒适,满心欢喜。一趟又一趟,从不厌倦。春天来了,绿水青山,“如果有时候,我沉溺于欢乐/请原谅,我不是故意的/你想想看,当春天来了/漫山遍野都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儿,我又能怎么办呢?”这是海桑的诗。火车经过的地方,让我一心动。金寨,宜兴,杭州……坐在我旁边的宜兴大姐与我聊天,说走过很多地方,还是喜欢自己的小城宜兴,水多树多空气好,生活又富足,有自己的城市品牌紫砂壶,安安静静,养眼养心,真满足。说实话,我很喜欢听到别人发自内心的满足感,少有抱怨,旁人听着也是开心的。小而美的生活,该有多好。宜室宜居。江南小城只是安安静静地活在自己的“小”里,不去羡慕别人的大而空。

  • 标签: 绍兴 江南小镇 城市品牌 宜兴 紫砂壶 满足感
  • 简介:十九世纪欧洲工业革命以后,许多妇女走出厨房和家庭,到工厂、矿山从业。“那末,我的孩子怎么办?”年轻的妈妈们不约而同地提出了这一个普遍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被人誉为“幼儿园之父”的德国弗里德里希·福禄培尔(1782-1852)于1816年建立了世界

  • 标签: 绍兴市 幼儿教育 教育体制 课程设置
  • 简介:1912年4月的中国,光明被逐渐笼罩在阴云暗雾中。4月1日,只当了三个月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辞去职务,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篡夺,中华民国政府议决迁都北京。正当而立之年的鲁迅,怀着对文化古都的仰慕和对革命前景充满忧虑的复杂心情,于5月5日随教育部同事一同到达北京。这一天《鲁迅日记》记载:“约七时抵北京”,当夜暂住骡马市大街的长发客栈,第二天,即6日“上午移人山会邑馆。”

  • 标签: 临时大总统 迁都 袁世凯 《鲁迅日记》 辛亥革命 孙中山
  • 简介:陈桥驿先生是浙江大学终身教授、郦学大家,半个多世纪以来,在讲授之余,潜心于研究,述著丰厚,以“著作等身”称之,并不为过。陈先生是浙江绍兴人,他怀着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写下了不少涉及绍兴的专著和论文,就其中心而言,则是对绍兴

  • 标签: 陈桥驿 绍兴 故乡 著作 专著 中心
  • 简介:在20世纪80年代掀起的全国性修志高潮中,绍兴市人民政府为实现修纂一代名志、佳志的目标,特聘魏桥、陈桥驿、潘一平等三位先生为顾问。魏桥是浙江方志界的领导和著名方志学家。潘一平在修纂和出版地方志方面有着丰富经验。陈桥驿既是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郦学家和方志学家,

  • 标签: 陈桥驿 修志 方志学家 地方志 历史地理学 年代
  • 简介:绍兴曾是越族发展的中心,越国的都城。地处祖国的东南沿海,钱塘江南侧,宁绍平原西部,会稽山北麓。闻名于世的河姆渡遗址,就在旧绍兴府境内;1984年又发现了马鞍山遗址。在公元六世纪以前,绍兴地区的聚落首先在会稽山地形成。仅《水经注》记载的就有两处,一处称为'埤中',埤中系越王允常

  • 标签: 埤中 宁绍平原 马鞍山遗址 会稽 《水经注》 允常
  • 简介:越窑青瓷在中国古陶瓷史上是一颗灿烂的明珠。自从东汉创烧以来,历经三国、两晋、隋唐至宋代繁盛不衰。唐代许多诗人都写下了赞美越瓷的诗篇,如“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碗,越州上,鼎州次……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由此可见越窑青瓷是有独特的色彩,在社会上赢得了很高的声望。在越窑青瓷中,绍兴出土的青瓷”谷仓罐”又以其造型精湛,雕塑精美而极盛一时。

  • 标签: 越窑 谷仓罐 越瓷 中国古陶瓷 鼎州 堆塑
  • 简介:浙江绍兴印山大墓以宏伟巨大的规模,独一无二的墓室形制和结构,特殊的埋葬方式等,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经多方考证,确定印山大墓是《越绝书》上明确记载的“木客大冢”,是越国第一代国王允常的安葬之地。

  • 标签: 印山大墓 墓主
  • 简介:“因诗存人”顾名思义,诗在所详,而人在所略。在诗歌发展史上,诗人本身并不家喻户晓,有的甚至没有留下名字,但其诗歌匠心独具,为世人广为传诵的现象十分常见。阮元所编《两浙鞘轩录》及潘衍桐续编《两浙帼轩续录》中,收录了数量众多、类型广泛的绍兴诗人的作品,对其进行分析与研究,可从中知晓绍兴清诗的大约模样,品味清代绍兴的人文情怀。

  • 标签: 清诗 绍兴 诗歌发展史 人文情怀 诗人
  • 简介:绍兴古称会稽郡、越州,宋高宗取“绍奕世之宏休,兴百年之丕绪”之意将其改名为绍兴府,在千百年风雨洗礼之中,这里曾涌现许许多多的诗人与诗作,为城市的历史与人文增加了厚度。至清一代,不论是经济的繁荣,还是文化的开放,均使绍兴清诗魅力独显。彼时诗人诗作数量之多,远远超越此前任何一个朝代,可谓百家争鸣。

  • 标签: 古越文化 绍兴 清诗 百家争鸣 会稽郡 宋高宗
  • 简介:南宋时期的利州绍兴监,是当时川蜀一带铸造铁钱的主要钱监之一。该监设置时间较早,北宋景德二年就已置监,当时称“利州监”,曾铸有景德铁钱。其后曾有停复,到南宋初期,“建炎经兵,鼓铸皆废”。高宗绍兴十五年七月,复置利州绍兴监,鼓铸绍兴铁钱。《宋史·食货志》记载:绍兴“十五年,置利州绍兴监,岁铸钱十万缗,以救钱引。……二十三年,诏利州并铸折二钱,后又铸折三钱。淳熙十五年,四川饷臣言:‘诸州行使两界钱引,全藉铁钱称提,只有利州绍兴监岁铸折三钱三万四千五百贯有奇,邛州惠民监岁铸折三钱一万二千五百贯……嘉定元年,即利州铸当五大钱。三年,制司欲尽收旧引,又于绍兴、惠民二监岁铸三十万贯,其料并同当三钱’。”这段史料,说明南宋高宗绍兴年间利州绍兴监就开始铸造绍兴铁钱。出土的真书直读背穿上“利”字绍兴通宝小平(图1)和折二(图2)铁钱,即是绍兴监高宗绍兴年间所铸,背“利”,即指利州绍兴监,属纪地铁钱。

  • 标签: 南宋时期 绍兴 铸钱 考证 宋高宗 设置时间
  • 简介:近年来,中国东三省地区大量出土金朝的窖藏钱币,在出土的钱币实物中偶然能见到一类形制特殊的楷体"绍兴元宝"铜钱。此类钱币的特征是:文字风格特异,笔划细弱;平背;轻薄;制作粗糙等。根据其最主要特征,暂称此类钱为"异书细字绍兴元宝”。

  • 标签: 绍兴 铸钱 安南 窖藏钱币 文字风格 东三省
  • 简介:区域旅游意象文化设计是个值得深度关注的问题。本文以浙江的绍兴为例,尝试运用“思想实验室”的技术路线,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对旨在启动西欧北关市场而为绍兴度身打造的旅游意象定位的英语表述方式“VintageShaoxing”以汉语的“风流绍兴”对译之,并从人文地理视角进行内在底蕴和外显载体两个方面的具体分析论证。笔者希冀如此立足创新的“这一个”区域旅游意象定位之文化设计探索具有举一反三的启迪和借鉴作用。

  • 标签: 风流绍兴 旅游意象 定位 文化设计
  • 简介:《两浙輶轩录》系列包括由阮元编纂的《两浙輶轩录》以及潘衍桐编纂的《两浙輶轩续录》两部分,阮元于嘉庆年间所编《两浙輶轩录》,时间起自顺治,终于嘉庆,地区包括山阴、会稽、诸暨、上虞、余姚、萧山、嵊县、新昌八地,其中大部分为绍兴府本地人士,另有个别“寓居”绍兴的诗人,亦或搬迁出绍兴绍兴籍诗人,后潘衍桐于光绪年间编《两浙輶轩续录》,以续补阮元的《两浙輶轩录》,

  • 标签: 绍兴 诗人 嘉庆年间 光绪年间 阮元 编纂
  • 简介:大禹文化包含了神话传说以及各类物态的、精神的文化。作为有史可查的大禹葬所——绍兴,直至今天在地理上仍然有二十四处与大禹有关的山川村镇、寺庙桥梁。这些地名与大禹的治水、立国和婚嫁后裔密切相关,整合这些民俗风物是开发大禹的文化的重要方面。

  • 标签: 大禹文化 地名 治水 立国 后裔